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100%全覆盖!精准定位减负,提供个性化体验

打一组酣畅淋漓的“龙形蛇身拳”,带着地图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思维魔方”里脑洞大开,唱一曲娓娓动听的昆曲……这学期,孩子们的课后服务更加丰富。据悉,上海100%义务教育学校均提供课后服务,所有学校普遍做到每周5天、每天不低于2小时,并实施了弹性申请。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满意率超过90%。

浦东新区高桥镇小学引入“龙形蛇身拳”非遗体育项目丰富课后服务活动

课后服务筑牢学校教育主阵地

2021年起,上海全面贯彻中央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双减”重大部署,在压缩培训规模、强化培训监管、落实应急处置、缓解市民焦虑的同时,聚焦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从服务保障、经费保障、资源保障、指导保障四方面有力促进了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目前,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提供课后服务

中小学全面开展“5+2”(每个星期5个工作日+每天不少于2小时)、“作业辅导+素质活动”相结合的课后服务,实现了小学初中学校全覆盖、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根据有关统计,上海100%义务教育学校提供课后服务,参加学生超过133万人,约占学生总数96%。同时,构建课后服务支持系统,约95%的教师参加了课后服务,另有约1万名退休教师、专业人士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优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人员参与。

精准定位减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

按照相关规定,课后服务落实“愿留尽留”,设置弹性预约机制,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放弃参与课后服务。鼓励开展作业答疑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作业答疑方面,对学科作业进行及时反馈,重视学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并探索实践性和跨学科作业指导;兴趣与社团活动方面,注重依托校本特色项目、特色课程、拓展活动等,开展科普、体育、科技、艺术、卫生、急救、生命教育、劳动、安全实训等素质教育活动,同时,鼓励教师发挥自身的业余爱好特长,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玩中学”“做中学”活动等。
延安初级中学学生参加“物理大观园”课程
长宁区延安初级中学,教学管理团队在“双减”政策出台后,精准排摸底数,聚焦“加减乘除”四项管理,精准定位“减负”目标。

延安初级中学校长许军介绍,“加减乘除”四项管理中,“加”的是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体验;“减”的是学生过重的负担,通过精简作业,减去繁、难、偏的题目,减去重复性、机械训练作业,也减下教师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乘”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课程教学,让学习场域成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放大器,让有意义的学习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倍增系统;“除”指的是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去除不必要的教育焦虑,通过培优辅弱提中,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走班教学,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延安初级中学的学生们参加击剑、绒绣、电声乐队、微观世界等课程
在延安初级中学课后服务三个时段,有作业辅导、拓展提高、艺文熏陶、科学探索、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等六大板块。比如在“作业辅导”板块,学生可以由教师指导,完成当日作业和作业订正,解决学习困难,确保难题不离校。在“拓展提高”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拓展学习,《数理拓展》《中英文演讲》《数独》《思维魔方》《晓荷文学社》《带着地图去旅行》《中华传统文化》等课程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学得更加丰满。在其余板块,学生们也可以选择智能机器人、模型制作、趣味生物、剧场理事会、电声乐队、昆曲、攀岩、击剑等丰富多彩的课程。
“为学生提供有品质、有价值的课后服务,不但能辅助于同学们的学习巩固与拓展,也能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潜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许军校长说。
《中华传统文化》等课程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学得更加丰满

书面作业不出校门,108项菜单式选择

静安区教育局在2019年提出课后服务“三段式”服务样态(即学习时刻、自主时刻、温馨时刻),在“双减”背景下,以课后服务为载体,满足对学习巩固和提高的需要、满足对素养培育的个性化成长需要和满足对生活实践能力提升的需要。
静安区和田路小学张军瑾校长介绍,周一至周五15:30—16:20时段是孩子们的“学习时刻”,教师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做到“小学书面作业基本不出校门”,学校加强创新作业设计,形成“以知识点贯穿的联系性作业,以生活实践的应用性作业,以迁移延伸的发展性作业”三种作业类型,以及小导图、小制作、小实验、小演讲和小报告五种作业形式。
静安区和田路小学的学生们展示课后服务时段完成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16:30—17:30是“自主时刻”,学校在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后,定制“一生一课表”、设置同一活动的A班和B班,低段班和高段班。同学们可以在视觉艺术、舞美运动、科创研究、创造劳动、学科慧创五大领域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3D打印、头脑奥林匹克活动、数字摄影、STEAM创造力中心、数字实验室、无人机航拍、创意编程等108项活动供学生菜单式选择,满足个性化学习要求。
此外,同学们还可以申请学业、运动、生活、发明等专利获得证书;相关评价平台以微信小程序方式对学生在课后服务中的情况以小创积分的方式进行奖励、表彰和展示;网上选课系统与线下的师生双向选择相辅相成,提供技术保障。
16:30—18:00的“温馨时刻”可满足一部分需要延时看护的学生需求,这个时段定位为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责任担当,从为自己、为他人、为家庭、为社会的四方面开展创造性劳动实践活动,对已有的学生的101项劳动任务进行持续研究,引导学生发现劳动中的真实问题,创造性地解决劳动问题。

经费保障,不向家长收任何费用

2021年,上海出台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义务教育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不向学生家长收取任何服务性费用或代收费
日常运行经费方面,按照在校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安排经费补充学校用于免费课后服务的能耗、设施设备、材料购置等运行经费支出。人员补助经费方面,按照每课时85元的标准安排经费,在做好校内公示的基础上,据实发放教师课后服务报酬,保障参与教师应有待遇。
各区少年宫、少科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延长原有工作时间的,也按此标准执行。聘请校外人员劳务费参照执行。同时,把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嘉定区戬浜学校教师利用课后服务对学生开展个别化辅导

整合社会资源供给渠道

在课后服务的供给上,上海也探索整合社会资源供给参与进来。全市统一制定因需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政策。上海市校外教育质量评测中心面向各类单位、教育机构征集素质教育类(非学科)课后服务课程,组织专家对申报课程的内容质量、课程实施主体的经营资质、师资力量等进行了三轮全覆盖审查

在本学期,为满足师生家长“进一步提升区内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质量”的诉求,虹口教育创设“路演活动”,为学校与第三方机构搭建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全区中小学校长、负责老师济济一堂,与40余家课后服务第三方机构,一起打破校内与校外的界限,零距离接触、零延迟沟通,探索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以优质课程与活动资源支持学校课后服务,赋能“双减”、提升课后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和有益路径,共同为虹口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向课后教育升级来添砖加瓦。今后虹口区还将尝试形成区级的素质教育优质课程资源“白名单”,构建起让学校省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课后教育运行体系。

此外,汇聚2600余门公益在线校外课程资源的“上海市学生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平台”已面向中小学生和教师开放,部分优质资源已经纳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着眼打造“三公里课后服务圈”,通过校外社会资源的有效支撑,支持课后服务进社区、进场馆、进企业,“校社联动”“馆校联动”的育人格局正在形成。

来源:上海升学       作者:上海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