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耄耋老人,捐了一栋楼

晨报记者 李 芹

“捐了?”“捐了!”

寥寥几个字,一栋200多平方米的乡间老屋便从“私”变成了“公”。老屋的主人之一叫浦逸敏,早已过了鲐背之年,今年93岁。这栋老屋里,有着她从1999年到2017年的所有生活回忆。

21年前,老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时髦了一把,“众筹”买下了这栋三开间的两层老屋,抱团取暖互助养老。随着年岁渐长,老屋里的老人日渐稀少,直到浦逸敏2017年离开,老屋彻底闲置。

这两年,老屋的处置成为浦逸敏心头最牵挂的事情。“年纪越来越大,老屋越来越旧,思来想去,还是捐给村里最合适。”

“众筹”买楼

眼前的浦逸敏,一头银发拾掇得整整齐齐,浅蓝色的中式上装,黑白花纹的长裙,看得出是位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老太太。

老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因为早产,父母养育她的时候颇费心思,甚至一度以吃素来祈求她的身体健康。等到她成为一名医生,医者仁心的她也开始食素。一来二去的,认识了一帮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大伙常常一起相聚活动,甚至开玩笑地说既然这么谈得来不如住在一起养老好了。

机会就这么不期而至。

1998年前后,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132号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搬迁,两层小楼就此空置。一帮老伙伴提议让有文化的浦逸敏去和对方谈。谈什么?买下小楼一起养老。

“造价大概六万多,算上折旧,可以5万元转让给我们。”没想到,对方开出的价格也并不离谱。

当浦逸敏在“朋友圈”说起后,大家热情空前高涨,5元、10元、100元、200元,最多的一下掏出了6000多元……1999年1月,浦逸敏和老伙伴们凑齐了5万元钱,买下了葛隆村132号老屋。他们给这栋楼取了个新名字:“慈舟养老院”,有“互助养老”、“同舟共济”之意。

“抱团”养老

“我们这些人都喜欢吃素,在家分灶、分食,不大方便,但在这里,大家生活习惯都一样,所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又轻松自由。”彼时,浦逸敏已经72岁。

虽然老屋名义上叫“养老院”,但没有工作人员,入住老人都要遵守以下规定:生活能自理、饮食为素、每月上交100元的水电与搭伙费。

吃饭怎么办?大家轮流烧。卫生怎么搞?自己房间包干,公共区域轮流打扫……“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最高峰的时候住了22位老人。”浦逸敏说。

姚培芬曾是“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虽然因为身体原因之后搬离了132号,但和老伙伴们依然保持着联系。“当时,养老选择比较少,离乡背土去住养老院感觉面子挂不住,这个家门口的‘养老院’真的很合适我,大家相处十分愉快。”

捐出老屋

时光荏苒,昔日老人或因生活无法自理,或因身患疾病……陆陆续续离开132号楼。加上经济水平的发展、各种养老设施与服务的完善,许多老人开始选择聘请护工居家养老或是进入正规养老院,132号楼的人气日渐趋弱。

在老屋独自居住两年光景后,浦逸敏也离开了老屋,入住嘉定双善养老院。时间定格在2017年,至此,老屋完成了“抱团取暖”、“互助养老”的使命。

“说实话,我满意外的,仿佛天上掉了个馅饼。”葛隆村党总支书记陈学锋说。

一栋房,可能会撩拨到许多人的神经。但在和浦逸敏相识超过二十载的陈季芬和朱林娣看来,浦逸敏做出这样的决定不奇怪。从医生岗位退休,她的退休工资不薄,但除了生活的必需开销,她的工资都用在“做好事、行善举”上。

“这个房子从来都是大家的,我只是代大家管理,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人很多都离世或者失去联络,我一个人占着这个房子肯定不行,思来想去,还是给村里最合适。”联络到目前她们所能联系的老伙伴们,大家对浦逸敏的决定都十分支持。

回馈村里

于是,不久之前,陈学锋代表葛隆村,郑重地接受了老人们的房屋捐赠。

陈学锋说:“葛隆村正在开展美丽乡村的建设,村里会结合美丽乡村的开展,把这栋充满纪念意义的老屋改造成为民服务的公共场所,让它继续为村里的老人们发光发热。”

事实上,在“慈舟养老院”存在的那段时光里,老人们常常会感到来自周边的善意。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正是当时葛隆村村民向他们释放的种种善意,在若干年后让一个句号画成了圆。

葛隆村村委会副主任陈伟明上世纪90年代就在村里工作,从浦逸敏带领老人“众筹”买房到后来入住,他一路见证——信用合作社没有烧饭设施,老人们便改造了厨房间、增添了灶头,葛隆村的村民会时不时送上废弃的木头当柴火用;地里的瓜果蔬菜成熟了,也不忘给老人们送点;米油等重物,村里的后生也会自告奋勇地来帮忙……宅前屋后的环境打理,村委会也会去帮忙。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浦逸敏的眼里,没什么比如今这样更好、更令她安心的了!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