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0年的“电波”昨晚叩开十二艺节大幕-申城初夏,被艺术环绕

晨报记者 殷茵

昨晚,随着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登上上海大剧院的舞台,摩尔斯电码的“滴滴”声,穿越了70年的历史长河,叩击着台下的每一位观众,也叩开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大幕。

近两周的时间里,51台优秀剧目、600件美术作品、300件书法篆刻作品、270件摄影作品、一个演艺及文创作品博览会将缤纷亮相申城,惠民演出、云上直播,一场场艺术盛宴,在剧场、在社区、在公园,更在每一个人的身边。

全国院团 沪上齐放

作为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中国艺术节自1987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1届,今年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后第一次举办中国艺术节,也是中国艺术节首次落地上海举行。

本届艺术节以“逐梦新时代——向国庆献礼,向人民汇报”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51台优秀剧目共计102场演出,将在遍布申城的19个剧场竞相绽放,其中38台终评剧目将角逐第十六届“文华奖”。

除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之外,舞剧《敦煌》《天路》《醒狮》《草原英雄小姐妹》,沪剧《敦煌女儿》、黄梅戏《邓稼先》、豫剧《重渡沟》、黔剧《天渠》、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话剧《谷文昌》《追梦云天》《苍穹之上》,歌剧《英·雄》《马向阳下乡记》《松毛岭之恋》等等,一部部作品,在一次次打磨与修订中,精益求精,以最好的面貌致敬艺术,更致敬时代。

群星璀璨 文博争艳

如果说专业艺术院团为争夺“文华奖”而展开的竞技被称为是“艺术的盛会”,那么,业余艺术爱好者热情参与的“群星奖”则是属于“普通人的狂欢”。

5月16日至19日期间,来自全国34个报送单位的84个作品参加了第十八届群星奖的激烈角逐,四天的时间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化身为各省的特色秀场,各地风土人情、民族舞蹈、非遗艺术一一展现,7场决赛,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这些作品从群众中来,又已在群众中演出50场以上,展现了群众文艺的独特魅力。5月31日,“群星奖”颁奖仪式及获奖作品展演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

5月19日,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也在上海展览中心亮相,这是文创产品第一次纳入到中国艺术节的版图。故宫口红、恭王府福字、上博锦囊、国家图书馆的敦煌包……传统文化穿上“新衣”,摇身一变就成了“网红”,以生动而极富当代审美的形式受到了诸多年轻人的追捧。

此外,5月21日至8月14日,中华艺术宫还将举办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和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这也是艺术节首次将3个国家级专业展览在同一场馆同时呈现。

文旅融合 艺术惠民

艺术不止在剧场,更盛开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5月17日至6月1日期间,34场惠民演出在上海大世界、中山公园、火柴电竞馆三个场地轮番上演。5月31日,本届文华表演奖获奖演员更将齐聚中山公园大草坪,为广大市民献上“文华表演奖集锦专场”。

而群星奖的所有参赛作品也在5月18日至21日期间,分组奔赴上海16个区,公园、绿地、广场、商圈……24场基层惠民演出,让艺术环绕在每一个普通市民的身边。

群星奖还走上了“云端”,施展出无限可能。自4月29日上线“国家公共文化云”以来,“云上群星奖”以全景式体验的环境、新颖的视觉设计、综艺式节目编排,不仅展现了基层群众文化的风采,更为观众打造身临其境的视觉盛宴。

本届艺术节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之后第一次举办中国艺术节,不久前启动的“百万市民看大戏游上海”活动,将上海的地标性景点与艺术节的精彩剧目有机融合,产生了全新的“化学反应”——白天赏景,晚上观剧;从游客到观众,从广场到剧场,让“演艺大世界”这个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剧场群,跳出单一的演出功能,成为城市一道文化风景线。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