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已经绘就,处于连接中心的大虹桥将按下“快进键”

同一张蓝图,共同的愿景——2018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已经绘就。今后,长三角一体化将驶入快车道。这样的同心协力、共谋发展不仅会引领沪苏浙皖创造新的局面,也将给四地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包。

大交通、大商务、大会展三大功能提升按下快进键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枢纽是绕不去的一处所在。每天,伴随着高铁驰骋,无数上班族开启了一天的通勤之路。在虹桥商务区一家机械公司工作的吴安义就是这样一位高铁上班族。

省级断头路第一批17个项目今明两年开工建设;交通出行、医疗保障方面一卡不通的情况有望改变……吴安义给记者一一列举着他最为关心的话题。这是因为,他的公司总部刚刚搬到虹桥商务区,作为一个居住在昆山,上班在上海的“双城青年”来说,如何从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中受益是他最关心的话题。

事实上,整个虹桥商务区处于边开发建设、边功能打造的关键阶段,当各项共识与成果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的座谈会上达成时,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闵师林感到备受鼓舞。

他告诉记者,86平方公里的虹桥商务区涉及到4个行政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优势。对商务区来说,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化与推进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积极探索、有所作为,善于突破、敢于担当,同时和有关方面积极协作,整个发展就会按下快进键。”

他说,虹桥商务区本身的定位就是建成世界一流商务区,而服务长三角是其中的重要功能定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如何发挥好虹桥商务区的大交通、大商务、大会展这三大功能,更好地与长三角的城市协同合作,不但涉及规划方案的完善,也需要不断有具体项目的实施与推进。

众所周知,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位于虹桥商务区的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在闵师林看来,这是虹桥商务区的难得契机,完全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好飞跃和提升,努力成为长三角城市合作共享的“创新区域”,长三角城市合作发展的“核心功能承载区”,成为长三角城市理念创新的“实践先行区”。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搭好平台

受益于长三角1小时交通圈、2小时交通圈的建成,虹桥商务区的辐射影响正在越来越广。

作为这种影响的具体承载对象,虹桥商务区正在联合各方力量实施推进一批服务平台——虹桥海外贸易中心、虹桥进口商品的交易展示中心、长三角城市发展中心、长三角电商中心、长三角会商旅文体联动平台、长三角国际商务人才的服务中心等等。

“除此之外,一些新平台的规划与计划也在充分酝酿和筹备之中,目的是为企业服务、和城市规划对接,加强产业联动。”令闵师林和他的同事们高兴的是,平台的建成正在不断吸引着各方力量的“荟聚”,“政府做好平台搭建,同时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欢迎各方入驻,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这种思路的作用下,催生的近千家知名企业的入驻和一份份不断达成的合作协议。首批长三角主要城市苏州、金华、嘉兴、宁波都与商务区签订了合作协议,近期,南京、无锡、盐城等城市也将加入其中。闵师林告诉记者,未来,合作将覆盖长三角更多城市。“我们不为数字设限,欢迎沪苏浙皖各级政府、协会、民间团体、各类企业与虹桥商务区共谋发展。”

除了这种产业、商贸等具体的合作,在虹桥商务区的“合作经”上还有更多不那么显性的合作想法。“但这些合作会对互相之间的了解与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比如区域化的党建联建和人才双向挂职交流。”闵师林告诉记者,深度、全面的合作模式才是他们更为期待的。

最近,虹桥商务区启动了5G示范商务区的建设,这也是全国首个5G商务区。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5G大大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依托5G高速,虹桥商务区的大会展、大商务、大交通三大功能有了更好地实现基础,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之中。

与此同时,闵师林也欣喜地看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座谈会,已经把5G最新实践放在了整个一体化发展的工作计划当中,因此,虹桥商务区更要积极地去探索与推进,最快落地、最早实现、最好示范,以发挥虹桥商务区的引领作用。

他向记者透露,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关的5G工作也有了进展,近期,将在虹桥商务区推进相关设施落地。“力争在进博会举办之日,基于5G网络的创新业务应用能为各方展示与服务。”

长三角一体化,要对标世界级城市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城市群是经济高度发展、要素高度集聚之后形成的空间形态,是先进生产力的集聚地,因此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部分都是城市群。

长三角三省一市优势不同,上海的创新能力、产业高度、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势明显;江苏是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最密集的地区;浙江则是民营经济发达,被称作“块块经济”;而安徽则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这两年产业发展非常迅猛。正因为不一样、有差异,才有了合作的基础。

过去更侧重的是聚焦传统的生产要素,比如长三角此前的合作偏向于解决劳动力的问题,而现在将更多聚焦创新合作、科技合作、人才合作,打造新的产业高地,在全球经济版图重塑中扮演新的角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陈晓剑认为可以用生动的 “蜘蛛结网”来比喻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态。蜘蛛结网有这样三个特点:结网、联网密又细;有自我修复能力;有很强的汇聚和捕食能力。未来长三角要在基础设施、区域发展、公共服务、协同联动以及交流合作方面的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加密、加细、联结成网,使政策有温度,城市有温暖,成为中国创新驱动的新的增长极。

陈晓剑说,打造 “世界级城市群”首先要发挥科技创新的 “灯塔效应”。科技的价值实现往往是跨城市、跨区域的,从这个层面上说,长三角一体化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提供了战略可能和物理空间。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来看,重大科学技术突破越来越需要学科的交叉融合,越来越依仗大型科学仪器、跨学科团队的合作。如今的长三角,集聚着诸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一批一流大学,也正在建设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张江国家实验室、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及之江实验室等多个综合性、多学科的一流研究基地,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互动合作、联合创新,打造 “创新核反应堆”。

“世界级城市群”还要发挥人才的“蜂聚效应”。那些处于创新核心位置的高层次人才在意的往往是:有吸引力的工作机会、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能否快速搭建创新创业团队,以及所在行业的生态圈等。以美国旧金山湾区为例,当地聚集着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校83所、国家级实验室5个,位于湾区的硅谷集结着100万以上世界各国科技人员,几乎引领着当今世界每一次科技产业变革。而长三角打造 “世界级城市群”所要对标的,正是这样的“创新源头”。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