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专题报道-小社区大变革:在身边发现消失和新生

社区晨报记者 周晶 李伟丽 吴佳逸

改革开放40年,在上海这座城市最小最活跃的细胞——社区里,“消失”和“新生”几乎从未间断。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立的第一个居委会梅芳里,因旧城改造、动拆迁曾一度被撤销,但因这个名字本身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又重新被挂牌;上世纪90年代,曾经垃圾遍地、路面坑洼、车辆乱停等一派乱象的虹储小区,因一个人的到来,开启了一段蜕变之旅;从棚户区到外国来宾参观地,如今在城市微更新中再焕新颜,蕃瓜弄的居民历经时代浮沉……同一个地点,同样的角度,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场景,时代赋予社区新生的同时,消失的事物便成了大家的记忆。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社区晨报》记者深入社区,走近居民,聆听了几段关于消失和新生的故事。

梅芳里:

上海首个居委会“涅槃重生”

普陀区梅芳里的旧址位于如今的亚新生活广场附近,当时内有一条主弄和38条支弄,1951年6月8日,梅芳里居民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上海的第一个居委组织。

记者采访了一位上世纪70年代嫁进梅芳里的阿婆,她回忆起老梅芳里,虽然居住条件并不好,但邻里间和睦融洽的关系却是大家心中一笔珍贵的财富。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动拆迁,梅芳里居委会曾一度被撤销,居民也分散到各地。2012年,梅芳里居委会在常德名园里重新成立,形成了如今的梅芳里居民区。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动拆后梅芳里已不复存在,但梅芳里居委会这个名字却保留了下来,这段佳话,仍被现在生活于斯的居民所传颂。

如今的梅芳里居委会管辖着三个商品房小区,分别是常德名园、新会苑、长寿苑。居委会在办公点特别打造了时光长廊和怀旧的设计风格,进一步展现老梅芳里多彩的时代变迁过程,让居民在怀旧氛围中追溯历史印记,传承优良传统。

2016年,以普陀区开展的“同心家园”建设工作为契机,梅芳里居委会发挥基层党建引领的作用,针对小区矛盾较为突出的“活动场地少、活动内容单一”问题,通过社区自治议事会打造了“梅芳里·同心园”。

如今,居民们时常相聚在“梅芳里·同心园”,这里举办的各类创意活动深受大家喜爱。居民张女士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居住于梅芳里,由于乔迁新居她一度离开这里,不过由于挂念这片社区,2010年她又回迁到了梅芳里,经历了数十载的变迁,梅芳里虽然已完全变了模样,但张女士告诉记者:“旧式里弄变高楼,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也经历了多次轮替,但梅芳里邻里互相关爱的传统没变,这片社区热情向上的精气神一直传承至今。”

虹储小区:

一个问题小区的华丽“蜕变”

走进长宁区虹储小区,像是走进了一个美丽的花园:道路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清静惬意。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带领下,虹储小区结出了累累硕果,早已成为长宁乃至全市基层党建的一面旗帜。而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花园小区,曾经是垃圾遍地、路面坑洼、车辆乱停的一派乱象?1990年,随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的到来,让虹储开启了一段蜕变之旅。

朱国萍回忆,当时的虹储小区共有大楼62幢,90%是系统自管房,分别属于三家单位,每天有4辆巴士和2辆面包车出入小区接送居民,小区道路因此变得坑坑洼洼。加之有不少做生意的居民将三轮车长久放置在绿化带上,导致绿化受损严重。面对这样个烂摊子,朱国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卫生”。

1994年,经过两年的努力,虹储小区就成为了长宁区文明小区,那时的朱国萍又有新的思考:小区在职党员比较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使小区面貌再上一个台阶,争创市级文明小区。

不过也就是此时,小区正有一大批居民面临下岗,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老百姓下岗了,连饭都没得吃,还怎么搞文明小区呢?”面对这一难题,朱国萍心想,这个关键节点,老百姓最需要的就是帮助,而居民区党总支就是他们坚强的后盾。为此,她想到联合周边的共建单位,为下岗居民谋得再就业的机会。

就这样,一方面争创市级小区,一方面解决下岗居民的再就业,虹储小区经历了一段比较艰辛的历程,但有苦就有甜,1996年,虹储小区成功创建成为市级文明小区。

1998年,虹储小区作为长宁区区委推广的新型居委会之一,开始探索凝聚力工程。名为“时间储蓄银行”的志愿服务模式在虹储起步,旨在鼓励社区居民发挥各自特长相互帮助。

就是这样的一点点努力,一步步创新,虹储小区的面貌简直像“破茧成蝶”一样,完成了内外兼修的“蜕变”。

蕃瓜弄:

几十年洗澡难题终于破解

走进静安区蕃瓜弄小区,你一定会被小区东侧的宣传长廊吸引,一张张照片,把蕃瓜弄这五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一一重现……

位于原闸北区的蕃瓜弄,是上海历史上最出名的“滚地龙”。1965年,政府改造蕃瓜弄棚户区,建成本市第一个五层楼工人新村,加上有劳模等光环“加持”,蕃瓜弄一时风光无二,是许多外国访问团来沪必到之地。据居民李士华回忆,那时为了迎接外国友人来蕃瓜弄做客,接待的这幢楼提前几天就由楼组长带头,每家每户搞卫生,从家中到楼道内都要干干净净的——尽管如此,此时的居民家中大多没有卫生间,洗澡依然是一个大难题。

新世纪初,蕃瓜弄通过再次装修改造,虽旧貌换了新颜,但与周边不断崛起的高楼大厦相比,还是脱不了落伍的窘相。居住面积小、环境简陋、厨卫合用这些弊端显现出来,有购买力的居民离开了蕃瓜弄,剩下的居民们则盼望着动迁来改变现状。

2016年,随着上海又一条交通大动脉——北横通道建设的推进,地处天目中路的蕃瓜弄面临“瘦身”动迁的考验。蕃瓜弄21个门牌、588证,共685户居民的房屋被纳入征收范围,余下的居民也盼望着改善生活的那一天早早到来。

考虑到小区内绝大部分住户都没有独立卫浴,最多的竟有9个人合用一个抽水马桶,为了解决住户无法淋浴的难题,2017年,在天目西街道的支持下,居委会腾出一部分办公区域,开设了一个小型的公共淋浴间,收取低廉的费用让居民来此淋浴,困扰居民多年的洗澡难题终于解决了!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周晶/李伟丽/吴佳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