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酒店平均营收下降超八成,“人机结合”或成未来发展趋势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酒店行业受到严重冲击。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的前两个月,酒店、民宿等住宿企业营业额损失超过670亿元,仅2月份,酒店的平均营收同比降幅超过八成!

冬去春来,酒店业正在慢慢复苏。疫情也给这个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在未来,无接触服务、人机结合或将成为酒店行业发展新趋势。

影响:酒店营收同比下降超八成

日前,中国饭店协会、优尼华盛联合发布《新冠疫情对中国住宿行业的影响与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的前两个月,酒店、民宿等住宿企业营业额损失超过670亿元,仅2月份,中高端酒店平均营收同比降幅86%,同比下降达到495万元/家,中低端酒店平均营收同比降幅92%,同比下降约达到72万元/家。

有行业专家指出,一家连锁品牌酒店若平时入住率在80%以上,日常流水就能满足酒店的基本运营,一般账上不会留很多现金。当新冠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来临,必然对酒店经营现金流产生极大考验。

在酒店的运营成本中,物业租金和人力成本是其中的两个大头。其中,物业租金是硬性成本,占营业成本的35%左右,因此,在受疫情影响收入几乎归零的情况下,特别是一些中小酒店选择了消极处理——暂时闭店、员工休无薪假以降低固定成本和防疫成本的支出。

复苏:连锁酒店抗风险优势大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酒店业也迎来复苏,尤其是背靠大集团的连锁酒店,依靠集团优势,开业率入住率双双回升。

累计接待住客数量超过了550万人次,累计接待并服务医护人员超过35000人,无接触服务累计使用超过361万次……这是4月8日,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的同一天,华住集团发布的《抗疫76天纪录片》,用一组组数据记录了自1月23日以来,旗下所有酒店所经历的重要时刻。

1月23日,武汉封城,公共交通停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线下公众场合的客流热度骤降。本该在春节黄金周迎来送往的酒店,也迎来了几乎颗粒无收的至暗时刻。凛冬封城,是坚守一线做好服务,还是消极撤退保证安全,对承受着巨大资金压力和疫情防控风险的酒店而言,显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非常时刻,华住的选择是坚持开店,为有需要的住客提供服务,同时也积极参与到政府要求的接待和服务医护及隔离人员的任务中。

数据显示,在封城期间,华住集团旗下全季、汉庭、禧玥等全部品牌在疫情期间共接待住客超过550万人次,有781家酒店被政府征用,累计接待各地医护人员35000人。创下了疫情期间,酒店开业率最高的行业纪录。

变化:无接触服务、人机结合成趋势

复工复产,是所有酒店集团必须打赢另一场“战役”。目前,包括华住、锦江、首旅如家等酒店集团都针对加盟商推出了多项支持政策,帮助旗下门店共渡难关。

华住集团所推出的春耕计划将持续为当地的门店提供包括资金、人员、供应链在内的多方面的扶持、提供5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支持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华住集团还宣布免除疫情期间坚持开业门店的加盟管理费,进一步支持加盟商渡过难关。

好消息是,除武汉之外,在清明小长假出行需求的刺激下,国内酒店市场已经进入了复产的“快车道”。目前,华住集团旗下全品牌酒店的开业率已经超过90%,店长在岗率接近100%,所有开业门店的入住率也已经超过6成。首旅如家旗下4000余家酒店已经有90%复工,目前入住率达到50%。

同时,受到疫情影响,不少酒店集团在卫生、人工智能等方面加大投入,包括重新升级卫生标准,强化清洁措施等,也对酒店这个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

比如疫情期间要尽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无接触服务”广受好评。如华住推出的自助入住设备“华掌柜”和服务机器人等“无接触服务”累计使用超过361万次,并且在3月以来各地复工复产期间,“无接触服务”备受住客欢迎。 

另外,疫情也对酒店业的智能化服务按下了加速键,人工智能、机器人服务等高科技等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对此,酒店专家指出,疫情之前虽然有些酒店已经开始关注人工智能,但投入有限,主要停留在试验阶段,因为这些智能化产品,比如机器人、自助机的利用率不高,对消费者来说只是“好玩”,酒店还是习惯人工服务。但是,经过此次疫情,人工智能和无接触服务被更多消费者接受,也帮助企业实现简化人工、降低成本的需求。“未来酒店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人机结合。通过机器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下来的人工可以更好地投入到面客服务,并实现创新,而消费者在这样一个住宿空间中,可以同时获得‘效率’和‘体验感’。”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