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通电话

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通电话。

×

拍粽子蘸墨,用的是真墨水-导演侯咏主演刘烨接受新闻晨报·周到记者专访,分享新片《望道》的幕后故事

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译者,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传播者之一,也是中文修辞学的奠基人,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高校新闻系,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 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废寝忘食,误把墨汁当糖水吃,留下“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征服90个全程马拉松,68岁的她用9年光阴跑遍全球-我永远在“跑心情”,跑出“画面感”

3月21日起,《上海会客厅·跑者说》栏目与读者见面。 这个春天,马拉松火热回归,新闻晨报·周到记者邀请跑步达人,与热爱健身的老友们分享跑步之道,一起聊聊那些用脚步丈量全世界的故事。 昨天,新闻晨报·周到邀请征服了90个全程马拉松的中国老兵,...

谁最能挣钱 车企2022年财报盘点

闻言培 第一季度接近尾声,又到了一年一度车企“晒财报”的时刻。尽管汽车行业在过去一年遭遇了诸如疫情、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紧缺、国际形势动荡等多重不利因素,但从国内外各大车企披露的财报来看,依然有不少主机厂能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随...

楼市积极回暖 一批次新盘认购红火

文/李梦阳 3月沪上楼市迎来盎然春意。2023年第一批次新盘陆续入市,在三月开启认购新盘中,超过七成楼盘认购率超预期,市场表现不俗。其中位于闵行紫竹板块的象屿招商公园1872(北区)以555%的高认购率位居榜首,成为今春以来亮眼明星。 超七...

机器人掌勺,虹桥AI食堂早餐上新了

■早餐中新增两道蔬菜,打造均衡、健康饮食 ■2020年以来上海新增早餐网点3676个 位于长宁区的虹桥AI食堂开业之初就成了“网红餐厅”,后厨没有厨师、所有菜品都是机器全自动烧制,选餐、结账全程自助,菜少油少盐又营养,米饭软糯适合老人,一度...

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邻里中心等嵌入式新建一批老年教育学习点-上海构建老年人“15分钟学习圈”

在过去一周里,晨报记者分多路走访了上海数所老年大学。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被老年学员的学习热情感染之余,也发现了一些共性现象和背后的问题。 在上海,共有5所市级老年大学。此外,各区和街道也大多设有自己的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但随着上海逐步进入深度...

不出小区就能办132项业务-全市首个个人政务远程服务模式“静邻帮办”启用 视频连线即可实现服务功能

更换就医记录册、申请长护险、调取个人档案、查询医保账户……以往居民办事需要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不过从家里到服务中心毕竟还有一段路,这对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而言尤为不便。 如何打通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让老百姓享受到“静邻帮办”的政...

普陀区桃浦镇发布今年第1号林长令!重点关注→

当前正处于冬春交替火灾易发期,加之清明节临近,普陀区桃浦镇林带、绿地防灭火工作又到了“关键期”。普陀区桃浦镇党委书记、镇林长吴晨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镇林长单函俊联合签发了普陀区桃浦镇2023年第1...

万里街道丨聚“靠谱”力量 为新就业群体“医”路护航

风里来雨里去,头顶钢盔早出晚归,分秒必争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人群,他们倾注汗水创造、守护城市美好生活。然而,他们付出辛苦背后的代价——职业健康问题,谁来守护?腰肌劳损、胃病、过劳、焦...

南翔镇丨见过“托儿所”,你见过南翔这个“托花所”吗?

天刚蒙蒙亮,家住浏翔花苑一号门的“热心肠”张志发就穿戴整齐,走到家门前的小花园,给30多盆花草修剪枯叶、浇水施肥,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生活。对于这些花,张志发可一点都不怠慢,它们都是小区居民王阿姨寄养在这...

在山北,紫藤亭下听“邻”声

从河南中路的大门走进山北小区,环顾四周,花团锦簇的“云之丘”园艺景观、修葺一新的垃圾箱房、一部部新加装的电梯让人目不暇接。“这些都是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10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打造的小...

Hey!来外滩,让我们“郁”见你~

三月的春日上海,是追花的季节!如果要说春日顶流一定非郁金香莫属而每年外滩的郁金香则是魔都打卡达人们的必去之地今年也不例外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它刷屏过!可到底值不值得去呢?下面就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