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外卖小哥:我从一个正经送饭的,成了万能跑腿员

李青阳,男,26岁,河南人士,两年前来到上海成为一名美团外卖骑手小哥,在静安地区送外卖。

今年春节他留守上海,原打算过年后再回家,可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至今还定不下回家的日期。

在鼓励市民减少外出的同时,像李青阳这样的骑手小哥却偏偏做的是全天满街跑的工作。

“父母会担心吗?”

“会,但是我会保护好自己。”

他的每一次送达,都让市民减少了一次出行,为此他觉得很值得。虽然言辞朴素,但是情感上很骄傲。

开工之前的防护消毒“多件套”

上午8点半,李青阳来到了自己的电瓶车前,一天的工作又要开始了。

疫情期间为避免人员集聚,平日里每天早晨的例会被省去,如今他每天九点自行开工,但在此之前,还有诸道严格的防护步骤要做。

先是对手部的清洁消毒,接着开始消毒最重要的东西——送餐箱。李青阳取出消毒水和干净的毛巾,对送餐箱例外进行了彻底的清洁消毒。接着测量体温——今天的体温是35.9℃,完全符合要求。

最后他拿出了预备好的口罩戴上,再系上头盔。

嗯,脸完全看不见了,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身上统一的制服就是李青阳行走江湖的标志。

等这些准备都做好了,接单开始!

眼看着“无接触配送”比例飞升

8:55分,他接到了今天的第一单,来自静安枫景苑小区的一名住户在便利店下单购买了日用品。李青阳骑上电瓶车赶往取货,十分钟后成功拿到了东西,接着又赶紧送往下单的用户手里。

过去说起外卖小哥,大家都知道是“送饭的”,但如今,超市单子骤然增多,他们俨然成了“一半送饭一半跑腿”。李青阳说,目前跑腿的单子能占到所有单量的三四成。

由于对方选择的是“无接触配送”,因此快要抵达时李青阳和用户确定了一下物品放置的地点。抵达小区后,他将东西放在用户指定的地点,然后拍照传给对方,在得到对方的确认后离开。

“无接触配送”是今年疫情期间由美团外卖率先推广的创新措施,后为各大平台所采用。李青阳感受颇深的,是上海用户对这一举措的逐步接受与认可。

1月下旬刚推出时,选择“无接触配送”的还只是一小部分顾客,后经平台推广与媒体宣传,越来越多人了解到这一可选项,“无接触配送”的比例就上来了,到如今,几乎所有的单子都是“无接触配送”。

此举不仅避免了骑手小哥与用户的直接接触,对双方都是一种保护,而且还提高了配送效率。

“送饭”“送菜”“跑腿”多合一

9:30分,三和花园一名住客从元华超市购买了蔬菜。李青阳马不停蹄地赶到超市拿了货,然后一路奔往三和花园。

在他的配送区域里,三和花园几乎是最西面的小区了。

中午时分,不便外出买菜的用户选择手机下单从超市买菜,于是李青阳又成了一名“送菜小哥”。

这名用户请他在小区门口等一等,说要亲自来拿。如今,沪上小区实行严格的门禁管理,因此送单基本只能送到小区门口,一些想要当面交接的用户让他等他们一下。“不会等很久,基本在5分钟左右人就会过来了,用户都比较抓紧,互相理解配合。”

11:30分,他接到一份来自写字楼的外卖单子,梅龙镇广场的一名用户下单了一份如今商家的卤肉饭。李青阳取了外卖后送到了办公楼楼下的指定位置,和用户确认后结束了送餐过程。

李青阳告诉周到君,目前外卖商户中大约60-70%仍处于歇业状态,写字楼复工的人员数量也未及平时,因此他们每日配送的外卖单数相比过去要少,相反是超市、便利店跑腿的数量上来了。而在所有仍开业的餐饮中,最受欢迎的是茶饮,许多奶茶店在疫情期间仍然坚持营业,他每日也是跑奶茶店的次数比较多。

虽然收入减少还是每天坚持上工

和人们印象中疫情期间外卖小哥会“忙疯”了不同,李青阳说现在的单量相比平时是要淡些,这意味着他每日坚持上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冒着更大的风险,收入也不及平时。

不过非常时期工作总是有成就感的,谈起坚守岗位的理由,李青阳没有华丽的语言,但是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这是一份很有必要的工作,因为能帮助市民在特殊时期减少外出,把每一份单子顺利交到用户手中,也是为疫情防控工作尽到自己的一份力。

等疫情结束了回老家“补过春节”

李青阳本打算春节之后错峰回老家,没想到疫情一来,回家暂时成了奢望。如今他每天在上海市中心的大街小巷里奔忙,成为了商家和用户之间的一道连接线。

还没成家,最担心他的自然是父母,他们有空就会给他打电话,嘘寒问暖,询问他现在工作的情形。李青阳总是说没事,他能保护好自己,“我们的防护措施还是很强力的。”

虽然每天在南京西路附近的20来个小区、商场、超市、写字楼之间跑着,但街上的人很少,电瓶车一路驰骋接触不到人,取餐送餐、取物送物,目之所及人人都戴着口罩,也会刻意保持彼此间的距离。

李青阳对爸妈说,等疫情结束了,一切都回到了正常的状态,那时他就会回家,“补过一个和亲人团聚的春节”。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妍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