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周庄的游客也能来南新村逛逛

社区晨报记者 黄志强

每到春节,顾春荣就会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今年他却待在家中过起了悠闲的退休生活,变化就是因为桥通了。

退休前,顾春荣的工作地——南新渡,位于青浦金泽南新村的西北角,一河之隔的对岸是昆山周庄东浜村。几十年来河两岸的居民都是靠着渡船来维系彼此间的往来。而顾春荣和搭档张振蓉就是渡船的船工。

去年9月,随着东 港桥建成开通,南新渡撤销了。金泽和周庄两地的居民也随之告别了习以为常的“摆渡”,往来上下班、走亲戚都改走东 港桥。“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便利”。据了解,今年,南新村与苏州吴江之间还有一座桥要动工兴建,交通一体化的步伐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造桥是南新村村民多年的愿望,如今实现了,他们也就期待更多。“看着周庄靠旅游业发展起来,我们也希望把南新村的经济搞上去,村民能够更富裕,村庄能留住人。”说这话的阮游荣现在住在商榻镇上,偶尔还会回到村里。

现在的南新村是10多年前由新罗、南车、官字圩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来,1984年至1991年,阮游荣担任新罗村村委会书记。

1992年,在商榻镇党代会上,阮游荣提出,“10年后的周庄繁荣程度将超过商榻”。此后两地的发展印证了他的观点,“有村民到周庄去打工、经商,还有在那里制作售卖万三蹄的,以前我们青浦这边的条件要更好一点,周庄那边还有人肯嫁过来,现在看不到了”。

冬季是农闲的时候,南新村大片的空旷农田看着有些萧瑟,一间间白墙黑瓦的村宅散布其间,这些楼房大多数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年轻人嫌收入低不愿意干农活,很多到镇上去买了房子。留下来多数是上点岁数的人。”阮游荣说。

不过即使到了五六十岁该退休的年龄,村民还是会想方设法外出打工赚钱,南新渡撤渡后,船工张振蓉就找了份保洁员的工作。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始终是南新村村民们的主要生活来源,“以前合作社的社员会把田里种出来的蔬菜拿到周庄去卖,买点肉和日用品回来。”三年前,有村里人承包了180亩农地种植猕猴桃,今年已开始少量挂果,猕猴桃比粮食蔬菜经济价值更高,这个猕猴桃园解决了一些村民的就业问题。

在村里任职时,阮游荣还曾带领村民制坯烧瓦,成为农业生产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收入补充,“后来因为破坏土壤环境停止了,这些年土地也复垦了”。

南新村还可以发展什么来提高村民收入?阮游荣认为可以承接周庄旅游业的辐射效应,发展民宿产业。据他所知,周庄有民宿旅馆400多家,到了旅游旺季价格都比较贵,如果南新村发展民宿,价格方面是有优势的,桥通了之后,周庄的游客可以方便的过来,游客也可以从南新村这边过去,“不过首先是要有政策支持,有人指导,更需要有几个敢吃螃蟹的人”。

南新村的美丽家园建设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南新渡周边的道路也经过重新铺设,南新村一侧河岸旁甚至还会建一座停车场,今后上海市民可在此停车后步行过桥到对岸,周庄则会开通相应的公交接驳线。

东港桥上,两个在周庄从事保洁工作的南新村村民顶着寒风下班了;桥西侧,南新渡的候渡室大门紧闭,渡口的铭牌已经拆去,锈迹斑斑的渡船还系泊在码头上,船身随着波浪上下起伏。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黄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