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剧院启动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耳边又响起沪剧经典唱段……

晨报记者 邱俪华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百年来,红色历史在上海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沪剧”与“红色文化”有着不能割舍的情缘。昨天,晨报记者获悉,上海沪剧院将熔铸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内核,举办沪剧红色经典剧目展演、红色经典海报图片展、第六届上海沪剧艺术节暨“百年辉煌 童心向党”少年儿童沪剧合唱展演、沪剧电影《敦煌女儿》、线上红色剧目展演等多项主题活动。

据悉,今年上海沪剧院开启售票新模式,将开通微信线上平台出售演出门票,同时在百事通、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推出以“品经典·忆初心·担使命”为主题的红色经典剧目展演、主题导赏活动。

红色经典剧目集中展演

上海沪剧院将于3月22日至31日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沪剧红色经典剧目展演”,茅善玉、钱思剑、凌月刚、朱俭、程臻、徐蓉、居峰、吴争光、王丽君、洪豆豆、钱莹、丁叶波、金世杰、朱麟飞、徐祥等沪剧院老中青演员将集结亮相,献演经典保留剧目《芦荡火种》《红灯记》、传承剧目《回望》《江姐》以及新编大戏《壹号机密》。

《壹号机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描绘了在白色恐怖时期,一批中共地下党员坚守绝密文件“壹号机密”的故事,上演至今经过多轮修改提升,剧情更加合理,逻辑更加严密,舞美更能体现上海特色,全明星的阵容也让该剧更具看点,朱俭饰演陈达炜,茅善玉、王丽君饰演韩慧芳、韩慧苓,居峰、丁叶波、金世杰、朱麟飞、吴嘉倩等分饰重要角色。昨天,该剧开放了媒体探班,1月29日在保利城市剧院首演,2月3日献演于美琪大戏院,3月31日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4月6日在上海保利大剧院上演,下半年将赴北大、清华演出。

《江姐》是上海人民沪剧团1965年根据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的歌剧《江姐》改编,当年由筱爱琴、诸惠琴、沈惠中、石筱英、邵滨孙、解洪元等前辈艺术家以老带新演绎,“望山城”“红梅赞”“绣红旗”“劝降” 等经典唱段流传至今。时隔半个多世纪,上海沪剧院将这部红色经典再次艺术加工,由洪豆豆饰演江姐,2006级青年演员共同出演,该剧3月21日将在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首演,3月23日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4月2日在保利城市剧院上演。

《芦荡火种》和《红灯记》是沪剧红色经典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汇集了沪剧“丁派”“石派”“解派”“邵派”“袁派”等流派的精华,还曾被移植改编为现代京剧《沙家浜》和《红灯记》,此次在尊重原剧本的基础上重新复排,除了演员阵容调整外,还在剧中融入了舞蹈元素。

根据小说《党费》改编的沪剧《回望》,传承自茅善玉、钱思剑主演的《生死对话》,由洪豆豆等2006级青年演员担纲主演,该剧以青年人的视角回望历史。

艺术海报、少年合唱助阵

沪剧电影《敦煌女儿》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原型,以沪剧舞台剧《敦煌女儿》为蓝本,真实、细腻地呈现了樊锦诗这位“上海女儿”在敦煌进行考古、学术研究和文物保护事业五十多年感人至深的风雨历程,由茅善玉领衔主演。

在电影中,许多舞台上无法呈现的场景都得以表达,敦煌研究院、三危山、九层楼、石窟等场景都采用实景拍摄。150多位演职人员在艰苦环境中奋战了20多天,在拍摄过程中,樊锦诗多次赴现场探班,“希望这部电影能够鼓励敦煌人更努力地做好保护和研究的工作”。沪剧电影《敦煌女儿》计划今年“七一”前上映。

沪剧《陈毅在上海》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设发展的伟大成就为主线,展现了陈毅元帅在上海的革命历程以及他与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该剧计划于8月26日陈毅百年诞辰日上演。此外,上海沪剧院深入挖掘疫情期间发生的真人真事,通过“云创排”创作了四部沪剧微剧场作品,并在线上进行演出直播。

记者还了解到,上海沪剧院计划将展演剧目的艺术海报、图片在汾阳路150号“白公馆”集中展览,今年6月还将举行第六届上海沪剧艺术节,此次艺术节突出“传承、接力”的理念,邀请以沪剧为特色的中小学校和业余小戏迷,参加少年沪剧合唱展演。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