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0多所大学150多名师生共同探讨“领导力的本土化”

中国管理研究的发展,早期是依附于西方管理理论之下逐渐成形的。在管理实践中,由于情境的差异,从西方移植的管理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从而导致了本土化研究的兴起。

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举办的“中国企业本土视角下的组织变革与领导行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围绕组织变革与领导行为领域本土研究的机遇、挑战和困难等问题展开讨论。

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球70多所大学、机构的150多名师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加,聚焦组织变革与领导行为领域的管理问题。

明尼苏达大学荣誉讲席教授、曾任美国管理学会主席Andrew H. Van de Ven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井润田博士围绕“入世治学与本土研究”专题展开了首场报告会,他们的报告揭示了当前管理研究中理论与实践差距的实质、从事本土管理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结合“入世治学”精神推进以上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在 “本土视角下的领导力研究”环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樊景立博士和清华大学伟创力讲席教授杨百寅博士分别对家长式领导和组织变革理论的持续开发过程,展示出中国文化情景对本土管理研究的启示和影响。

樊景立博士认为,一个企业的领导,有威权领导、恩慈领导和德行领导。恩慈德领导是对下属真心的关怀,了解下属德个人需要、考虑其个人处境。而一个高德行的领导,一定是正直、诚信、尽责、不徇私、公私分明、严以律己的领导。

三个领导哪里来的?在他看来,是源于中国治家的传统。在领导力德研究中,本土与西化研究要相辅相成,短期跟长期先求立足,研究方法跟工具匹配。

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王凤彬博士、北京大学武亚军教授分别通过海尔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华为和通用公司的组织能力建设方面的实地研究,探讨了如何借助入世治学范式做对社会有意义和有影响的研究。

演讲嘉宾长都期致力于以上领域的研究,他们在采用独到而有趣的视角和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研究成果对企业管理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