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拿衰老、疾病怎么办

“身体的衰退像藤蔓一样悄悄蔓延,一天一天,变化微小,不易察觉。人会适应变化,直到某天某件事情发生了,才终于明白情况已经不同了。”

如果衰老不可逆,不可避免,那么寻求专业帮助还有意义吗?

李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阿尔茨海默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老年科副主任。

临床与研究方向是老年认知障碍与抑郁症。

星期日周刊记者 顾筝

采访对象:李霞 职业: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医师

某天某件事情发生了

衰老是什么样子?

李霞工作中一直在和老年人打交道,但她还是觉得,无法知道衰老的感觉。“对于老年,只有走到那一天,才能知道那个状态是怎么样的。就像我们三四十岁的时候,对于50岁的状态是什么,一无所知。”

如果老年人善于表达,把那种微妙的感觉总结出来,或许能告诉我们衰老的模样。写下《最好的告别》一书的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在采访中,听到一个老年人说:“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

“身体的衰退像藤蔓一样悄悄蔓延,一天一天,变化微小,不易察觉。人会适应变化,直到某天某件事情发生了,才终于明白情况已经不同了。”

李霞专门看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老年抑郁、老年焦虑,所以到她这里来的,大多是“某天某件事情发生了”。

有的是非常能干的母亲在做家务的时候总是出错;有的是认不得回家的路,走丢了;有的是怎么都提不起劲来,只能躺在床上,一躺小半年……

衰老是每个人的宿命,就像《最好的告别》里所说:严重的老年疾病或者衰老早晚会来袭,这就像日落一样无可避免……衰弱无法阻止身体和心智变老,但是,有办法使这些问题更容易处理并至少避免某些最坏的后果。

在普通人的眼光看来,到李霞门诊和病房来的人,大多都已是进入了最坏的结果,似乎结局不可逆。但李霞觉得,还是能有办法让事情变得好起来,关键的第一步在于,照护者是不是有智慧。

家庭系统要不断调整

有一年,电视台想拍纪录片反映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请李霞介绍拍摄对象。李霞介绍了张老师(化名)一家,但是电视台在跟拍了几天之后感到失望。因为身患阿尔茨海默病多年的张老师和爱人就像普通的老年夫妻一样生活,每天买菜、做饭、社交,生活得平淡无奇。

“我理解从纪录片的拍摄来说,喜欢有冲突,跌宕起伏的情节。但从我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应对衰老和疾病做得很有智慧的一家人。”李霞说。

其实并非一直“平淡无奇”的,在刚开始张老师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时,全家人觉得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在被愁云惨雾笼罩了一阵之后,家人改变了之前对待张老师的方式,他们全方位地把她“保护”了起来。

家人的想法似乎不无道理,你得了阿尔茨海默病,那么很多事情你都做不了,你不能去买菜,你不能做饭,你不能出去买东西,所有的一切我们都帮你做了吧。

但是没有想到,张老师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之下却变得越来越烦躁。

李霞看出了其中问题的症结——过度了。她对张老师的家人解释说:“其实老人还没那么糟糕,她目前的能力或许有6、7分,但你们现在是把她当成能力只有1分的人,这是过度保护。”

她建议张老师的家人还是把她当作一名有能力的人看待,能做什么就让她做什么。比如她因为疾病的影响,油溅出来的时候不会逃避,那么这一步骤可以不让她做,但可以让她做之前择菜洗菜的工作。在她做好的时候,要尽量多表扬,多鼓励,多感谢她的付出。

同时,家人也要克服自己的病耻感。虽然张老师在社交的场合会反复说同样的话题,但不能就此认为她说话不妥当,丢了家人的面子。因为什么都比不上正常的社会交往重要。

“门诊的时候受限于时间,我不可能指导得非常详细,但是我觉得这家人很有智慧,也很有学习能力。他们很快做了调整,让张老师在生活中做匹配她能力的事情,也让她出去买菜,和老年人聊天。”

一年之后随访,虽然因为阿尔茨海默病本身所具有的“不可逆”的特点,张老师的认知分数没有好转,但几乎没下降,同时情绪明显好了很多。她和爱人每天过着安宁平静的生活,女儿也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不再像刚开始时休假在家每天守着妈妈。

“身体的衰退像藤蔓一样悄悄蔓延”,家有老人,特别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肯定会不断地碰到问题,像认知能力会再下降,老人睡眠开始变差等。不过李霞对张老师一家有信心,“他们家肯定会根据新出来的问题重新作出调整,当他们调整不过来的时候,他们肯定会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那时就是我们医生该出手的时候了。”

随着年纪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认知能力不断退化,随着老人的变化,家庭的系统也要随之变化和调整。“拿小孩来说,小时候他们要被抱着,六七岁时精力无限,青春期时容易和家长有矛盾……家长在每个时期都要调整好和孩子的相处模式,那么孩子就会好好成长,家里也不会冲突不断。对老人来说,同样如此,家里要根据老人的变化调整家庭系统,此时不仅要‘立’还要‘破’,因为家庭固有的状态要被破除,这一切都太难了。” 所以每个到李霞这里看病的人,她都对家属心生感激,因为他们都在关心这个老人,没有放弃他(她),“这些家庭都值得被支持,也需要智慧。”

靠一方去撑起一个系统,太难了

如果衰老不可逆,不可避免,那么寻求专业帮助还有意义吗?

阿图·葛文德在书中就试图解答这个问题:

“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死亡总有一天会降临。但是在我们体内的最后一个备用系统失灵之前,医学护理可以决定这条道路是猛然下降,还是舒展平缓的下降,使我们可以更长久地保持至关重要的生活能力。

几年前,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者们找到了568位70岁以上的男士和女士、这些人都独居,而且都有慢性健康问题、新生疾病,以及认知上的变化,因此是失能的高危群人。征得他们的同意后,研究者随机安排一半的人看老年病医生和护士——一群致力于老年管理艺术和科学的人。其他人则看他们平常的医生,这些医生知晓他们的高危状态。18个月内,两组各有10%的病人离世。但是,看老年医疗组的病人失能概率降低了1/4,患抑郁症的概率降低了50%,需要家庭保健服务的概率下降了40%。”

李霞在工作中会看到一些很孝顺的儿女,他们成天守着家里的老人,精心地照顾他们,自己上班也不上,别的事都不做。“看到他们,我就会想,那要我们这些专业人员干嘛呢?”就像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来完成一样,对于老人的照顾,也不能只指望一边。

“靠一方去撑起一个系统,太难了。该求助专业人士就要求助,该送去机构就要送去,否则家里可能就会有‘战争’了。”

李霞特别欣赏一位患者家属冯老师的智慧,在他的妻子某一次走失之后,他就带她去找医生看病。检查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一开始,冯老师根据医生的指点在家里照顾妻子,等到他发现一个人无力照顾时,他就去寻找专业养老机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折腾了一番后,终于在一家养老院安顿下来。

冯老师按照规范就医的方式,定期会去找医生复诊,根据爱人的情况变化调整用药和照顾方式。“老太太后来的恶化很缓慢,不过冯老师根据仔细观察会知道,什么时候有变化,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了,他会带着爱人过来找我。照顾者需要智慧,也需要学习。”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冯老师爱人的认知已经降到一个幼儿的水平,但两名年过九旬的老人还是在养老院内过着安静平和的生活,而由于日常生活所需有养老院照顾到,冯老师还是能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看到有的家人完全靠着自己在苦苦支撑,我有点担心他们。而像冯老师这样,知道什么时候该求助专业者,那么就还能拥有相对‘正常’的生活,个人的生活不用完全围绕病人。”

阿图·葛文德在经历身边家人的衰老、疾病和死亡后,通过写作《最好的告别》一书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李霞觉得,关于让老年生活更美好,不仅个人没有经验,社会也没有经验,因为中国还从未像现在这样体验过老龄化社会。不过在工作中看到老年学科的发展,看到照顾老人的专业人员在增多,也看到了越来越多有智慧的照顾者,所以她还是很有信心:“我们有希望建成相对美好,有尊严的老龄化社会。”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顾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