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粤合演《白蛇传》-上昆携手八和会馆周末亮相艺术节“香港文化周”单元

晨报记者 邱俪华

在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由上海昆剧团和香港八和会馆昆粤合演中国戏曲经典剧目《白蛇传》,将在本周末亮相本次国际艺术节“香港文化周”单元。

《白蛇传》对于各家传统剧种而言,都是名剧,比如其中《盗草》和《水斗》这样的折子对昆曲而言,绝对是能够看出演员有没有真功夫的“全真题”剧目。

《白蛇传》各个剧种演绎的版本虽多,但是,在一场演出中由昆曲和“广东大戏”粤剧跨剧种合演却非常罕见,而且这次又是上海昆剧团和香港八和会馆两大名团合演,让这场演出消息一经公布,就备受瞩目。

沪港合作

上昆携手香港八和会馆同演“白蛇”

上海和香港就像是中国的两颗明珠,上海昆剧团和香港八和会馆都是沪港两个城市的文化品牌象征之一。上昆方面表示,推出昆剧和粤剧合演《白蛇传》这样的跨剧种合作的出发点就是加强沪港合作,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共同繁荣中华传统文化。

其实,粤剧对于上海这片热土来说并不陌生——粤剧也曾在上海繁盛一时。据考证,上海从开埠之初,广东移民就是上海滩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当时,粤剧浓浓的乡音可谓正逢其时,一下子在申城生根发芽。据资料记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舞台上最红火的《白蛇传》故事,不是京昆演,也不是越剧在演,恰恰就是粤剧,当时有名的折子叫做《仕林祭塔》。风靡上海滩的这一曲,正是粤剧全女班“群芳艳影”正印花旦李雪芳唱红的。

昆曲和粤剧的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一代粤剧宗师、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生前,也曾经向上海昆剧团奠基人、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学戏,写下了两大剧种交流的佳话。

艺术特点

集传统戏曲魅力之大成

《白蛇传》是中国戏曲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乃至海外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优秀作品,《白蛇传》的故事历经千年传颂。《白蛇传》被搬上戏曲舞台之后,不仅保留了传说故事中的精髓,而且集传统戏曲魅力之大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能文能武、情义交织、张力十足的精彩大戏。此次昆粤合演《白蛇传》,由两个不同剧种共同演绎的所产生的两种文化的精彩碰撞,将为观众们带来一场文化盛宴。上昆将演出其中的《游湖》《水斗》,香港八和会馆将演出《惊变》《盗仙草》《断桥》三折戏。

采访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告诉记者,《水斗》这一折曾由昆大班昆曲艺术家王芝泉老师手把手教会她,这一折戏也让她对刀马旦这个行当有了深刻认识。如今《白蛇传》又传承给上昆年轻一代的演员,这折戏体现着昆曲人的薪火相传。正是这样的传承,让传统戏曲在代代相传中淬炼升华,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向心力。

在欣赏粤剧部分的时候,观众也可以留意到其音乐灵活多变,以及这种灵活多变在唱腔上的体现。据悉,这次演出的《断桥》,在花旦的唱腔中,由二黄体系的“反线二黄”连接过度至梆子体系的“反线中板”,充分表现了粤剧音乐的灵活变化。

此外,粤剧表演在舞台上具有一定的弹性,演绎的方法比较活泼和生活化。这次表演的《惊变》中,小夫妻两人的闲话家常片段,就充分体现了粤剧的生活化表演方式。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