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荣获中学生作文竞赛市级一等奖,都有哪些修炼秘籍?

来自交大附中闵行分校的他,帅气幽默,思考与联想是他的日常。

来自控江中学的她,活泼开朗,喜欢阅读、音乐和电影,理想是成为一名编导。
在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的颁奖台,他们都收获了这项让沪上中学生羡慕的奖项——市级作文竞赛一等奖
在忙碌的高中生活,他们是怎么把写作这件事炼成的?上海升学在颁奖现场采访了这两位学霸,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
日前,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中文自修》编辑部承办的第35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颁奖大会在南洋模范中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颁奖大会的主题为“阅读新时代 书写新未来”。本届作文竞赛启动于2022年9月,吸引全市高中与中职年级学生的踊跃参加,经历了初赛、复赛、决赛,各年级共产生一等奖40名,二等奖75名,三等奖110名

他把书读“精”,爱思考爱联想

本次作文竞赛上,来自交大附中闵行分校高二年级的徐舟扬同学荣获一等奖,他的决赛作文《始终葆有生命的性灵》获得了专家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聊起语文是优势学科这事儿,徐舟扬同学自信地点点头,他对阅读的看法有自己的思考。“有些人会觉得,需要读很多的经典、名著、哲学书等,但我认为作为一名高中生,时间很紧,一味追求‘量’不现实,会牺牲掉其他学业上的东西。如果在小学和初中有积累当然好,但如果积累不多,也不要着急。小时候不一定能理解到很深层次的内容,到了高一高二,我觉得要写作好,需要具备两点。”徐舟扬说。
首先,虽然你读得量有限,但要把书读“精”,要有自己的理解。很多同学喜欢背素材,有用,但并不是适合于每个人,死记硬背其实记不住,更应该做的是把素材真正理解、吃透。
其次,要有联想力。对自己周遭的人与事去观察,然后经常思考和联想。我们会看到很多社会问题,自己将来就是切实的参与者,如果死记硬背理论,不联系实际,很容易脱离生活,在作文运用中也不能很熟练,不能很自然地融入进去,所以会很生硬,用错了素材,或者说理解错误。徐舟扬说,在生活中还是需要多思考,平日在车上,早晨洗漱时,休息的时候,都可以“思考人生”。有人会觉得思考人生是杞人忧天,但徐舟扬会把它当作一项日常。
初中毕业于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的徐舟扬,在中学时代练就了一手好书法。高中生活每天节奏很快,徐舟扬觉得,要始终保持自己学习的热情,才能够充分利用时间。“主观能动性要强,我利用白天在学校里的时间写作业,全天任务完成,心里才踏实。晚上我会去选择性地看一些公众号的文章,一些书评,并且进行一番思考,这样其实每天对于作文锻炼已经到位了。阅读理解、作文等都是通的。”
徐舟扬在学业有余时,会通过电台听复旦王德峰教授的讲课,也关注了刘擎教授和梁永安教授,有空时去聆听他们的对不同事与物的见解,有时候会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启发,一天学习下来,也是一种心灵的放松。他也对经管感兴趣,有时会看B站上关于金融管理的视频,既是学习也是放松。
徐舟扬喜欢读《林清玄散文精选》,“这本书比较疗愈,比较细腻,适合繁忙的高中。”他觉得包括写议论文,也不能纯粹的引经据典,过于理性,也要有人文的温度与态度。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他此次参赛作文的节选片段:

始终葆有生命的性灵(节选)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高二年级  徐舟扬

人类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拥有别于机械与工具的“生命的性灵”,而人工智能究竟只是人类的“理性工具”。人类倘若能长久地葆有生命的性灵,便能冲淡危机,不再恐惧。

人工智能的诞生与发展始终是以“人本”为宗旨的,即生为工具,为人所用。作为工具,人工智能发展出高效的性能是历史与科技的必然结果,这点无可厚非。而真正使人们感受到压力与危机感的是,人工智能的高效性正逐渐超越传统工具的形式,并侵害到了部分群体的现实利益。人工智能得奖的事实似乎已经向人类“宣战”,我们不难从中窥视并预见:人工智能的成长终有一日会导致画工的消失、写手的失业等一系列社会职业的解构。而职业的解构仅仅是一个开始,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更多社会性的群体焦虑。

然而,深究这一可预见危机背后的真相,那便是人类始终站在“工具理性”的价值标准判断之下渴望与人工智能一决高下。其本质归结于人类无意识地将自身视为是人工智能无异的工具,自动地将人类原初的性灵“异化”成为了与工具理性一样的“冰冷”。因此,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比拼成为了工具之间的竞争,那么人脑的进化势必不敌电脑的演绎,而终将败下阵去。危机便是人工智能作为“否定性”、“超越性”的他者将人类身上仅有的“工具价值”争夺去了,人类因而陷入了丧失存在感与价值感后的焦虑当中。

危机或将带来一个阶段性的结束,却也可能是一次转机,是新征程的起点。正如王尔德所言:“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当人们败给了人工智能,当人们不再对自身的理性价值洋洋自得时,人类终将反省自己并有所警觉:曾几何时,我们身而为人,却已不再为人,而是异化为了工具。在功绩社会中,自我本真的“性灵”也已然被长久地封存与压抑着。危机,正是人类重拾生命性灵,做回“自己”的宝贵契机。

她与文字共生,从文字中汲取力量

来自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三年级的杜梦如同学此次荣获大赛一等奖。有意思的是,杜梦如同学在初二和高二的时候也获得一等奖,这次,幸运女神又再次眷顾了她。
如此的“幸运”缘于她对文字的真正热爱,就在颁奖典礼的席位上,杜梦如就已经写好了一篇感悟。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和文字共生的人”
“我是一个偏感性的人,我很会学,看到好的东西,喜欢好的文字,就想去模仿去学习,与其说喜欢文字,我更‘需要’文字,它是一种记忆的载体。越是到了高三,非常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从文字里汲取力量。”杜梦如说。

她习惯了驰骋于文字,中学时代搞创作,也喜欢画画,她觉得都是情感的表达方式,发掘自己内心细碎的情感。杜梦如说,“写作文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过程,细腻的情感,也要细致的思考去把他们组织成文。”她感激于自己遇到一位很棒的语文老师,在每一堂意犹未尽的语文课上都让她恍如重获新生,老师会教他们怎样去剖析作文题,怎样与题目对话。

“初中时期记叙为主的作文,文字成分可能占80%,但高中时期的文笔积累和考场作文,文字可能只占 30-40%,更重要的是逻辑与思维。”
说到语文学科的日常积累,杜梦如觉得,同一阶层的人,生活没有太大差别,她会和朋友一起交流很多生活的感悟,“文字,是可以让时间拉长的方式。时间过得又快,又慢,事情发生太多,以至于到最后觉得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而文字可以把这些留住。我经常会作记录,每天写些日记和小感悟,越是到了最后时刻,因为高三只有一次,想记录自己想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不要去跟别人竞争,要和自己作比较,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适合自己,我会拿个计划本写上代办事项,晚上一项项完成打勾,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个计划统筹。”杜梦如尝试在高三繁忙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杜梦如喜欢听歌、画画,以后还想学摄影,想学做视频。于她而言,文字、电影和音乐,都是出于“共鸣”之类的情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为她构建了一个天马行空的写意世界,生命便在此扩展、幻化,钩织青春苦甜相融的回忆。这些,构成她生活中的一呼一吸。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杜梦如同学此次参赛作文的节选片段:

生命的遗迹(节选)

上海市控江中学 高三年级  杜梦如

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从无止息, 我们或想为自己的存在留下证据,或任死亡温和地带走我们的生命影像。我想到吉本芭娜娜所说过的,“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遗迹。”  这“遗迹”的所指,不再有所谓成就和名誉,而含括了我们生命轨迹中每一粒看似毫无意义的句点。而人,恰恰是被悬挂在由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

在我眼中,我珍存的“遗迹”便是我所经历过的一切。在由不容更改的结果构设起的意义世界,我们总是面对在结果之前一切意义被消解的悲苦。脱离了由结果诠释意义的语境,人才得以拥有自由的权利。

先人总以修史作传的方式将自己留名后世,而在种种矫饰曲解后,这些文字被浆上一层历史的雾霭,历史人物自此成为某种象征字符,被用以匡正、扶持当下的时局和信仰。终于,文字的表达者们容宥了这一点,他们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在自己的目光与话语抵达不到的地方,去操控一种“意义”的指代似乎是荒谬的。在我们用力留下什么之后,意义的流变反而将以更无法掌控地姿态冲蚀它原本的面貌。若将“留下什么”视作人生的意义,我们便不得不用尽气力使这结果臻于完美,但其内涵却很难被渡至死亡的另一边。许多人穷经皓首却并无所得,他们似乎就要在这注定的消亡中沉寂了——可确实如此吗?

本届颁奖大会上,上海市建平中学与南洋模范中学辩论队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微辩论节目,围绕时下最热门的话题:“随着ChatGPT横空出世,不少学生开始用它来完成作业。一些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范围内使用 ChatGPT,你认为这一做法是否恰当?”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

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不仅为有才华的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更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探讨和研究的平台。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学生照片来源组委会和学校。转载请联系授权,授权转载请标注出自上海升学微信(ID:shanghaishengxue)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崔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