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选临港-拿地即开工,“特斯拉速度”成“临港速度”

晨报记者 唐 玮

临港新片区再显魅力!据介绍,这18个产业项目能够进一步带动产业链能级提升、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结构、进一步推动解决“卡脖子”技术,还能够为产业提供集聚发展空间。

18个产业项目,半年内签约,总投资480亿元,临港新片区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吸引这些企业来到临港?在昨天的开工仪式上,各家企业给出了相似又不同的答案。

蓝湾进平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于2月13日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6月10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6月22日拿到施工许可证,6月底进行了桩基开工。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约4个多月,且基本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韩国进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载镛表示:“新能源行业发展速度快,晚一天、晚一个月、进入新能源市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进入这个市场。其他地方的投资从招商引资开始基本上一年或者是一年半左右,在临港差不多4个月开工许可证全都拿到了。4个月的拿开工许可证,我此前没听说过,我认为这是最快的速度拿开工许可证。”

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同样对“临港速度”赞不绝口,联合创始人杨帆表示:“3月底签约7月初拿地是非常惊人的速度,临港产业和营商环境都非常优越。在整个过程中,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临港集团等各级都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

这一切的背后,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缩短投资周期的结果。临港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王佩华介绍:“我们建立了三级专员服务机制,开发公司有专员服务、管委会有专员服务、还有分管领导盯项目的责任制。审批上进行并联审批,拿地同时相关施工许可证包括设计方案审批都同步进行。所以这些项目可以实现同步拿地同步开工。”

随着重点产业项目在临港的不断集聚和发展,“特斯拉速度”不再是个案,这就是“临港速度”。

进平董事长潘载镛还表示:“对于产品一半出口的进平来说,临港新片区出口、保税方面的政策也是重要吸引力。”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则表示,临港集结了大量新型工业产业,未来商汤的人工智能项目将能为这些产业提供服务和帮助,也这是吸引商汤来到临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表示,下半年,临港将继续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在“7+5+4”产业规划领域开展战略招商、精准招商,加快争取一批补链、强链、固链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打响“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 等特色园区品牌,进一步加强产业集聚发展,努力争当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唐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