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拿地周期性升温

晨报记者 刘因 实习生 任斐迪

2018年三季度土地市场成交体量仍在高位,但随着市场渐凉,土地流拍频发、平均楼板价大幅回落,合作拿地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这是克尔瑞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的。

从合作拿地数量以及占比的走势来看,2017年、2018年三季度合作拿地幅数均出现了年内的周期性上升。原因在于,三季度是企业合作拿地的高峰期:一方面,土地市场在下半年竞争更加激烈,联合拿地能增加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三季度土地市场成交量增加,联合拿地的幅数随之升高属于正常现象。

克而瑞报告分析,在今年1-9月的成交重点成交地块中共有16宗地块为联合拿地,其中碧桂园、绿城、万科等知名房企均通过联合体方式竞得重点城市地块。

从合作拿地的公司来看,除房企之间强强联合、房企与国企联合拿地、房企与上市公司联合拿地以外,重点地块中还有诸如浦东轨道这样的交通投资公司参与拿地。

克而瑞数据跟踪显示,地块总价超过15亿元以后,联合拿地的比例相对更高。总价在15-20亿的地块中有接近16%的地块由联合体竞得,20-30亿、30亿以上成交地块中联合拿地占比分别高达14%和12%;总价较低的地块中联合拿地的比例显著降低,尤其总价在5亿以下的地块仅有0.72%是联合竞得。

从成交楼板价看,随着楼板价升高,联合拿地的占比也持续提高。地价在7千元/平方米以下的时候,仅有不足5%的地块是由联合体竞得,而楼板价在7千-1万元/平方米、1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时候,合作拿地的比例分别为7.1%和8.91%。

[链接]

市场预期改变 销售压力增加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已回落0.2个百分点,在未来预期生变下,销售面积增速下滑。

商品房销售面积1193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增速比1-8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商品房待售面积53191万平方米,比8月末减少6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437万平方米。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分析:虽然金九银十是传统销售季,但市场情绪却在悄然降温中。个别房企开足马力,市场营销活动不断,在此背景下市场销售还有惯性延续。但基于调控手段不松,市场看跌预期越来越明显,在价格刺激下,成交表现仍有看点。

从趋势预判,未来商品房库存还会呈现缩减的格局。不过考虑到市场看跌预期越来越强烈,销售难度会提升,价格战后期或面临消费力不足的现象。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刘因/任斐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