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4个年代上海中考作文题目的嬗变,名师解读上海卷中考作文命题趋向

点评人:复旦大学退休教师欧阳靖

今年上海卷中考作文题目,为《这事,真带劲》,很接地气,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年龄。

“这事”,需要用时间视点去写,不是一带而过,而是要求清晰的写出事件发生、发展、终结的全过程。语言鲜活,绘声绘色,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上佳者,要求有“悬念—延续—突转—发现”的戏剧效果。

文章的“眼”,在“带劲”上。这二字,语义素朴,看似简约而意蕴丰富。它,是多维的,多重的,多向的;怎么去写,取决于考生的思想水平和文学意境。

“带劲”,有多解。可以是有趣,可以是有意义,可以是好玩,可以是帮助他人,可以是有益社会,可以是学习的幸福,可以是创造的快乐,可以是美的享受,可以是戏剧性的熏陶……古人说世上不绝的风景如大块文章。“带劲”的表现,就得看学生的造化了。

写“这事”易,写“带劲”难。这里,隐性的考点是抒情与议论的结合,考的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情商。谁说得清楚,什么样的事情是带劲的?它为什么带劲?它的意义何在?

我欣赏这个题目。这是近年来上海卷中考作文具有标志性特点的一次命题。

让我们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中考作文题目作下回顾:

1983 家乡的变化

1984 给我带来了欢乐

1985 同桌的上海考生

1994 课后

1995 母爱

1997 良师

2000 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2005 充满活力的岁月

2007 记住这一天

2010 黑板上的记忆

2015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2017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2018 真的不容易

2019 这事,真带劲

思越40载,比较4个年代上海中考作文题目的嬗变,我们可以显著的看到它的发展路径与命题趋向,是由大到小,由实到虚,由低到高。

“小”,是题材给出的切入口(文字的出发点)愈来愈具体、凝练、单一,摆脱了就大话题大事件(“欢乐”、“变化”、“岁月”……)谈看法的模式。

“虚”,改变过去极易猜题的一人一事(“母爱”、“良师”……)实体写作套路,作文内涵延伸面愈来愈开阔,意蕴的铺陈色彩愈来愈浓重,由实生虚,以虚带实,更着重于评测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通过一个具体素材,凸现一篇600字作文的思想性、探求性、追问性。考生等级,高下立判。

“高”。中考作文,考的自然是文字表达能力;却也不能局限于对人与事的庸常描摹,仅以语言通顺、主题突出、情感真挚为高分标准。如今发展到更高端,即便初中生作文,也要求具有一定的思辨性,虽不求深度,但要求立意高。鼓励学生对生活内容的思考,及至对人生目标和价值的选择。

“小题大做”,历来是作文教学中众说纷纭而又不得要领的话题。这不是让孩子从小学习说大话说空话,其真正含义是指,作文时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这事”,提炼出它的蕴意。写作者的眼是“慧眼”是“”法眼”,它善于寻找“带劲”的一件事,更发现一件事的“带劲”之处,并通过联想将其上升到某种精神、文化、品质、情操,从而获得感悟和震撼。所言者小,所指者大,说破玄机惊煞人也。

看看法国学校的小朋友在写些什么,对我们会有启发。

据资料统计,法国中学毕业作文会考题目如下:2006《我是谁》,2007《解释亚里士多德有关“责任”的论述》,2009《世上是否存在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2013《评述笛卡尔1645年与伊丽丽白公主通信中的一段话》,2014《我们可否为获得幸福而不择手段?》,2015《尊重一切生命是道德义务吗?》……

应考作文的中学莘莘学子,年复一年须得去哲学的属地索取自由的皇冠。那是高中生,不过方向是同理的。哲学,是探讨人的本质及与世界的关系的一门科学。匮乏思考的人生是晦暗的人生。哲学的思辨花园,渲染生命艳色万千重。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生命很短;一个学生,从少年时代脱离凡人琐事的羁绊,在生活中寻觅“带劲”,索求事情的意义,志存高远,心怀社会担当,寄寓冥思于天地之间,放飞遐想至星辰之上,在素常生活中勿忘思考与坚守生命的价值。这是潮之流向,是教育的使命所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朱晓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