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姚慕双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举办-有文化的滑稽才是幽默没文化的幽默只是滑稽

晨报记者 邱俪华

一说起姚慕双和周柏春的独脚戏,人们立刻想到“格调”二字。区别于市井庸俗和隔靴搔痒,他们的滑稽艺术非常准确地定义了什么是“幽默”,什么是“海派”。

昨天,纪念姚慕双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锦江饭店举办,王汝刚及姚慕双先生的儿子姚祺儿、姚勇儿深情回忆有关老先生的一桩桩往事,双字辈徒弟、已84岁高龄的童双春回忆恩师,说到动情处忍不住哭了三次。

奠定了滑稽艺术的格调

一说起恩师,84岁的童双春有点停不下来。他说旧社会滑稽一度是马路上卖梨膏糖的营生,是不被别人重视的。让滑稽能够成为一门海派艺术,姚周两位功不可没,他们奠定了滑稽艺术的格调,开创一代新风。姚慕双先生一生都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弘扬海派文化。“他们上台咬字准确,尖团音都一定要分清楚。当时舞台上长衫加辫子的风气很盛,他们两个一上台就端庄清爽。他们总说演员要先学会用外表说话。而艺术上,姚慕双先生从不为了噱头而噱头,总是从人物出发,观察生活非常认真。”

童双春还清楚地记得,《宁波音乐家》里本来有一句“猪排换牛排”,后来变成了“黄鱼换带鱼”,这就是姚慕双的发明,他觉得这样更加接地气,接近普通市民的生活。童双春感慨,姚慕双和周柏春身上有种滑稽的事业感,“周柏春老师到70多80岁了,眼睛已经看不大出了,还在天天写作唱词”。

王汝刚也表示:“姚周两位绝对是德艺双馨的典范。他们的艺术调侃人但从没有一句粗口,这就是本事。当年到了姚周老师电台声音一出来,家家户户都在听,他们的清新自然,开拓了现实主义的新风尚。”

从未停止对艺术的追求

姚慕双和周柏春两位老先生对于艺术的孜孜追求,座谈会上的众人都有很多话要说。姚慕双小儿子姚勇儿至今还记得,1997年香港回归,姚慕双和周柏春的节目里有“四个现代化”,用英文表述时,里面的“四”这个单词到底是升调还是降调?“当时爸爸急得不得了,越洋连线到美国请教我的舅妈,舅妈再去请教大学教授,知道答案后,他开心得不得了。”

姚勇儿说,自己1977年底进了上海滑稽剧团,和爸爸(姚慕双)、叔叔(周柏春)在一起的时间是很长的。他一直想问两位老先生,你们走到今天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80岁了还要坐几十个钟头的飞机去美国文化交流?“他(姚慕双)就说八个字‘跟上时代,与时俱进’。他说我们上海这个城市是活的,城市要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想法也不断变化,你的作品不能落后于这个城市。”

姚慕双大儿子姚祺儿说,自己兄弟姐妹几个也曾从事过滑稽表演的工作,现在虽然只剩下他一个(在继续从事滑稽表演),但父亲从小对他们的教育,他们绝对不会忘却。“1986年有一次爸爸看了我的演出,他说你们这个戏要好好理一理,保留高级的噱头、符合人物性格的噱头,那种‘野噱头’可以减掉一点,忒多了。滑稽戏要清爽干净。他说,滑稽演员第一是学表演,第二是要提高文化,‘有文化的滑稽才是幽默,没文化的幽默只是滑稽’。”

激励关怀令晚辈受益一生

在上海人的心目中,姚慕双和周柏春依然是海派滑稽的绝对代表,而对于王汝刚来说,姚慕双先生不是师父胜是师父。王汝刚说:“姚周虽然不是我自己的老师,我的老师是杨华生和笑嘻嘻,但他们跟我说,滑稽不要有门户之见。两位大师在世的时候,我经常会向他们请教。我记得第一届曲艺节在南京夫子庙举办,当时他们年纪很大了,其中一位脚扭伤了,我送他们回上海,那时候南京到上海的火车要4小时,他们一路上把滑稽的各种诀窍讲给我听,毫无保留。还有一次是我第一次担任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那天我送姚老师回家的路上,他单独跟我说过一段话,我从未对外透露过,他说‘侬是人小帽子大’,就是这句话,激励我要管好曲艺工作。”

姚祺儿则回忆说,父亲很愿意帮助别人,“我十几岁的时候,严顺开进上海滑稽剧团,我爸爸有段时间指导(他)花了很多时间,据说当时双字辈的师兄都有点吃醋了。团里一个青年演员不小心把一个月的饭票丢了急哭了,他就说不要哭,我来帮你买。我小时候出去春游,他问我班上有没有拿不出1块钱春游费的同学,我说有3个,他就说让他们去呀,爸爸来出钱。”姚祺儿直言,自己从小对父亲的感触,除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就是父亲对生活、对家庭子女、对朋友的热爱。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