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480亿,临港新片区18个重点产业项目今日集中开工

临港新片区再显魅力!7月7日,集中开工的18个产业项目,总投资480亿元,达产产值约800亿元,亩均投资强度约为1900万元,亩均产值预计超过4000万元

解决“卡脖子”技术,升级产能

今天集中开工的18个产业项目,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这些项目瞄准产业发展卡脖子关键技术环节,具有投资体量大、发展能级高、产业显示度强等特点,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预计建成投产后,可显著提升我国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发和制造水平。据临港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王佩华介绍,这些项目的产出水平将高于目前上海平均水平。

占地面积约14.9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约85亿元的蓝湾进平新能源项目预计2022年竣工,将建设动力锂电池中国销售中心、动力锂电池研发中心、9GWH 动力锂电池生产线,未来蓝湾进平的动力锂电池生产线产能将位于国际领先水平。

占地面积约5.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6亿元、预计2022年竣工的商汤科技新一代人工智能算力平台项目将基于异构计算平台,向国产芯片及硬件提供技术验证,并赋能国产传统行业,将助力上海在新一轮的世界城市竞争中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地,并为构建我国人工智能完整生态提供坚实基础。

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前五强企业的盛美半导体,将在临港重点开发槽式清洗机、退火炉等集成电路清洗设备的新产品。据盛美总经理王坚介绍,盛美临港研发及制造中心项目的建设以100亿销售额为目标,以期在未来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表示,这18个产业项目能够进一步带动产业链能级提升、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结构、进一步推动解决“卡脖子”技术,还能够为产业提供集聚发展空间。

营商环境优越,“筑巢引凤”

18个产业项目,半年内签约,总投资480亿元,临港新片区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吸引这些企业来到临港?

在今天的开工仪式上,各家企业给出了相似又不同的答案。

蓝湾进平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于2月13日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6月10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6月22日拿到施工许可证,6月底进行了桩基开工。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约4个多月,且基本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蓝湾进平新能源项目规划图

韩国进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载镛表示:“新能源行业发展速度快,晚一天、晚一个月、进入新能源市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进入这个市场。其他地方的投资从招商引资开始基本上一年或者是一年半左右,在临港差不多4个月开工许可证全都拿到了。4个月的拿开工许可证,我此前没听说过,我认为这是最快的速度拿开工许可证。”

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SenseTime同样对“临港速度”赞不绝口,联合创始人杨帆表示:“3月底签约6月底7月初拿地是非常惊人的速度,临港产业和营商环境都非常优越。在整个过程中,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临港集团等各级都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

■商汤科技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效果图

这一切的背后,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缩短投资周期的结果。王佩华介绍:“我们建立了三级专员服务机制,开发公司有专员服务、管委会有专员服务、还有分管领导盯项目的责任制。审批上进行并联审批,拿地同时相关施工许可证包括设计方案审批都同步进行。所以这些项目可以实现同步拿地同步开工。”

随着重点产业项目在临港的不断集聚和发展,“特斯拉速度”不再是个案,这就是“临港速度”。

进平董事长潘载镛还表示:“对于产品一半出口的进平来说,临港新片区出口、保税方面的政策也是重要吸引力。”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则表示,临港集结了大量新型工业产业,未来商汤的人工智能项目将能为这些产业提供服务和帮助,也这是吸引商汤来到临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表示,下半年,临港将继续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在“7+5+4”产业规划领域开展战略招商、精准招商,加快争取一批补链、强链、固链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打响“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等特色园区品牌,进一步加强产业集聚发展,努力争当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唐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