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租车被追尾了还要赔1000欧元?小心租车平台暗藏的保险“陷阱”!

随着旅行消费观念的转变,自驾游与境外游双重爆发,这也让海外租车需求骤增。自驾游不仅能够深度体验各个国家的地貌人情,而且时间、空间可以自如控制,境外租车游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瞄准游客需求,国内一些旅游平台也纷纷推出了境外租车项目,只要在国内预订,也能在境外方便自驾。同时,为了让游客放心,一些平台还推出各种“全额险”。然而,买了所谓的“全额险”就能放心无忧吗?实际上,由于国内外法规的差异,这些保险也暗藏着陷阱,游客稍不留意就会吃药。

境外自驾被追尾还要赔偿1000欧元

去年,喜欢自驾的林先生与家人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旅游。为了出行方便,他通过国内旅游平台预订了当地的车辆租赁服务,并花上千元购买了一份包括车辆碰撞、车辆盗抢在内的全额保险。

林先生一家抵达布鲁塞尔沙勒罗瓦机场后,在租赁点取了所租赁的车辆,开始了行程。不料当晚,车辆在比利时境内发生追尾事故,租赁车辆受损。由于当地租赁公司要求车险必须通过公司购买,否则无论哪方责任,林先生都要赔付1000欧元(约合8020元人民币)用于车辆维修。

无奈之下,林先生只能先行支付了这笔维修款,等到回国后与旅游平台联系,要求赔付这笔款项,但平台方面表示需要向承保方保险公司进行沟通。结果,保险公司却表示,必须提供一份车辆维修清单才能赔付,林先生称自己从未收到这份材料,事情陷入僵局。

最终,在媒体曝光后,几经周折,刘先生才拿到了这笔维修款。但他表示不理解,当地明明规定只有通过租赁公司购买的保险才有效,为何平台却不告知用户?而且他明明购买了所谓的全额保险,为何索赔时却遭遇困难重重?

境外租车小心“全险”陷阱

实际上,中国游客到境外租车自驾,国内购买的保险不仅受到当地法规的限制,对于险种的名称也会存在差异,稍不留意就会吃药。

以国内一些租车平台标注的“全额险”为例,在一些国家并非当地意义上的“全险”。如在旅游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容易产生理赔纠纷。

比如一般的境外租车“全额险”中虽然有碰撞险保障,但通常碰撞险都有起赔额,发生碰撞后车辆的维修费用在起赔额以下的部分,仍需要由租车人赔付给租车公司。例如起赔额是1000美元,维修费用是3000美元,则租车人需要赔付1000美元,当地保险公司赔付2000美元。

对此,专家提醒,中国游客在境外租车时,一定要通过正规网站在专业租车公司办理租车业务。认真研究车辆保险种类和涵盖范围,了解相关保险的免责条款、免赔额度等,尽可能选择涵盖紧急事故救援、道路救援、人身险、碰撞和盗抢险等在内的保险内容。

尤其是要注意保险的“起赔额”,尽量选择0起赔额。而且即使选择0起赔额,也并不意味着发生任何情况都可以免赔付,绝大部分租车公司的全险不保车辆玻璃、轮胎、底盘等部位损坏,与此同时,租赁设备丢失、延误取车、车辆损坏停运损失、车辆内饰不小心污损等意外情况在当地车险中都无法得到赔偿,对于不承保的范围,租车公司的全险会限制较多,可能会导致保险失效,费用无法保证,所以建议游客购买一份补充全险,获得更周全的保障。

境外包车尤其注意资质

除了境外租车要注意保险陷阱外,在境外包车时除了关注当地“司导”表面上提供的接机、导游和翻译等项目外,更要关注车辆和司导的相关资质。

以加拿大为例,加拿大交通部门为商业营运车辆注册专门牌照(比如,阿尔伯塔省商业运营车牌是1个字母加5个数字,车窗玻璃上贴有蓝色DOT Sticker专用标识),要求车主购买不少于200万加元的商业运营保险。而私家车是私人交通工具,车辆牌照完全不同于商务车辆。“司导”开私家车,实质上是使用私人交通工具承担商业运营,让车辆使用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在当地属违法行为。

而且私家车购买的车辆保险不同于运营车辆的商业保险,私家车如非法从事商业运营,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私家车的承保公司不承担对乘客任何赔偿责任。当地主管部门也对商业运营车辆和司机有着更加严格的管控,要求相关车辆必须每半年检测一次,司机须持有更高级别驾照,而私家车不受以上监管。

对此,中国驻卡尔加里总领馆也发布提醒,建议中国游客在网上预订包车时,一定要与有商业运营资质的当地公司联系,下单前要求提前查看汽车商业运营许可,对照车牌号码和车窗玻璃上的标识核对车辆的商业运营资质,确认司机驾驶证级别。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