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瓦尼·欧祖拉与杨福东:从白天到黑夜,是推门而进还是站在原地?

给自己一个新的时间轴,告诉自己到底在哪里。
黑白的迦沙、彩色的阿尔罕布拉宫……
当我们在光线中消失了,心里最恐惧的东西会慢慢浮起来,而要找到自己,就得完完全全地聚焦在自己身上。
这,是一场关于光与暗,真实与虚幻的自我旅途。

「我若解释,你不会懂」

当白昼与黑夜的界限渐渐模糊,我们该如何找到自己?

这是乔瓦尼·欧祖拉(Giovanni Ozzola)抛给大家,也是抛给自己的一个问题。

欧祖拉对于光线、明暗有着自己的偏执与追求。

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开幕的个展“我若解释,你不会懂”中,欧祖拉把一天的时间浓缩在同一空间内部,以日与夜的变化为线索,带我们走过往昔哥伦布、麦哲伦、郑和这些大航海家曾克服恐惧探索过的未知,透过涂鸦墙眺望海平面的光影变幻,时间流转,当黑夜的钟声敲响,被注入我们的身体,渴望与恐惧开始发生共振。

这些跨媒介的艺术呈现在欧祖拉看来是为了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坐标轴,来思考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是真实存在的还是隐形的,我们到底是谁,又在哪里?


「日出」
光的重要性使得每个瞬间都独一无二。无论存在或缺席,光都能展示隐匿风景、物件或人。在日出日落间,光明与黑暗在这些别无他物的空间里无人知晓地存在或经过,成为主角。

「不忘记、不原谅」
一排白色霓虹灯挂在一条生锈的船链上方,仿佛生命旅程的记忆穿越了时而狂暴、时而宁静的海洋。在生活中,人们能够希望忘记和原谅过往,但有一些力量和能量就像坚固的链条般使人无法释然。

「车库」
感官在黑暗中变得敏锐,继而被更广阔空间的强光所淹没。

这些光与影、明与暗、动与静的对立冲突中,身边的杂音渐退,我听见了自己的呼吸声,从“天明”到“黑夜”,顺着过往未尽的航海探索融入大海深处。而这时候,时间的流动、生命瞬间的魅力在“熟悉”与“未知”之间凝固成一个永恒的状态。

欧祖拉将对光的捕捉、对风景的呈现定义为看一种旅程和冒险。同样的思考也体现在了场馆外的《隐形-不可见的沉船》雕塑作品中。由于复星艺术中心所在的位置曾是码头,他试图以这种特别的场域装置唤醒大家对于这座城的集体记忆,并构建集体回忆与个体行为之间的互动。当我们在作品表面自由涂鸦书写时,作品表面的“铝”可以让其隐形,这不禁令我们思考,该如何界定“有形”与“无形”的边界?

「轻轻的推门而进,或站在原地」

“一切都是那么相似,有如梦里,轻轻的推门而进,或站在原地。”

在复星艺术中心三楼的展厅内,偌大的展厅中8块显示屏幕拉开了一段段迦沙的黑白影像,一切静默无声地正在发生。

由中国当代影像艺术代表人物杨福东所带来的多屏影像装置是受沙迦艺术基金会委约创作,整件16屏影像耗时约一个月,每段20分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于沙迦拍摄了当地的日常生活与人的黑白影像,而另一部分则记录了西班牙格拉纳达的彩色影像。

“彩色的空城”与“黑白的现实”是杨福东刻意营造的反差与对比。此次展出的迦沙部分8屏装置作品,选取了特定的时空,截取形象与观者进行互动,探讨和反思人类在面对神秘与未知时的心理状态。


作品以8块屏幕的方式展现,而人的眼睛只能有一个焦点,这样其他的屏幕就只能用余光看到,余光电影对于观众来讲,视觉体验上形成了冲突,因为不知道该看哪一个。给自己一个机会,去选择到底要看多少,以及要看些什么。

这在创作者杨福东看来,是一场凝固的电影。

 “你好奇地推开门,你来决定此刻的你要怎么办”。

静帧图像和动态影片相结合,既是艺术家画家身份的印记,同时体现了多屏影像装置的不同诗意。

“迦沙很热,拍摄中我们没有明确的方向,到最后我们已经没有明确的方向了。”杨福东始终在期待一个个不确定的发生。

而这种不确定性不仅在于艺术家的创作中,甚至通过作品直抵观众内心深处。

在影像拍摄中出现的人物多数是演员,当然,也会碰到对拍摄很感兴趣的当地人热情邀请团队去拍摄自家的鹰。因此我们无法知晓画面中的内容是提前预设的脚本还是偶然的场景,虚幻与真实之间的边界线在这个幽暗的空间中变得暧昧而模糊。

展讯:

乔瓦尼·欧祖拉&杨福东双个展

时间:2019年6月22日—8月18日

地址:复星艺术中心(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600号)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孙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