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找到一个好方法,改变孩子生命观!办法看过来~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特别容易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价值观上出现隐患。上海市进才中学就曾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只有大约1/3的高中生对自己的生命状态有积极感受,而近2/3的高中生感受不乐观。该校老师们用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用“电影”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

周到君了解到,运用电影开展高中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步骤一般包括: 选片、看片、讨论提升等。选片工作一般是由教师前期完成,后面步骤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完成。

老师们的选片,围绕生命价值观教育主题,兼顾学生兴趣进行。既选择有正面引导功能的影视作品,同时作品呈现的内容还要“接地气”,弱化说教,易为中学生接受,在欣赏影视节目收获快乐、获得情感满足的同时,受到引导接受教育,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看片环节是运用电影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中心环节,一般采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根据课堂内容截取片段,融入到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补充作用。第二种是播放整部影片,学生完整观看影片后再进行教学内容。

“我校的实践证明,运用电影开展高中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是有效的方式和手段。高中生可以通过思考与体验去认识生命、把握生命,认识生命价值的客观性、绝对性、至上性与平等性,把握生命发展的方向与质量,努力塑造优质自己,实现生命价值。”该校老师沈慧表示。

“影视很可能就此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周到君获悉,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今起在上海电影博物馆拉开帷幕。该活动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上海,影视教育已成为让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一种创新教育方式,校园电视台、校园院线、影视社团、课本剧社团则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每年的微电影大赛、学生电影节,成为学生练兵的好战场,鼓励他们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小镜头体现大时代,有效地实现了价值观融入和引导。

周浦第二小学“魔法之声社”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探究影视剧中声音的秘密。他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模拟制造出各种声音:马蹄声、炒菜声、下雨声……一把经过改装的蒲扇、几张经过折叠的旧报纸,都成为了学生手中电影拟声的重要工具。

一部微单相机或手机,一个取材于校园生活的剧本,几位本色出演的学生……在沪上不少中小学里,学生们开始尝试写剧本、拍摄微电影。去年底,群星职校的《我是一名消防兵》获得了浦东新区学生微电影最佳原创剧本奖,获奖的背后,是同学们一次次地走进消防队,来到战士们的身边,用镜头近距离地记录下他们的坚毅和担当。

毕业于上海市杨思高级中学的朱文雯同学在去年荣获区级中小学生微电影比赛最佳导演奖,同时成为了上海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名学生。在拍摄微电影的过程中,她爱上了这个职业,便在大学填报志愿时选择了相关专业。她说,“在拍微电影的过程中,专注力、反应力、毅力都能够得到锻炼,最为关键的是,影视很可能就此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