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漕河泾,为什么越来越有吸引力?

“虽然我是一个老同志,但我并不是一个老开发。有很多前辈,资历都比我老。如果说他们为漕河泾贡献了青春期,那么我是为漕河泾贡献了‘更年期’”,退休未满一个月的漕河泾园区管理中心主任董申鹰半开玩笑地说。

2004年,45岁的董申鹰进入漕河泾开发区工作。

在他来前的一年,漕河泾开发区刚被批准在园区内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这片面积达5.984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了漕河泾最后等待开发的土地。如今,这一区域有了响亮的名字——“科技绿洲”。

然而,当年,这片区域的开发建设并没有那么容易,首先要完成开发区内1000余亩地的动拆迁工程。受动迁瓶颈的制约,预期进度一再推迟。

就在这棘手的挑战令整个开发进退维谷时,董申鹰出现了,他被任命为土地管理部经理。 故事还要从董申鹰进入漕河泾说起……

8年,漕河泾土地转型的背后

来漕河泾之前,董申鹰做过十几份工作,从技校老师到企业管理层,各种产业都接触过,经历十分丰富。

机缘巧合下,他从同班同学处得知漕河泾开发区正在招人,于是在同学引荐下,来到这里,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5年!

其实,董申鹰入职时,职位是投资管理部经理,平时主要负开发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维护, “工作一年后,上级发现我的长处是能吃苦、意志坚强、善于表达,就派我去做动迁工作。” 董申鹰说。

回忆起当年被任命为土地管理部经理,董申鹰至今仍觉得意外,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会和土地动迁扯上关系。不过,他很清楚,土地是漕河泾开发区发展的根本,“完成漕河泾的动迁,才可以推进产业发展,才可以智能制造……”

在先期规划中,这1000余亩地的动拆迁地中,有700余亩为建设地块,即科技绿洲的三期、四期;300余亩地位住宅地(作为动迁居民安置房)。而当时,在这1000余亩地上,有1000余户居民,330余家企业,还有2万多名外来人口。

可观的居民数量,摆在董申鹰面前。一方面,要保证规划工作按期完成,另一方面更要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因此,究竟要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农民,成了漕河泾开发区动迁的难题。

为此,董申鹰所在的漕河泾开发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户口上,为失地农民先办“镇保”;再上“合理”台阶办“城保”。在住房上,提高动迁居民安置基地的容积率,并且根据本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增设了居民红白喜事用房、家政服务站用房、老年活动室等用房,董申鹰将这部分功能用地称为“农民会馆”。在就业上,建立物业管理公司、上岗就业培训基地,增加就业机会。

就这样,从2006年—2013年,董申鹰一直在与土地、农民“打交道”,把漕河泾最后的动迁完成了。

“漕河泾最后一根烟囱是我拔掉的”

董申鹰一直强调,土地是发展的根本。但单凭开发新地,扩大漕河泾开发区的面积,并非根本解决之道,重要的是如何提高现有土地资源利用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企业发展不好,是自然现象。早年,有一家中外合资公司新芝,坐落于钦江路228号,其厂区内竖着一根大烟囱,主要生产电视机中所需的显像管。

为了盘活土地资源,开发区总公司回购了新芝的地块 ,“什么是好产业?竖烟囱的,肯定不是好产业,这是第一步。漕河泾开发区这最后一根烟囱,是我拔掉的。”董申鹰说道。

目前,这片土地为嘉汇国际医院,是上海首家综合国际医院。通过“腾笼换鸟”式的二次开发,它也成为漕河泾开发区外资企业配套服务的一部分。

“每次产业发展一个关键,漕河泾都能永立潮头,为什么呢?——因为手里有资源”,董申鹰说道。2017年9月,漕河泾开发区还将最早建的一期厂房拆了,建设一栋以共享办公空间为主要功能的建筑——桂谷大楼。此外,商汤科技位于上海中环线上的总部大楼,也曾是老厂房。

在回顾开发区的变迁史时,60岁的董申鹰频频提到一个词——“创新”。他将创新比作“闯祸”,尽管可能会出错,但是不要怕风险,他说:“要求年轻人创新,难度有点大,但要在工作中牢记在心。不要忘记第一代人,当年他们的难度也不小。“

“个人要发挥创新的意识,企业则要有容错机制。”在董申鹰看来,开发区的“创新”就是命根子、创新可以是小创新、微创新,哪怕是在自己工作中提高效率,也算一种岗位创新。

退休后,董申鹰被临港创新管理学院聘为副秘书长、资深顾问。这是后话了。

“我们是服务行业,要客客气气的”

土地转型成功,意味着漕河泾开发区土地管理部的使命完成了。

2013年,董申鹰转岗到了物业管理服务部。做“服务”,对他而言,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不过,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

董申鹰评选高级经济师,由于是分组评选,必须找到自己所属的组别。他找了半天,没找到。董申鹰便问在场负责人:“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属于哪个组?”负责人说:你是服务组的。“董申鹰很疑惑:”服务组有餐饮公司、理发店,开发区明明是高新技术,怎么能算服务组呢?“负责人回答道:“就是服务组的。” 

于是,董申鹰给自己做了个排除法:说不清自己是什么产业,不是房产、不是金融,没有专利,只能去服务组了。从此,他深刻认识到,漕河泾开发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服务型企业——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企业的员工。

随着漕河泾开发区对自身定位越来越明晰,管理服务业愈加细致。据了解,目前开发区旗下有10个子公司:物业、人才、企业服务、创业、文化体育等,一应俱全。如今,中外科技企业总数也达到36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138家入驻了漕河泾开发区。

“现在绝大多数的园区工作分为规划、建设、征地、招商、服务五大板块,往往把服务放在最后。其实,服务才是园区工作的核心,因为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董申鹰说,任何一家企业从入园的那一刻开始,就进入了服务角色,装修、办公设备购买、班车、绿化、招聘等一系列服务都要及时跟上步伐,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以最快的速度落户园区。

董申鹰无不感慨地说:

开发区的招商很关键,但其实招商就在服务之中,服务是最大的招商。因此,在具体工作的推进中,要让这一理念变成实践。在漕河泾,人人都是招商员,人人都是服务员。对人客客气气的,人家就会选择漕河泾。

35年来,“创新”与“服务”就像漕河泾开发区的两条生命线,在一代又一代人漕河泾人的浇灌下,跳动得愈发强健有力。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卢忆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