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阻断Schaaf-Yang综合征新生儿在“国妇婴”诞生-健康宝宝报喜,遗传病不再遗传

晨报记者 陈里予

先后六次怀孕,生下的三个孩子中两个在两周内不幸离开,唯一幸存的孩子出生一周后被诊断为脑瘫——在漫漫求子路上,张先生和王女士可谓历经坎坷,从失望到绝望再到重新燃起希望!

就在3月21日上午,一声婴儿的啼哭从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下简称“国妇婴”)的手术室传来。一家人喜极而泣。孩子重达3030g,出生评分为满分,是一个健康宝宝。

这个孩子对于国妇婴生殖医学科和产科的医务人员而言,也是来之不易的“宝贝”,是全球首例通过PGT技术阻断印记基因疾病Schaaf-Yang综合征的新生儿。

夫妻因家族性遗传病一度放弃生育孩子想法

说起这段求子路,从宝宝爸爸张先生话语间,仍能感受到这个家庭曾经遭受的痛苦与无望。

张先生坦言,他的妻子王女士先后六次怀孕,并通过剖宫产产下三子,但长子和幼子均因新生儿窒息和肺不张,在出生后两周内便夭折了。唯一幸存的次子,出生后一周也被诊断为脑瘫,智力严重低下、机能发育停滞。

同样的悲剧也发生在张先生弟弟的家庭里,他们生育的三个儿子都因相同的情况,在出生后几天内均不幸夭折。“我们只是想和正常家庭一样,有个健康的孩子。前后奔走了十几年,去了许多家大医院,也做了很多的检查,但都没有办法。医生只是推测这可能是一个家族性的遗传病,但都无法给出进一步的诊断,更别提有效的治疗了。之后我们就放弃了生育自己孩子的想法。”

阻断家族病遗传通道健康宝宝终获顺利诞生

希望出现在2016年。当年,张先生偶尔听朋友说起多例国妇婴第三代辅助生育技术在阻断遗传病诞生健康新生儿的新闻后,慕名来到黄荷凤院士和生殖遗传科徐晨明主任的联合门诊救助,通过遗传科张军玉博士等科学家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检出候选基因后再对夫妻两人及其家族成员进行基因检测验证,最终确诊为Schaaf-Yang综合征。

针对张先生和王女士夫妇的情况,黄荷凤院士认为可以借助PGT(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完成该家系遗传病的阻断,帮助他们实现为人父母的心愿。胚胎实验室王丽团队和遗传科陈松长等技术人员分别提取了夫妇二人的卵子和精子,并培养和筛查出了完全正常的早期胚胎,辅助生殖科金丽主任团队采用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提高胚胎植入的成功率,使植入王女士子宫的一枚胚胎成功妊娠。

2018年12月,产前诊断中心王彦林主任实施产前诊断,基因诊断显示胎儿未携带M AGEL2基因相关致病变异,染色体也无异常。这意味着,通过PGT技术从源头上阻断了Schaaf-Yang综合征家族疾病的遗传通道。在产科顾玮主任团队全程“保驾护航”下,这个不再带有家族梦魇“胎记”的健康宝宝终于顺利诞生。

专家解释罕见疾病遗传病终可不再遗传

“Schaaf-Yang综合征是一种印记基因致病性变异导致的罕见病。和常规的孟德尔遗传病相比,印记基因疾病的遗传模式和临床诊断有其独特性,因此在临床诊断和基因的致病性分析上要求更高。”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黄荷凤院士介绍说,MAGEL2基因属于父源表达母源印记的基因,具有明显的父系亲缘性遗传特征,其遗传方式是表观遗传的特殊种类。

该新生儿的母亲——王女士的三次不良生育史以及其丈夫弟弟三个夭折的男孩,均是由于儿子们从父亲那里遗传了M AGEL2的功能丧失杂合突变所致,王女士丈夫及丈夫弟弟虽然都携带了M AGEL2的突变,但由于该变异来自他们母亲(患儿的奶奶)的传递,因此并不发病。

由于该疾病命名才三年多,加上发病率低下,因而是临床少见的疑难杂症。

此次Schaaf-Yang家庭通过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出生正常宝宝,是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科、生殖遗传科、产科和产前诊断联合攻关,以及患者夫妇积极配合的医学成果。

[链 接]

Schaaf-Yang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新生儿肌张力低下伴吮吸困难、发育迟滞、智力障碍等,是在2013年由美国贝勒医学院Schaaf和Yang两位教授首次报道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遗传综合征。

PGT技术

据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生殖遗传科徐晨明主任介绍,PGT技术作为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是借助体外受精技术获得高危传递染色体病或基因病的卵子或早期植入前胚胎,通过遗传学检测后将无疾病遗传的胚胎植入子宫妊娠后出生正常子代的临床技术。

通俗来说,对于存在不明原因的不良孕产史,或明确携带严重致病基因的夫妇,该项技术可以从源头阻断一些家族病的遗传通道,即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先挑选出正常胚胎再植入子宫怀孕,以诞生健康宝宝的一种技术。

至今,国妇婴已经运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检测技术已完成超过1.5万枚胚胎的遗传学诊断,顺利诞生了150多个健康宝宝。

该项技术成果在全国26个省市推广,能让更多的饱受家族遗传病困扰的家庭,击碎家族梦魇,从源头阻断遗传病通道,孕育健康的下一代。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