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夏秋是鲜肉月饼味的

晨报记者 徐妍斐

三伏已过,接下来要准备过中秋了。这不,上海人又开始排队买鲜肉月饼了。

在五花八门的月饼帮式中,苏氏月饼和广式月饼可谓是撑起上海月饼市场的两根“擎天柱”。而比起广式月饼从四大金刚延续而来的繁多种类,苏氏月饼中,上海人对鲜肉月饼的喜爱可谓一骑绝尘。

在凭票买肉的年代,很多上海人家就是靠鲜肉月饼来解“小鲜肉”的馋的,这就赋予了鲜肉月饼极其特殊的地位——在那么多的月饼种类中,上海人是只肯为鲜肉月饼排队的。

上海本土作家程乃珊就写过这样的场景:“约在节前,各老大房的分店门口都会排起长队买鲜肉月饼……鲜肉月饼,有盒装,也有散装,但大多数老百姓都选散装,排了半天队,喜滋滋地捧回家,那份开心满足之情,满脸洋溢。”

游客中秋前到南京东路走上一圈,看到鲜肉月饼卖得红红火火,想打听哪家的最好吃?但这种问题一般得不到标准答案:排了大半天队才买上光明邨)的会说,光明邨的好吃,虽然样子其貌不扬了一点;一个劲推荐泰康的也不少,“泰康的鲜肉月饼么老灵的咯”;新雅也很有市场,大虾芝士、蟹粉鲜肉……都是顶时髦的,自吃过瘾,送人也漂亮。

其实,对食客们来说,鲜肉月饼吃的就是一份新鲜。上海的鲜肉月饼一般手工包制,如果使用机器压制会破坏酥皮层次,口感大受影响。包好后现烤现烘,刚出炉的时候趁热吃最为鲜美。

“刚出炉的鲜肉月饼,从烤锅上铲起,隔着薄薄的一张纸,当指尖感受到温度的同时,一股销魂的香味也钻进了鼻孔……在烤制过程中,热力把丰腴的肉汁慢慢渗透到一层层的酥皮里面,不像生煎包那么多汁,却有汁感,咬下去,再用舌将皮和馅充份搅拌,油酥夹着肉香,真个是’打耳光也不肯放’”——美食作家沈宏非算是把对鲜肉月饼的迷恋写得很地道了。

要是不及时吃,放得久了、凉了,鲜肉月饼皮子吸干了汤汁,就会变得干呼呼。“不好吃不好吃!”一些不懂行的人吃了这样的鲜肉月饼,下的结论真是太冤枉了。

可是鲜肉月饼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哪怕你上一年吃到了不怎么样的,下一年却总还惦记着,跃跃欲试:要不要换个牌子吃吃看?

几年前,上海有一队年轻人,突发奇想做了个鲜肉月饼试吃,把一些大牌子的鲜肉月饼,从“总重、皮厚、饼皮酥脆、肉馅汁水、肉馅口味、肥瘦比例”等等量化指标都做了评测,瞬间引来百万市民“围观”。大家都想知道,鲜肉月饼哪家强?

一看表格,最轻的一只54克,最重的一只64克;皮最薄的5毫米,最厚的9毫米;肉皮比最低的36%,最高的50%……

于是又摇摇头,看数字好像也看不出个西洋镜。说到底,鲜肉月饼的制作又不是算术题,没有标准,只有合适,关键还是要看入味不入味,吃口怎么样。

要说对鲜肉月饼最有研究的,恐怕还是那些热衷排队的阿姨爷叔,他们会告诉你一些买鲜肉月饼的经验。

老大昌、光明邨的月饼是老式的“铁盘两面煎”,一批出炉要半小时,每只月饼要翻四面;泰康、真老大房用先进的烤箱来烘焙,出货量大,效率惊人。喜欢“爱森”肉的,你不止可以到鲜肉月饼大热门的泰康买,还可以到长春食品商店——就在光明邨的对面,当光明邨的队伍长到让人想哭时,长春食品商店就不会让你等太久。

但所有的鲜肉月饼最关键的还是,买了趁热吃。

眼看着中秋每年都要排几小时的队,还要限购,要不然就加价买“黄牛”的,似乎很难享受这口福。但是很多人没注意,鲜肉月饼往往是卖全年的!只要不凑中秋这个热闹,鲜肉月饼大多时候随你买。

可很多时候,上海人还不就是喜欢凑个过节的热闹嘛!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徐妍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