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英雄杨利伟在沪演讲,透露中国空间站研制最新进展

今天上午,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暨第四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上,中国航天英雄、特级航天员杨利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狄拉克奖获得者米歇尔·帕里内洛先后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概况》和《从计算机到原子模拟: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发表报告,分享了相关领域最前沿的创新成果。

在演讲中,杨利伟分享了三部分内容,其中包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中国空间站研制最新进展、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情况。

杨利伟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实践,不仅突破了载人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推动形成了稳定可靠的大规模航天发射能力,而且突破和发展了20吨级舱段组合航天器的研制建造和发射能力,独立自主地掌握了当前世界航天先进技术。

这使得我们在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时间、较快地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杨利伟现场分享

在介绍中国空间站研制最新进展时,杨利伟表示,当前,中国载人航天已全面迈进空间站时代。中国空间站的任务目标是,在2022年前后,建成和运营近地空间站,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

杨利伟海介绍,中国载人航天一贯坚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透明开放的原则下,积极开展载人航天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世界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先后与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家,以及欧空局、联合国外空司等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了多项政府间、机构间的合作协议,开展了务实的技术合作和交流。 

2018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对外发布合作机会公告,邀请联合国各成员国,积极参与未来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国际合作,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应用实验的机会,并从中受益。

经过为期4个多月的征集,目前已收到42个合作项目申请,涉及领域包括:天体物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研究等诸多学科。

杨利伟透露,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正在联合实施项目遴选工作,计划2019年5月前完成项目终审,在第62届联合国外空委大会期间对外发布入选结果。

“后续,围绕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平台技术与舱段研制、航天员选拔训练与飞行、载人航天技术成果推广等领域,与有关国家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

杨利伟强调,载人航天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随着载人航天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任务实施将更加艰巨,资金、技术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更大,越来越需要各国携起手来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推动载人航天更好更快发展,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地球向太空延伸。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林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