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发布《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近95%受访者支持垃圾分类

今天,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2019年度《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九成受访者对政府环保工作充满信心,近95%受访者支持垃圾分类。

调查显示,民众环保自觉程度不断增强,对食品安全认可度比往年有所提高,更多人越来越关注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调研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电话问卷调查系统(CATI),对中国35个主要城市的3508位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和电话问卷调查,了解我国主要城市的民众对环境整体质量的感知、对政府环保绩效的评价、对政府环保治理的信心以及自身的环保意识和态度。

本次调查中认为环境污染对自身健康造成明显影响的受访者的占比为33.2%,显著低于2017年的51.4%。

在饮用水与食品安全方面,认为这两者“比较安全”受访者占比分别为75.3%和69.7%。从纵向比较来看,与2017年的73.5%和68.5%相比有所提升,也高于以往任何一期调查的水平。

民众环保自觉程度不断增强,八成受访者愿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调查发现,超过80%的受访者表达了要为环保做出贡献的意愿。其中,73.2%的受访者愿意为环保捐款,82.7%的受访者愿意为环保做义工,与往期相比略有上升。

此外,80.8%的受访者支持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政策,68.2%的受访者支持汽车限号出行政策,与往期调查基本持平。

随着“垃圾分类”政策在国内各主要城市的逐渐落地,垃圾分类也成为当前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次调查专门围绕民众的垃圾分类意愿和对所在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评价进行了调查。

94.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进行垃圾分类,但相比之下,当前垃圾分类的政策效果与民众预期仍有一定的差距,约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的效果“还可以”,而39.1%的受访者则认为现阶段垃圾分类的效果“不太理想”甚至“很不理想”。

报告建议,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环境问题治理将环保意识转化为环保实践。

《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负责人钟杨教授表示,首先,要持续加大对环境问题治理的投入,进一步提升整体环境质量。唯有持续优化环境质量,提升政府环保绩效,才能继续将公众的环保意识保持在高位水平,进而为后续的环保治理工作筑牢坚实的民众基础。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环保行为的引导,特别是对日常环保行为的鼓励与支持。要完善垃圾分类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奖罚并举的方式,继续提高民众意识,特别是垃圾分类的践行度。

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环保政策的决策过程,建立多方参与、多元并进的共治体系。只有主动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部分决策过程,提升决策质量,才能最大程度地争取民众对环境治理工作的广泛支持。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