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深耕盾构施工一线,上海地铁的建设离不开这个人

对于上海人来说,地铁是再熟悉不过的交通工具,它承载着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可是鲜少有人知道,地铁的建设,离不开盾构机的运用。盾构机是隧道建设必不可少的设备,是完成轨道交通、越江隧道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的神兵利器。

提到“盾构”,就不能不提上海建工基础集团的电工陆凯忠。他是蜚声于业内的“盾构电气通”,为上百台盾构机保驾护航。参加工作27年来,他始终扎根施工一线,不断潜心钻研盾构机电气控制技术,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孜孜不倦只为钻研专业知识

1972年,陆凯忠出生在崇明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时,考虑到家庭状况,想要早日工作的陆凯忠选择进入技校学习。1991年技校毕业后,他来到基础集团,当上了一名普通电气学徒。

入职后不久,他就跟随师傅去内蒙古做达拉特旗电厂项目的地下顶管工程。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陆凯忠发现师傅的检修手段有点繁琐,完全应该有捷径可走,但一时摸不到门路。

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1995年,他进入上海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2015年,又如愿以偿地考进华东理工大学,并获得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历。

陆凯忠回忆,为了不影响工作,很多课他都没办法上,“因为缺了太多课,我去考试的时候甚至有老师以为我是代考的。”为了跟上学习进度,他只能通过业余时间完成课业。虽然牺牲了休息时间,但他认为,人就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新经验。也正因为他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将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团队有效地减轻了盾构机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控制和维修准确度。

深耕一线的“救火队员”

在盾构施工队伍中,陆凯忠是一名“救火队员”,哪里有疑难杂症就奔赴哪里,坚守在盾构施工一线9000多个日夜。而作为盾构领域的“专家型”技术工人,陆凯忠除了掌握复杂的专业知识,更在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使得他在面对工作上的问题时,能够即时提出他人想不到的办法,做出他人做不到的反应。

在2004年11月的一次施工中,正在工作的泥浆搅拌机两根搅拌棒脱落,落在了1米深、1.5米宽、4米长的泥浆池里,泥浆供应中断,盾构机停止运转。闻讯赶来的日本技术人员发出了指令:“立即清空池内泥浆,清洗浆池,增加照明,准备抢修。”

指令明确无误,可陆凯忠认为,按这个方案,仅抢修的前期准备工作就需花费四个多小时,再加上维修、安装、调试、重新回注泥浆,所需的时间就更长,既影响了工程进度,又会造成经济损失,且倒出的泥浆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陆凯忠判断安全后便跳进了齐膝深的泥浆池中,“当时只能完全凭着手的感觉与经验,在冰冷粘稠的泥浆中排摸、处理故障。”他说,要在泥浆池中排除故障决非易事,蹲得太浅,手够不到底;蹲得太深,泥浆就会灌入口鼻之中。看到他努力抢修的身影,在场的日本技术人员也一个纵身跳入了泥浆池,做起了陆凯忠的帮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泥浆池中的故障终于排除,在场的工人和专家都对他刮目相看。

培养年轻队伍,共同研究技术创新

之后,陆凯忠所在的企业成立了以他为带头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这个工作室里,他和成员们一起共同学习电气技术及自动化编程,总结提炼盾构施工经验,通过工作室扩容、高师带徒、成果交流等方式,形成了一支28人的

高技能蓝领队伍,其中包括高级技师2名、技师6名。

在工作室成员小李的眼里,陆凯忠是个热心而认真的人,“我们各自的工程上遇到什么问题,就会发到工作室群里,他总是耐心详细地进行解答,有时甚至会给出好几种方案,不过我们如果在专业上出现低级失误,他也会严厉地批评。”在生活中,陆凯忠也对工作室的年轻人们关心备至,时常会自费购买参考资料供成员们学习。到了冬天,他担心成员受冻,还会给他们买厚外套御寒。

陆凯忠还鼓励成员们提出新想法、新创意,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坚持每年有新的课题,新的成果,在上海科技节成果展示中,获技术创新成果得一等奖,申报了盾构数据远程采集系统、移动浴室等4项专利。

近年来,工作室先后累计技术创新、发明创造16 项,设备方面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改造12项,合理化建议27条,解决各类施工技术难题54项,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200多万元。

在同事眼里,盾构施工只要陆凯忠在场就足以让人放心。但陆凯忠却始终对自己的职业存有敬畏之心。他说:“我们这代人,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只有怀着敬畏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天弘 姚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