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学生眼中行走的“礼仪” ,刚刚获得“礼仪教育行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第三届全球礼学应用大会暨年度颁奖盛典刚刚在沪闭幕,来自全球各地的上千名礼仪专家、学者、讲师们齐聚,分享各自实践礼仪应用成果。 

来自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的高级讲师董曦丹老师被评为“礼仪教育行业先进工作者”,全国仅5人获得该项殊荣。同时,还被聘为国际认证协会礼学专家委员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20多年前,董老师开始上《公关礼仪》这门课,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她买来了各种礼仪相关的书籍,后来有了网络,在网络上学习各种关于礼仪的知识,再后来为了检验自己的礼学水平,考取了IPA国际认证协会的国际注册高级礼仪培训师的资格。

在不断的学习、讲课、再学习、再讲课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文化底蕴还是不够,于是回到原点,开始学习论语、礼记、仪礼、周礼……参加国学文化中华礼仪学习班。

研究礼仪占据了董老师的职业生涯的绝大部分,这也让她明白,其实无论跟谁学,无论取得多高等级的证书,归根结底是要钻研。

礼仪的学习有个模仿、同化及内化的过程,初级的礼仪就是模仿,中级的礼仪就是同化,而高级的礼仪就是内化,你就是礼仪,你是别人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经过多年的钻研,董曦丹老师已是许多人眼中“行走的礼仪”。她对于礼学也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礼学的核心是礼,而礼的核心是自信、尊重、融和。”董老师说,许多人认为礼仪是西方的文化。更多的人关注的只是“仪”,注重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而并没有关注“礼”。

在她看来,“礼”才是文化的积淀,才是一个国家内涵底蕴的体现。只有尊重自然、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才能实现天下大同,我们中国人应该有这个自信,更应该为这一份自信而付诸行动。 

为了让更多人付诸行动,第一个行动的就是董曦丹老师自己。她不仅在学校授课,更走进区总工会、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企事业单位……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董老师还根据不同的单位和学员特点进行针对性备课,引用大量的实例,与学员产生共鸣。

这样接地气的授课方式确实收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一次去讲授服务礼仪的课程,刚开始,单位负责人迎接手势动作都没有,也不讲究顺序,课程结束后这位负责人已把课上讲的全都用上了,手势、动作、语言都很标准,这样的改变总是让董老师感到欣慰。

传播礼仪文化,传播中国文化,让更多人知礼、懂礼、用礼,董老师始终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宏愿。

对礼学弄得通、吃得透、教得好,身为高级茶艺师的董曦丹老师“讲礼”是一把好手,人际沟通、声乐合唱、管理、茶道等也不在话下。

“这些课程的核心也是一个‘礼’字。”董老师认为,“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核心还是尊重与融和,归结于礼学;管理学关键要素是人,任何一个组织的员工有素质、知礼懂礼用礼,组织的管理就会顺畅有效;茶艺课跟礼仪一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中国的茶道集儒释道文化于一身,是中国礼学的充分体现;声乐合唱要求所有人你照应我,我兼顾你,才能有美妙和谐的歌声,这也是礼的一种表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