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科创板上市亏损的三家TMT公司2020年均减亏,普华永道称今年将是TMT企业IPO大年

2月24日,去年下半年在科创板上市的三家亏损企业发布了业绩快报,同比均减亏。其中

芯原股份2020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15.06亿元,同比增长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6.64万元,同比增长37.9%,亏损进一步收窄。

奇安信2020年实现营收41.65亿元,同比增长32.04%,规模居网络安全行业第一;归母净利亏损3.29亿元,同比缩减33.62%。

寒武纪2020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3.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63.04%(上年亏损11.79亿元)。

可见,尽管有疫情影响,去年不少TMT企业收入和利润均向好,成长快。

普华永道25日发布的2020年下半年中国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TMT)企业IPO数据显示,2020年下半年内地TMT企业IPO数量较2020年上半年的55起大幅度上升至109起,融资总额由2020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972亿元跃升至约2496亿元。

2020年全年,内地TMT企业IPO共164起,较2019年增加近58%,合计融资约人民币3468亿元,较2019年大增近一倍。其中,2020年下半年融资额居前的内地TMT企业IPO分别是科创板上市的中芯国际(融资额约人民币532亿元),以及香港上市的京东健康(融资额约人民币261亿元)。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TMT行业主管合伙人高建斌表示:“2020年下半年,在科创板及创业板注册制推动下,以及美国和中国香港资本市场活跃的驱动下,中国内地TMT公司的上市势头持续加强。由于快手等企业2021年年初在香港上市,加上科创板及创业板块稳步发展,2021年会是TMT企业IPO大年,在A 股和海外市场都有可能创新高。”

目前TMT为科创板第一大行业。2021年初发布实施的现场督导指引以及信息披露和核查要求自查表,对申报文件的披露质量和中介机构执业水平提出了新要求。2021年科创板仍将是掌握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焦点。

分板块看,2020 年下半年科创板成为内地TMT企业的主要上市选择地,占34%,共37家,获得约人民币957亿元融资额。30家选择境外上市,占28%,获得约人民币1259亿元融资额;深圳创业板有24起TMT企业IPO,占22%,融资额约181亿元;主板和中小板占16%,融资额约99亿元。可见大的TMT企业海外上市多。

除了境外市场对尚未盈利企业上市接受度较高外,科创板也为尚处亏损状态的企业提供了上市机会。2020 年下半年境外上市的30家TMT企业中11 家处于亏损状态,但由于纽交所上市的陆金所利润远超同期上市的其他企业,导致境外上市企业的平均净利润较高。同期科创板上市的37企业中有3家(芯原股份、奇安信、寒武纪)处于亏损状态,科创板上市规则为具有研发能力的亏损企业创造了新机会。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科创板挂牌上市企业共215 家。其中TMT企业86家,平均融资额为18.12亿元。上市首日该86家TMT企业平均市盈率60倍,最高的达到近355倍。

 

深市注册制方面,自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挂牌上市以来,到年底共63家企上市,总融资额为人民币660 亿元,平均融资额为10.48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35倍。其中,17家TMT行业企业总融资额为152亿元,平均融资额为8.96亿元。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深入,将进一步带动国内金融市场其他板块的发展,国内资本市场2021年仍将成为TMT企业上市选择热点。"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审计业务合伙人邵云飞分析,“香港将继续成为中概股二次上市的首选地。若调高盈利规定的建议最终落实,将帮助香港市场提高整体上市公司素质。”

2020年中概股赴美上市势头强劲。《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生效将增加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难度和不确定性,但短期并不会对中概股赴美上市造成实质性影响。同时,该法案生效也将一定程度上推动中概股寻求在香港等地二次上市。

"提高股票印花税,短期对港股有一定影响,长期看影响不大,对企业IPO和市场流动性影响有限。"他说,A股一级市场监管加强是趋势,提交自查表等目的是鼓励优质企业上市和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可能增加了工作量,但并不意味着卡上市时间。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曹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