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很成功,65岁老伯术后却痛到睡不着!摆脱镇痛也有起搏器,这些人能用

今年65岁的金大伯,半年前因反复腰痛伴右腿的麻痛,在当地医院做了腰椎减压手术,术后影像学片子显示手术很成功,但金大伯出现了腰骶部的疼痛,并且一疼就是半年多,严重影响生活。

经过多番寻医问药,金大伯今年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植入了“镇痛起搏器”,疼痛终于得到缓解。据悉,“镇痛起搏器”是国际上治疗顽固性疼痛最前沿的技术,目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已引入了该项治疗技术,并将在近日在沪举办的脊柱疼痛(颈腰痛)、脊柱手术后疼痛微创诊疗新技术培训班上推广培训。

65岁老伯术后疼痛难忍无法睡觉

随着社会老年化趋势逐步发展,以及长时间看手机等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脊柱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手术是腰椎疾病治疗的“终极武器“,但术后效果不佳、术后疼痛未缓解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金大伯在成功进行腰椎减压手术后,就出现了腰骶部的疼痛,并且持续了半年之久,严重影响睡眠,生活质量也大大下降。

这半年时间里,他曾到多家医院的多个科室寻医问药,希望解决腰骶部持续性疼痛这一困扰他的大难题。可是尝试了药物治疗、神经阻滞、脉冲射频等多种治疗方式后,均无明显改善。

今年7月,他来到了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疼痛专委会主委、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贺石生教授的门诊。经过仔细地问询,贺石生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和治疗史,收入院后,经过团队的评估,最终决定予以脊髓电刺激治疗术。

一期测试阶段,舒舒服服的酥麻感就覆盖了原来的疼痛区域,金大伯腰骶部的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随后医生为其顺利地进行了刺激器的植入。困扰了金大伯半年多的腰骶部疼痛问题得到了解决,疼痛大大缓解,睡眠质量改善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贺石生介绍说:“脊髓电刺激技术俗称‘镇痛起搏器’,是国际上治疗顽固性疼痛最前沿的技术。脊柱手术后疼痛是脊髓电刺激治疗的最佳适应证之一。脊髓电刺激疗法并不能完全消除疼痛,但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打个比方,传递疼痛的神经纤维就像是向大脑报警的‘110专线’,传递触觉的神经纤维就像是‘普通电话线’,慢性疼痛就好比一个非常讨厌的人不停的‘打110’骚扰大脑。脊髓电刺激系统通过‘普通电话线’定时跟大脑‘聊聊天’,当疼痛再次报警时大脑可能处于‘占线’状态,忽略掉疼痛的一些骚扰。而且,‘镇痛起搏器’的手术可以采用微创方式进行,创伤小,恢复快,对日常生活无影响。”

多学科诊疗让患者疼痛得到缓解

手术很成功,为什么术后却疼痛不止?

贺石生介绍说:“脊柱手术后疼痛的来源有很多,比如,手术本身操作精细与否、术前制定方案是否合理等;手术后肌肉源性疼痛也是脊柱手术后疼痛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还有不少临床研究显示,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疾病也会影响疼痛的发生发展,甚至于在脊柱疼痛的病因中,心理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单就腰椎间盘摘除术而言,初次术后10-20年间有约74.6%的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痛,约12.6%患者需再次手术治疗。腰椎手术后顽固性疼痛已经成为了脊柱外科的国际性难题。

他表示,“脊柱手术后疼痛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疾病类型,需要有经验的脊柱外科团队与多个临床团队一起协作,构建多学科诊疗模式,一起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比如患者接受治疗前,我们会通过‘疼痛患者自评表’对其进行评估,对患者的疼痛原因以及心理健康情况等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我们还设计了慢性疼痛自我管理课程,目前课程已经基本设计完成,即将开课。主要针对有慢性疼痛困扰的患者,课程内容包括给患者一些在家活动的指导性建议、记录疼痛日记、正念放松法、音乐疗法、患者之间沟通交流等。”

在贺石生的带领下,目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联合上海建工医院,依托同济大学医学院脊柱疼痛医学研究所,共同组建了“上海十院—建工脊柱手术后疼痛微创一体化诊疗专科”。这是国内率先设立的高水平多学科紧密协作的脊柱手术后疼痛微创诊疗专科。

该专科由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外科、麻醉疼痛科、康复理疗科、心理科、风湿免疫科、骨质代谢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医师组成专家团队。患者可直接得到紧紧围绕脊柱手术后疼痛开展的预防保健、康复理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微创介入、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治疗。

目前,不少相关的诊疗新技术、新理念还未得到推广,患者常常 “求治无门”。10月22日至25日,脊柱疼痛(颈腰痛)、脊柱手术后疼痛微创诊疗新技术培训班在沪举办,以推广传播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

贺石生表示,“现在这个时代的外科医生不仅仅要关注外科手术,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等多方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希望通过培训班的举办,能把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更好推广传播,让更多同行了解,让更多患者受益。”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