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长城”好事连连,入选全国文保还要建海塘遗址公园

记者从奉贤文物保护单位获悉,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华亭海塘奉贤段榜上有名,成为新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记载,华亭古海塘建于雍正三年。为求海疆永固,清朝政府斥巨资历时十载,在当时的华亭县东海沿岸构筑了防潮鱼鳞石堤,全长约8.6公里。

1996年5月,奉柘公路降坡拓宽时被发现,暴露段长达4.5公里。2002年4月,华亭古海塘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详见报道《文保在路上① 4.5公里的奉贤华亭古海塘被开出近10个口子》

奉贤区博物馆副馆长黄丹君告诉周到记者,华亭海塘作为明清江南海塘的代表,是清代沿海大型水利工程遗存的重要实物例证,历史信息均真实完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清代大型工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与社会文化价值。 

古海塘的前世今生

华亭海塘全长40余里,是清代江南海塘的主要组成部分。

奉贤华亭海塘,旧称华亭东石塘,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柘林社区,紧邻奉柘公路南侧。现存海塘均为石塘,用材讲究,工艺精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人称“上海小长城”,是柘林镇境内一道独特风景线。

自柘林镇“小普陀”东侧向东至奉海村,长约3.9公里,石塘底宽3米,高出地面1.0-2.5米左右,顶宽1.5米。通体塘身由青石和花岗石的条石垒砌而成,其中约200米石塘为江南海塘工程的示范段——样塘。

塘身上镶嵌的“屹若金汤”、“万世永赖”、“河口界碑”、“长庆安澜”、“海晏河清”和“保护桑田”等碑石铭志,显示此段石塘筑成于清雍正六-九年间(1728年-1731年)。

然而,这段巨大的工程,在1996年5月,却成了“出土文物”。

那一年,奉柘公路降坡,开挖施工过程中,这段海塘被发现了。柘林镇营房村的文物信息员戴婉婷告诉记者,此前他们只知道这里有一段石头墙,部分高出地面,大部分都掩埋在地下。

附近村民虽然也口口相传,说附近有古海塘,但是,谁也不知道海塘在哪里。那次降坡施工后,石塘的雄姿就开始显现出来。当年古海塘就被奉贤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丹君表示,海塘作为大型水利工程,与运河、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公共工程,它的规模之宏大、工程之艰巨及动员劳力之多,均令人惊叹。清雍正时期江南水利、海塘工程能够大规模兴修,都和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有关。

奉贤华亭海塘作为清代江南海塘最有代表性的区段,体现出清雍正年间柘林地区丰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历史信息,同时也为研究清代沿海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特殊的佐证。

海塘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防御海患,在抗击倭寇,保卫家园上也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奉贤想建一座海塘遗址公园

1996年那次道路降坡施工后,一道高达两到四米的石头墙就横亘在附近村民的眼前。由于海塘南侧有三个村子的村民,还有学校的学生,出行很不方便。相关单位陆续在古海塘上开出10道口子,主要是交通要道上,或者公交车站台。

例如最大的口子开在奉柘公路与海湾路和南海公路的交叉口。南海公路宽近70米,加上两侧人行道,被破开的海塘长达90多米。海湾路双向4车道加人行道以及两边的绿化带,挖开的海塘缺口比南海公路还要宽。

记者了解到,2014年,柘林镇政府主持对海塘进行了保护修缮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植被清理,修补4处断口,加固因地面塌陷、管道孔洞造成的局部凹陷海塘段。

2014至2016年,柘林镇社事中心对华亭海塘东段(海湾路—新农路)打造休闲景观绿化带,由市文物局、奉贤区财政和柘林镇财政拨款。2017年5月,奉贤区博物馆已对海塘暴露段碑刻二十余处全部进行了拓印。

目前,奉贤区相关部门对古海塘采用三级联动机制进行保护。区文旅局与街镇、街镇与村居,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并设有文物专管员,定期汇报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动态。

奉贤区博物馆每年进行四次以上的全面检查,查看文物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街镇社事中心每个月巡查文物安全;村级信息员每周查看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状况,注重对文物本体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在重大节日和重要保障期,区博物馆专门组织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检查,严厉杜绝文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9年,奉贤区已启动华亭海塘文物保护规划项目,采取“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逐步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水平。

谈到下一步保护措施,黄丹君表示,奉贤区相关部门设想将柘林古文化遗址与华亭海塘结合,建设海塘遗址公园,建立海塘专题馆,对海塘进行科学保护,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叶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