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乡村旅游大会 | 稻田里喝咖啡、繁星下品红酒,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崇明案例

11月17日,在金秋崇明,为期两天的2018中国乡村旅游大会暨第二届上海民宿大会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以“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为主题,集结了学术界、媒体界、产业界大咖和专家,为崇明的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丰富森林、水域、农田资源,令生态崇明有着天然的旅游发展优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和举办第十届花博会的契机,崇明在开心农场建设和生态民宿开发上,已开始大步探索。借此机会,崇明也在现场推出了切实的乡村旅游招商项目和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合作建设。

打造一条有崇明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崇明区委副书记侯继军在本次大会上表示,当前,崇明正在聚焦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目标,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借着举办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历史机遇,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旅游休闲、运动健康、文化体验等产业项目;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生态民宿、开心农场、田园综合体等发展项目;建设一批高颜值的生态廊道、美丽乡村、花风花宅等景点项目,让游客充分享受稻田里喝咖啡、繁星下品红酒、草地上看星星、田园中做健身的乡村野趣,加快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色、崇明特点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崇明案例。

“此次大会首次将旅游、民宿、乡村三大主题相结合,汇聚了政府、企业、高校、各界精英,是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乡村旅游良性发展的重要一步。”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说,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是上海最早培养旅游管理高级人才的专业之一,未来复旦大学将一如既往为崇明区建设世界生态岛、为上海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为新时代创新民族产业提供支持。

上海报业集团总经理陈启伟在大会上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正通过高品质的生态旅游写就浓墨重彩的崇明篇章。新闻晨报作为上海报业集团的四大媒体之一,也正在完成都市媒体在互联网时代深度融合与整体转型。上报集团旗下的新闻晨报与崇明有着深厚的渊源,早在十多年前,晨报就曾发起了以生态和环保为主题的东滩论坛。这些年来上海报业集团持续关注、报道崇明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记录崇明乡村振兴的坚实脚步。上海报业集团愿与崇明以及各界携手,展开全面深度的合作。

崇明旅游的转型发展,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今年4月,崇明旅游智库正式成立,聘请了13位行业专家作为首批旅游智库专家。在昨天大会现场,崇明区副区长胡明华为第二批崇明旅游智库专家颁发了聘书,崇明旅游智库的规模在不断壮大。

在本次大会上,崇明详细列出全区可供开发的开心农场、生态民宿及酒店资源,便于投资者们筛选。同时,为促进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崇明区还推出了各项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旅游局指导,崇明区人民政府、复旦大学主办,上海报业集团支持,崇明区旅游局、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新闻晨报、东方卫视中心、绿华镇人民政府承办,上海农商银行全程冠名,也得到了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的支持。

交通是崇明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交通,对于像崇明这样的未来生态岛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也得到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教授王德培的认同。本次大会上,王德培发表主旨演讲《崇明旅游发展前景》,他认为,交通是崇明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交通没有解决,什么旅游的前提都没有;其次,崇明要引进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吸引研究生来到崇明做生态。

他建议崇明的民宿要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经营、网络化管理、星级的评比;崇明也应该成为现代体育的体验地,这在未来会演变成一个新的商业体。

作为国内民宿业发展的高地,浙江莫干山洋家乐全国闻名。被称为洋家乐幕后推手的德清文旅集团总经理、前德清县旅委副主任杨国亮也来到大会现场,他介绍说,如今的德清莫干山实现了旅游的全域发展。莫干山18个村,2个社区,每个村子都有产业,都有住宿。最令杨国亮感慨的莫过于,这些年来村民的理念提升了。村民自己能设计出雅致的民宿、阿姨也知道了环境的重要意义。杨国亮说,改变一个地方的不是资本,而是人的理念。

云南康藤旅游CEO兼联合创始人唐素君,在现场分享了怎样从单一品牌打造成生态旅游产品,并做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康藤旅游旗下的帐篷营地选取的都是有生态价值的区域,利用账篷这样的形态做植入,再提供线路,最后打造成生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是需要人的力量的,一个是当地人,第二个是经营者,第三个是旅游者。作为经营者,我们希望和更多的人来探讨怎样可持续地旅游。”

袁家村党总支部书记郭占武,带领村民自主创新、破解三农难题、走共同富裕道路,全村286人,却带动了周边十余个村一起致富,最高日游客接待量达18万人。袁家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和成功经验被总结为“袁家村模式”,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郭占武在分享袁家村的经验时说,“产业兴旺、治理有效”,是袁家村的立身之本。

长三角都市媒体联盟共同传播崇明故事

大会还呈现了3场高质量的高峰对话,从平台、媒体等不同的角度,去探寻它们与旅游发展、乡村振兴之间的密切关系,以谋求跨界合作和多赢的局面。

上海城市创新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任新建介绍说,崇明的生态资源占全市的40%,都是可以共享的东西。还有一些资源比如百姓的民宿、庄园等私人产品是不可以共享的,会涉及一定的费用机制。

斯维登集团董事长罗军认为,崇明除了共享品牌,还需要共享平台、共享机制和共享人才。这些都是做好崇明共享经济、振兴乡村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

“崇明岛不仅仅是服务上海,更重要的是服务长三角,甚至要服务国家的整个生态。”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冯学钢说,崇明岛上的载体业态已经很丰富了,但是往高端方向引领的话,还需要注入更多的外部资源。

携程旅行网高级副总裁汤澜说,崇明地处上海周边,乡村旅游的前景十分美好。但也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比如道路拥堵。

驴妈妈集团常务副总裁方腾飞建议,崇明的发展要坚持几个加,“生态+”、“互联网+”、“智能+”。除了这三个“+”之外,则还需要考虑“旅游+”,旅游在崇明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可以承担更大的作用。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提醒说,崇明的生态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自然地生长,而不做已有景区的“尾巴”,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旅游业大有可为,媒体又应当如何相互联动?

新闻晨报主编杨伟中说,新闻晨报正在很用心地做一件事情:作为一个上海的主流媒体,正朝全媒体方向转型,致力打造社区和社群的关系。晨报与崇明非常有缘,在10年前,晨报就把东滩论坛搬到了崇明,带着全国的企业家和媒体到崇明来,让大家对生态和环保感同身受。作为媒体人,最重要的就是在政府和民间搭起一座桥梁。新闻晨报以前是一张报纸,现在有周到APP,包括其它的一些新媒体产品,所以更有责任传播像崇明这样的上海瑰宝,推动崇明的乡村振兴,这是晨报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说,老百姓的信任,是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而文化的积淀也是传统媒体拿不走的另一个优势。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三家媒体坐在一块探讨,怎么挖掘故事,怎么把故事讲好。比如崇明有那么多镇,每个镇能不能打造自己的特色,一镇一品。比如羊肉到哪个地方去吃,螃蟹哪个地方的最好。

都市快报编委金立鹏分享说,我们在各个领域,能不能找到一些民间的代言人。往往在一个乡村里面,会有一个人对本地的文化、对历史了解得特别清楚。崇明如果有这样的人,可以把他好好挖掘出来。长三角都市媒体联盟这件事情很重要,每个地方对旅游、对美好生活分享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可以形成互通。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谷微 张益 张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