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隐形杀手”静脉血栓,AI将风险评估时间缩减87%!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起病隐匿、发生快速、致死风险高,是个实实在在的“隐形杀手”。

AI如何赋能VTE的防治?7月7日,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在沪召开之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十院)正式发布“基于AI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一体化系统”,分享VTE防治经验。

AI助力治疗静脉血栓

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形成斑块,最常见于下肢的深静脉内,被称为深静脉血栓。

血栓的形成一般无症状,偶尔有疼痛和下肢水肿。一旦血栓脱落,它会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导致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如果血栓循环至肺动脉造成堵塞,会引起严重的心肺问题,形成致命性的肺栓塞。

2018年,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进行“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同年,上海十院与医疗人工智能企业森亿智能的深度合作。

历经三代版本迭代,2019年6月28日,十院的VTE智能化预测及辅助诊疗系统在骨四病区试运行,并于10月21日在全院正式运行。

上海十院院长秦环龙表示,十院VTE防治体系建设不仅仅是引入智能系统,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系统化模式。

医院依据各学科诊疗规范和指南、疾病特点、服务能力、技术水平等情况,统筹院内资源,让各临床学科达成共识,提高院内VTE防治的综合实力。此外,还建立了各临床学科间有效的沟通与信息反馈机制,形成工作团队,相互协作,各负其责。

一两分钟完成高效准确的评估

据统计,高达60%的VTE病例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开展VTE防治是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预防住院期间死亡的重要乃至首要任务。

以往,评估患者的VTE风险需要医护人员通过包含有30多项指标的专业医学量表进行人工评测,每位住院患者至少需进行评测两次,对于手术患者来说评测次数更多,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

森亿智能市场总监楚舒宇介绍:“AI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年龄、体重指数、化验指标条目,通过自然语言抓取的病历信息等,替代人工进行初步评估,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评估得出分数,给医护人员作为参考。原本需要15分钟左右的评估,在AI的帮助下,一两分钟内就可以完成。”

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在病史描述时出现遗漏,使得风险评测出现偏差,而在AI系统的“火眼金睛”下,评估会更为准确。

上海十院骨科护士长田梅梅介绍说,之前有位55岁的女病人,因半月板损伤入院,AI系统评估为3分,人工评分为2分,对比发现,AI系统评估中自动识别了该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但患者一再否认患有此病,进一步系统追溯发现,该患者曾经1年前以“COPD”收治于呼吸科。通过AI系统,规避了人工评估的信息盲点,有利于促进血栓评估的准确性。

除了包含传统的VTE风险评估体系,该AI系统还同时具有综合大量数据的AI评估模型。“AI评估模型综合了78000多例患者的历史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然后建立模型,相对于传统的医学量表评估的因素更多。从现有数据来看,AI评估模型的准确率比医学量表高了20%,更早、更准识别风险。”楚舒宇说。

当AI系统评估出患者具有VTE中高风险后,AI系统还会综合患者的病情等多方面因素,个性化定制,推荐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供医生参考。 

上海十院副院长李济宇介绍说,和过去人工相比,医院的VTE风险评估比率提升了83%,风险评估时间缩减87%,系统每周平均可为全体医护人员节省600小时工作时间。

目前,全国已有近10家医院上线这套AI赋能的VTE防治系统,到今年年底前还有近10家医院将开展应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