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浦东和深圳为标志 改革开放的中国对世界有何启示?

晨报首席记者 顾文俊

今年适逢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恰逢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深圳和浦东的发展成就和崭新定位彰显着我国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

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每到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外交面临重重困难的关头,中央总能敞开胸怀,做出迎难而上的抉择,譬如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背景下,浦东站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横行的阴云笼罩下,上海开启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上海和深圳这些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标兵之所以能成功,有其天时地利,更有一份责任和担当。不远的将来,在浦东和深圳的示范下,更多的改革之城、创新之城,能否汇聚成一个“仁智大国”的形象?以浦东和深圳为标志,改革开放的中国对世界有何启示?

《顾问》本期访谈嘉宾: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王逸舟

海上风来 潮起东方

顾问:从深圳和浦东看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验在全世界是否与众不同、史无前例?

王逸舟: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超过1/3的国家都有经济特区,共约四五百个。这些经济特区的形式(包括试验区、高新区、开发区、保税区等)在浦东和深圳都能找到踪迹。可以说,中国的经济特区就是全球经济特区的缩影,而且,我们的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又被公认为全世界最亮眼的案例。在开办经济特区之前,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的成分很少,对于外部世界在经贸、金融等领域的各种新试验和新变化并不熟悉,而经济特区就是一个最好的嫁接点和融合剂,把中国自身的文化、国情、历史、需求、方针、政策,同世界上凡是我们认为先进的、有益的、有趣的做法和理念结合在一起,它既是对接的平台,也是充分消化、吸收当今世界先进经验和样本、取长补短、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经济特区作为一个窗口、一片试验田,提供了试错、纠错的机会和经验,也对我们解决很多重大挑战(包括国际关系和外交的挑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同最早的外交始于欧洲,世博会和现代奥运会始于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与工业革命的接踵而至也使欧洲成为经济特区的发祥地。16世纪,意大利及其周边的小城邦已经建起了自由港。经济特区的概念和形态历经五六百年,根深叶茂,直至20世纪最后二十年又在中国冒出新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世界为之惊奇,一个曾经封闭、排他的古国,出现了世界上最具活力、最有创造精神、最善于吐故纳新的地方。从一开始的来料加工区,到保税区,到早期的小规模贸易试验区或过境区,经过不断的转型、升级,又发展成为现在的高新区、人才集聚区,甚至向司法等高端领域嫁接,这片神奇的东方热土将世界各个地方的经济特区的新要素引进、消化、吸收,形成了中国面孔和中国特色。浦东和深圳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如同双子星座,成为全球化高速成长的成功样本,也是推动全球融合、创新的加速器。

在中国国内,这种经验由点到面,逐渐扩展,从作为窗口的浦东和深圳,推向很多中部城市,再到其它省市,这种学习的过程、不断创新的方式本身也反映出中国各级政府的学习能力。我研究共产党的历史,发现早期共产党给人的感觉就是先锋队,党的领导角色是扛着红旗在战场厮杀,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特区建立以来,共产党的执政风格出现了与时俱进的变化,越是改革成效显著的地方,它的党组织越是创新,也越是和经济特区的发展需要联系在一起,政府的服务类别、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引进、消化和吸收外部的经验。其实,后来的“三个代表”、“和谐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都能从经济特区和新区的试验中发现萌芽和线索。中国这样一个超大社会,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间拥有全球最大的经济活力,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贸易国、制造业基地,离不开我们这些窗口的先试先行。

面朝大海 得天独厚

顾问:就自身禀赋来看,深圳和浦东何以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大幕下最璀璨的双子星座?

王逸舟: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大都市,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在30岁出头。年轻有时候就是法宝,是成功之本。深圳的民企占比特别高,包括大家熟知的华为、腾讯、中兴,比亚迪、恒大、大疆,还有很多从事前沿领域开发的小企业,大部分中层干部都是年轻人。高校同样也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在北大深圳商学院,几乎没有周末,年轻人渴望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学员之间分享各领域最新的动向、最重要的线索、最好的商机。他们的校园和教室的设计也非常接地气,便于学术与市场和社会紧密的互动,很多讲座邀请企业家或学者来授课,传授的也是最实用的和能够商业化的知识。有志于经商的学生在那里浸润几年就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崭露头角。这就是深圳的独特气质和活力。

上海是中国最优雅且古典的城市,尤其在西方文艺复兴和欧美工业化以后,它的知性在中国是独一份,早年被称为“东方巴黎”,不管是亚洲的日本、韩国,还是我们的香港、台湾,都不能与之比肩。但是,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这种优雅被批判为资本主义的小资情调,不能为当时的主流文化所容。直到1990年代浦东现象的出现,让上海这颗昔日的明珠又重新焕发出它的光芒和风采,上海人也找回了那份知性。这跟深圳不同,深圳过去是个小渔村,没有什么文化传统,但是,上海有海派文化,这是一种面向大海、面向蓝色、面向世界上最先进地区尤其是欧美的文化。这在国际关系的研究方向上也能看出来,上世纪60年代初期,周恩来总理和有关部门按照毛主席指示要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当时选了三所重点大学(北大、人大、复旦)作为全国最早的国际政治外交学的基地,北大主要研究亚非拉,人大主要研究苏联和东欧,复旦则主攻欧美。复旦对欧美的先进学说、精致理论不仅吸收得快、了解得多,而且抓得也准,上海的大学包括复旦也是国内高校中最早在海外设立研究基地的。

没有海派文化,就不可能有浦东试验的成功,放眼看世界是上海一贯的风格,哪怕是烘面包,做西服,吹萨克斯管或者唱爵士,这些日常生活、各行各业的开放意识也在上海体现得最明显。解放初期,中央政府机构大举入京,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要建立外交,重整商务,相关的国际化服务只有上海才能提供,周总理于是下令从上海调人。如今北京的很多老字号实际上并不是北京的,而是从上海调过来的,是上海为了服务中央从50年代支援北京的。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一轮的更高要求,中央也是从上海调集了很多精明的专家、务实的干部。这些都不是偶然。汪道涵可以说是海派文化开放包容的集大成者。众所周知,作为1980年代的上海市长,汪老也是浦东开发的倡议者和前期研究总顾问。1981年,汪道涵主持召开建国以来上海市第一次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就是在那次会议上,他首次提出要有计划地发展浦东地区,此后又确定了浦东发展的总体目标,即恢复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和功能。除了振兴上海、布局浦东,他在对台事务和外交事业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1990年代和新世纪初推进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很多谈判都是通过汪老牵头,中美关系的“破冰”以及特殊时期中日关系的稳定,也有他做出的不为人知的贡献。他的眼界、格局和心胸很有周恩来总理的想象力或者广义上那种中国大外交家的风范,不仅细腻、扎实,而且通情达理,这种谈话和交流能让持不同意见的人都感到舒服,也容易获得对方的妥协。这种开明和灵秀就是海派文化的精髓,它是不同思想的集聚和吸纳,轻松活泼。这也是浦东现象带给我们的启示,它创造的不光是新的财富和新的思想,也能带来重大棘手问题的突破。

海纳百川 胸怀天下

顾问:先行先试的浦东和深圳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有何意义?

王逸舟:浦东新区与深圳特区的建设各有千秋,两地的成功经验势必将扩及国内更多省市。据我看来,当前很多地方的开发区确实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它们需要学习深圳民企“吃螃蟹”的狠劲,也需要学习上海浦东的灵活、开放、优雅、知性。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中央对上海的定位其实也基于这些特点。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精致、更美好?以浦东现象为代表的新时期海派文化如何带动国内改革转型、升级,带动整个中国的发展由粗放转向精致?这就是上海的使命。就像小平同志所言,深圳是面对香港的,珠海是面对澳门的,厦门是面对台湾的,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当然,无论是浦东、深圳,还是其它开放中的都市,都预示着未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鼓励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中国道路的同时,在坚守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被外部势力带乱节奏。浦东和深圳的故事也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开放的执政党,中国特色是有容乃大的特色,我们还有很大的容量、很大的潜力有待释放,我们对世界不同文明保持善意,对人类最新成果保持兴趣,在各美其美的同时,也将美人之美。

当然,在金融、经贸、航运等领域迈向国际一流的基础上,上层建筑也会产生更多思想,提出各种建议。也许到一定时候,上海和深圳就会吸纳更多国际组织、国际网络、国际民间团体、国际基金会的分布和入驻,通过互动产生更多外交试验、国际谈判、全球倡议。事实上,和巴黎、纽约、日内瓦、维也纳等大都市相比,上海和深圳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20年前,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这是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一些国家建立起来的多边组织,既有反恐的共同目标,也有加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同需要。但是,仅仅上合组织还不够,我们希望未来还会有10个、100个不同的国际机构、国际秘书处、国际决议在深圳扎根,在上海诞生,那将是中国由大到强的标志。作为国际关系学者,我真心觉得,浦东和深圳提供的是一种体制下能够吸收各种文明、不同制度的最好实践。中国形象由此来看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多面的,创新和吸纳永无止境。这种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改革永远在路上的进取精神,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体风貌。当我们把这种从容、优雅、善学、知性、开放、灵活的品质运用到国际关系中,就没有什么困难会让中国倒下,也没有什么外部力量能够阻挡我们继续发展的步伐。一个“仁智大国”的中国形象对世界而言,亦为福音。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顾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