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化育人,他坚持了18年~~获评“最美高校辅导员”!

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原创话剧《钱学森》的幕后制作人,以“原创文化”筑梦青年学子,在文化育人的道路上一走就是18年。

他就是交大“最美辅导员”汪雨申。

今年,中宣部、教育部首次从历届在岗的“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在读的“大学生年度人物”中,评选出10名“最美高校辅导员”和10名“最美大学生”。汪雨申获评“最美高校辅导员”。

一部话剧,就是一堂精彩的德育课

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学生话剧社团指导老师、校辩论队的总教练、校艺术教育和高水平艺术团负责老师,这些都是汪雨申的多重身份标签。

18年来,他“身兼数职”,忙并快乐着。由他指导的社团“阳光剧社”、“思辩学社”、“吉他协会”等学生社团连续多年获评上海交通大学五星社团。

他组织排演的大型原创话剧《钱学森》自2012年公演以来,在校内以及全国巡演13轮39场,观众人数累计超过6万余人,曾在2013年获得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荣誉。

2018年,他又指导创排了医学生题材的原创话剧《白衣赤诚》,把握时代脉搏,聚焦青年成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他是学生的兄长、老师、引路人

“汪sir”是学生们对汪雨申老师的亲切称呼。在学生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是一位愿意随时与学生分享喜怒哀乐的兄长。

“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汪雨申的手机24小时为学生开机,学生半夜生病,他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学生成绩下滑,他促膝谈心、对症下药;学生感情受挫,他细心开导、化解心结……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学生的事,就是“汪sir”的事。

他曾获评2013年度“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上海市辅导员年度人物、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上海交通大学“思政之星”等荣誉,连续三年被提名学校“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四次获评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上海交大人文学院的一位校友这样评价汪雨申老师:“‘汪sir’像我们的兄长、老师、引路人,我们从‘汪sir’那里学到了很多。”

2017年,他入选教育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学习的“双巡”宣讲团,作为华东片区组长赴华东五省市进行宣讲;2018年作为上海市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双巡”宣讲团成员,任第二组组长率队赴上海9所高校开展宣讲。

在他在具体的工作中,都紧紧围绕着“育人”这个学校的中心任务,从理想信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审美素养等方面挖掘学生潜质,努力将学生塑造成一个堪当大任的“全方位一流人才”。

向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

18年来,汪雨申老师坚持工作在学生工作第一线,他的工作对象除了中国学生之外,还包含了2000多名留学生。

他指导创建了“仁•闻”网络文化工作室,在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平台中以“语伴”为主要版块,面向全体交大学生发布语伴信息,既解决留学生的语言学习问题,同时也为中国同学提供了很好的中外交流机会。

汪老师还发起组织了美食文化节,留学生们以当地历史、地理、美食和文化为元素设摊,展示各国异域文化与美食,营造出独有的文化艺术氛围。

“用一些文化活动在第二课堂丰富他他们的生活,让留学生了解中国、喜爱中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着中国,他们即会讲好中国故事,也会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的声音。”汪雨申介绍说。

2018届来自挪威的留学生欧阳海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并立志做一名沟通挪威和中国之间的友谊使者;

2017级来自意大利的留学生马克,在汪雨申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不但汉语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还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语桥”上有着精彩的表现。

马克从一名五星级酒店的大厨,转变成一名研习汉语的大学生,并在2018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之星和感动校园人物荣誉称号,他立志要做当代的马可•波罗,为意大利和中国的世代友好交流付出自己的努力。

组建一支最美思政队伍

在上海交大,有众多和汪雨申一样的辅导员,他们驻守在学校思政工作一线,关注学生发展与成长,成为交大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上海交大将原有的学生工作相关部门进行了整合,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简称“学指委”)。

学指委成立之初,学校就将沿用多年的“政治指导员”改称为“思政教师”,并明确其为学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兼具管理干部与教师双重身份,建立了相应的辅导员职称系列。

目前,上海交大学生和辅导员的师生比在193:1。交大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促进辅导员进课堂、进宿舍、进学生,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并纳入辅导员年终考核。

为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加强学生价值引领,2018年学校审议通过建设大学生发展研究院。

近些年上海交大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工作队伍层面,入选教育部首届思想政治工作杰出青年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1项、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3人入选辅导员年度人物,4人入选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入选教育部辅导员精品项目3项、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等。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