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后企业办事不用到处跑,但时间没减少,林晶代表:“一网办”的下一步是“一次办” | 两会声音

过去几年,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既有成绩,也有态度。

在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排名不断上升,从2018年的78名提升至目前的31名。而上海在统计权重中占55%,为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不少助力。

上海市委市政府也连续三年在开局之际就举行优化营商环境的大会,突出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作为在与经济相关的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市经信委研究室主任林晶,把关注点放在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20年主要任务的两句话上:“推进政务服务从部门管理为中心向用户服务为中心转变”“对部门核发的材料和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予提交相关纸质材料”

她说,这两个点放在营商环境的议题中看起来很小,但真能落地,将会是一件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

“一网通办”只走到初步阶段

上海的营商环境总体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意识和帮企业解决问题的意识都在加强,这是大家的共识。

在和企业家的交流中,林晶发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依旧存在,“企业家反映比较普遍的一个点是,有了‘一网通办’后,办事确实不用拿着纸质材料跑各个职能部门了,但办事花费的时间并没有减少。”

林晶表示,企业家反映的这个情况和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有些出入,分析后发现,原因是双方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对于办事时间的计算,政府从企业在网上按下“递交材料“后开始计时,而企业自己是从线下准备材料开始算起的。

我们把这个形容成是一场错位的跑步,企业是从喊各就各位就开始算时间,而政府的计时则是从发令枪响开始,双方拿到的成绩单当然不一样。

林晶补充说,而且目前的“一网通办”还没有做到职能部门间后台数据共享,企业在不同部门办事时,还需要反复提交材料,只是纸质材料变成了电子扫描件,“有些企业还觉得,加入扫描这个步骤,反而花费了比以前更多的时间。”

■提交材料/资料图

在她看来,这个问题的存在,一方面确实是政府在便利性和服务的主动性上做得还不够,另一方面则是目前的“一网通办”还处在初步阶段,虽然实现了把各个职能部门的对外服务平台放上网,但还没有彻底打通后台数据

比如,经信委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还无法共享,两家就需要企业重复提交营业执照。

林晶说,这种情况下“一网通办”发挥的效能必然大打折扣。

科技赋能政府服务能力

令林晶感到欣喜的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在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那两句话里,一个是政府态度的转变,从以部门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服务用户为中心,“观念转变了,政府就不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或者说便于管理的角度去计算时间。”

另一个则是“一网通办”的升级,关键词是数据上云、数据共享,实现材料的“两个一律免予”。“这件事真落地了,企业办事只需要递交一次材料,甚至不需要自己递交材料,因为后台都有,最终实现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

在林晶看来,上海有底气定下这样的目标,离不开过去几年对于“一网通办”的建设,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新兴技术对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推动

以前谈各职能部门数据共享,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她说,工商部门每年发几万张营业执照,想要证明一张执照的真实性,只能让工商部门去一堆纸质材料里找出来举证。

在各种技术的助力下,营业执照实现电子化,并可储存到云端,供各个部门查询。

不但给企业办事带来了便利,也降低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成本,最终实现的是全社会营商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科技提升服务,进而改变营商环境下了很多笔墨。”林晶说,“我相信,这个点上的突破,将对上海营商环境的改变带来深远的影响。”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宋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