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铭记抗美援朝战争汲取前进力量
89岁的孙德礼有很多事记不得了,可提起当年在部队学的歌,他却能一字不差地唱出来。...
89岁的孙德礼有很多事记不得了,可提起当年在部队学的歌,他却能一字不差地唱出来。...
李村镇是石家庄市鹿泉区北部的一个文化古镇、红色名镇,从这走出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屯头村的退役老兵田新位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抗美援朝。70年后的今天,山河已无恙,英雄须铭记。...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抗美援朝战争,年轻的志愿军空军以“空中拼刺刀”精神创下空战奇迹、米格走廊威震敌胆;志愿军装甲兵战斗里成长;志愿军炮兵机动灵活、越战越强,人民军队经历了现代化局部战争的洗礼锤炼,锻炼成为一支拥有部分现代化装备的武装力量。...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战歌。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用热血铸就了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伴着静静流淌的鸭绿江,一排黑褐色的木桩格外醒目,这便是丹东鸭绿江燕窝铁路桥遗址(鸭绿江浮桥)。丰水季节没在水里,枯水季节横江矗立。虽然经历了七十年的风雨,但它依然稳立江中,默默地带领人们走进了硝烟弥漫的历史,向后人讲述着不能忘却的胜利。...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1950年6月 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悍然出兵 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 并将战火烧到 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上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经过反复权衡利弊 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由此拉开了...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在三个地方同时展开作战。这一天,被确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赴朝参战的英雄儿女以弱战强。松骨峰战斗之后,作家魏巍来到现场,含泪写出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长津湖之战,冻死在阵地上的烈士保持着冲锋的状态……...
风起云涌的20世纪,有一场战争深刻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历史走向,甚至撬动着今天大国博弈的棋局。70年前,鸭绿江彼岸的三千里江山,夜与昼被炮火一次次撕裂,20多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双方300多万军队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搏杀,霸权主义者黯然离场,正义的旗帜重新在北纬38度线上高高升起,和平的阳光才真正普照古老的东方大地。...
1953年,一位年轻人从朝鲜战场归来。他的身上揣着四封家信,完成部队的任务后,他带着地图和雨伞,随火车穿越大半个中国。在凶险的铁链桥上失足落水,挣扎着爬上岸,只为找到家信上的小村落。他进到一户农家,看到两张陌生的面孔,他跪下了,郑重地磕了三个头:“妈,爸,我给你们来送信了。”这是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相玉,与战友们的生死之约。...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连文书罗盛教,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献身。...
南京市鼓楼区军休三所老战士张兰生,作为文艺兵在朝鲜战场呆了两年零四个月。1953年7月的金城反击战中深入火线宣传时,不幸身负重伤,至今两肺间还有两块没有取出的美军弹片。...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这场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要更加珍视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宝贵财富,使其成为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1956年12月,第一部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上甘岭》在全国上映。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缺粮、少药、断水的坑道里,女卫生员王兰深情地唱起《我的祖国》:“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10月19日,“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
1950年10月19日,毛岸英作为第一批入朝志愿军的一员随部队进入朝鲜。11月25日,志愿军总部遭遇美军空袭,担负值班任务的毛岸英在空袭中牺牲,年仅28岁!...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有一位志愿军战士,怀抱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在战前,他曾经发出“三个不相信”的英雄誓言,这一誓言至今仍然流淌在中国军人的血脉中。今天(10月20日)的《英雄不朽——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报道,为您讲述特级英雄杨根思的故事。...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今天(10月20日)举行抗美援朝老战士专场参观活动。上千件珍贵史料,让大家追忆浴血奋战的岁月,重温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