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过三个工人新村的她,在长成作家后,她的上海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生于曹杨新村,长于田林新村,现居于上钢新村,八零后青年作家张怡微熟悉工人社区的俗世人情,也多次描写其中的情绪与故事。

日前,张怡微做客“上海·故事”读书会“知沪者说”第四期,与现场读者聊起工人社区的情感结构。

 

小时候许多人都是工人的孩子

张怡微长大的过程,正好见证上海从工业城市逐步走向一个金融贸易型城市。

“我们小的时候,许多人都是工人的孩子,纺织厂的、钢铁厂的、柴油机厂的、无线电厂的……现在这些厂都没有了,上海不再是一个到处是工厂的地方。我父母都是工人,所以我只能写我最熟悉的生活环境。”

张怡微说,工人家庭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孩,爱读书的小孩,是很宽容的,父母们觉得家里有个孩子喜欢读书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读书总是对的。

 

1987年出生的张怡微可谓“年少成名”。从2004年获得全国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算起,她一写就是十五年。

与其他作家的区别是,她成长于具有时代特色的工人新村,一个时尚光鲜的“国际大都市”的背面。

由她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少被文学史敷陈的上海,但对上海来说,无疑是比符号更加真实的存在。

工人新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平衡

张怡微住过三个工人新村:小时候在曹杨新村长大,四五岁时一家人搬到田林新村,现在居住在上钢新村。

工人新村起初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厂的人集中居住在一起。随着上海从生产性城市过渡到消费性城市,工人新村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城市的人流动起来,进入这个空间,打破原有的结构,工人新村也变成了社区。

“工人新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平衡。现在人口老龄化,老人们从家里搬出椅子围在一起聊天,有时半夜十点回家看到这些空荡荡的椅子,有种奇异的感觉,这是他们白天的生活,在公寓是很难想象的。”张怡微说。

 

这部分上海生活史被记录的较少

“回过头来看,工人新村这个空间与我们情感结构有没有关系?肯定是有的,但说不清楚是什么。”

 张怡微说到,在金宇澄的小说《繁花》中,大概有8到9次提到“工人阶级”。

可以说,工人新村是上海生活史的一部分,不过记录的比较少。尽管张怡微自己写的很多小说的背景都与工人新村相关,而以工人新村为原型的文学也很少。

半个月前,张怡微跟一群“90后”去彭浦新村观察。她还记得曾经带队走过上钢新村,上钢新村门口的浮雕、厂区内曾经有的烟囱、两座被保留下来的塔吊……走在工人新村,张怡微觉得十分亲切。

“工人新村离我们很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在工人新村长大的她,试图打捞起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