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中国 | 三月初八 · 品长江三鲜

长江三鲜正恰时

错过食机等来年

长江下游江南一带,

自古素有在清明之前食江鲜的习俗。

所谓的江鲜,

又以鱽鱼、鲥鱼、河豚最富盛名,

俗称 “长江三鲜”。

对江南人而言,

“江鲜” 是难以抗拒的美味,

所谓时鲜不等人,

一旦错过了最好的 “食机”,

就只能等到来年了。

国人食用江鲜的历史极为悠久,

相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河豚就已被吴王推崇为极品美食。

尤其到了六朝之后,

由于士大夫阶层、

及文人墨客的极力推崇,

留下大量的诗词文章,

使得江南一带,

形成了应季品尝江鲜的狂热嗜好。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但凡入了唐诗宋词的吃食,

如今几乎都成了 “雅食”。

长江三鲜,

均属长江里的洄游鱼类,

咸淡水两栖。

每逢春季溯江水而上,

在淡水中产卵繁殖后再入海,

与一般定居类江鱼不同。

故长江三鲜其肉质特别细腻鲜美,

且营养价值极高,

绝非浪得虚名。

在 “长江三鲜” 中,

最早洄游江中的是魛鱼,

通常阳历三月上旬即有时鲜魛鱼上市,

越早吃到的鱽鱼肉质极其鲜美。

鲥鱼则有 “鱼中之王” 的美誉,

新鲜的鲥鱼必须带着鱼鳞清蒸。

只是现在能捕捉到的鲥鱼和魛鱼,

已经越来越少了。

“长江三鲜” 中,

最富盛名的又要数河豚了。

河豚,天生含有剧毒,

被冠以最危险的美食之食材,

自古就有 “拼死吃河豚” 的俗话。

《本草纲目》中记载,

“河豚有毒,味虽珍美,

修治失法,为之杀人。”

即使如此,

历代的食客尤以趋之,

历来是宴席上的一道应季真味。

诗人梅尧臣曾在范仲淹酒席上

即兴赋诗:

“春洲生荻芽,

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

贵不数鱼虾。”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额是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