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打开心灵!​“星星的孩子”首登“上海之春”音乐会

这是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一位98岁高龄的老人,带领着一群“星星的孩子”,和他的另一群学生——上海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一起奏响了“爱在春天”的乐章。

背后,是老人和他的女儿,还有乐团老师、志愿者十余年来用音乐打开孩子耳朵与心灵的坚持。

3月18日,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爱在春天”关爱自闭症交响音乐会在宛平剧院举行。演出前,晨报小记者走进后台,采访了这位老人——著名指挥家曹鹏和他的女儿,以及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的老师、特殊乐手以及家长,并欣赏了这场特殊的音乐会。

相关报道刊于3月23日《新闻晨报》

夜空中最亮的星

晨报小记者 支欣聆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五年级)

宛平剧院的后台,灯光暗了下来,显得舞台上的聚光灯愈发闪亮。坐在聚光灯下正在进行演出前排练的,是一群手拿乐器、胸前系着蓝领结的少年。“一二三四,停,最后一排打击乐响一点,听不见了。”一位老师正指导着。这看起来再寻常不过的排练场景,却因为这群少年的与众不同而让人格外静下心去聆听。
这支乐团由上海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和“天使知音沙龙”共同组建,他们今天将合作完成第38届国际音乐节中一场特殊的交响音乐会,它的主题是“爱在春天”关爱自闭症。此刻正在排练的少年们中,有一些正是来自“天使知音沙龙”的自闭症孩子,但我们更愿意把他们叫作“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是从遥远星球降落到地球,如此特别,又如此地渴望有人能理解他们所在星球的独特文化。
在后台,我作为晨报小记者,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不是我刻板印象里眼神呆滞、不能自理的自闭症病人,而是神采奕奕、对音乐充满热爱的小小演奏家。我看到他们有的抱着乐器转圈,还一边用手比划着:有的坐在椅子上,专心致志地把手里的乐器一遍遍地拆卸又组装;还有的拿着乐器痴痴地望着舞台,沉浸在期待上台的情绪中。
参与“天使知音沙龙”已经十多个年头的纪天舒妈妈说,孩子在音乐的熏陶下,找到了归属感。这不由让我想起一部纪录片里,一位自闭症患者曾这样说:“孤单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我不知道我能跟谁说话,就像漂流在汪洋大海里的一条小船,找不到任何的方向,明天起来不知道要做什么。”“天使知音沙龙”里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在海上漂浮的时候,找到了音乐,指引他们慢慢走出了内心的不安和封闭。音乐就像灯塔,让他们重拾信心和笑容。
而这份笑容也是会传染的,青交乐团的邵老师告诉我:“和这群星星的孩子在一起真的很快乐。”老师还说,自闭症儿童并不是不想表达自己,而是不会表达,比如他们想表达对你的喜爱与欢迎时,可能会采用很极端的咬人或抢夺等方式,一旦我们愿意慢慢去了解和接受他们的语言,就会和他们心灵互通,感受到由衷的快乐。
舞台上的灯光又亮了起来,演出正式开始了。低音提琴用自己独特的声线勾勒出立体的背景,大提琴、中提琴和小提琴用优美的音色描绘着河流奔腾而下,乐手们抖动、划弦,你便会感觉一股水流倾泻着,流过你的心田。主角小号的加入让旋律变得雄伟、激昂,一个又一个音符与情感的碰撞与汇聚,让河流滚滚汇入大海,每一个音符都好像一朵舞动的浪花,在海面上尽情地旋转、跳跃,泛着点点金光,最后,这些金光神奇般地变成了几千几万颗调皮的小星星,它们流淌在音乐中,组成了一道美丽的星河,在舞台之上闪烁。
这情景又让我想起采访时小号手戴望尘说的话:“我热爱这个舞台,音乐打开了我的心灵。”当我们问起他的梦想时,他骄傲地说:“我要当一个真正的小号手。”在说这句话时,他眼里的光,就如此刻音乐星河里的星星一般闪亮。
来自星星的孩子们不是自我封闭,更不是没有感觉,他们也需要爱和被爱。今天,在这方舞台上,他们拿起一件件乐器,用音乐报答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他们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随着熟悉的乐曲《豆豆龙》响起,我仿佛也随着那些“星星的孩子”一起飞向了一片璀璨的星空……
记者点评:采访不仅仅是提问,还包括仔细的观察和感受。这位小记者做到了,并且在文章的写作中,将人物采访和现场描写、资料储备很好地融入在一起,形成了一篇优秀的作品。

最美的花儿献给谁

晨报小记者 韩欣宜

(上海市实验小学 五年级)

春天里,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我无数次思考着,最美的花儿献给谁?等到姹紫嫣红开遍时,我定要采撷最美丽的花束送给那些最可爱的人。3月18日,我受邀参加“爱在春天”关爱自闭症交响音乐会,活动持续了近4个小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采撷满园的芬芳献给这里每一个带我遇见美好的人。
我想送一束温暖之花给那些带着蓝领结的“天使”,我想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善意。花束里有傲霜斗雪的梅花,有正含苞待放的桃花,更有暗香浮动的玉兰花……这些花经历了漫长冬天的酝酿,终将绽放整季的芬芳。曾经的他们异于常人,不会表达,但在音乐的魔法下,他们打开了耳朵,用心聆听,用情表达,表现出更多的善良和勇敢。我有幸采访了一位“天使”戴望尘,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位号手。在他来沙龙之前,十分羞涩,不会表达,是沙龙让他感受到友善,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这次演出前他丝毫不紧张,非常期待观众看到他努力的成果,渴望得到掌声。此刻的他侃侃而谈,信心十足,还自豪地说自己成功地交到了一位青交乐团的朋友,自己非常感谢曹爷爷让他感受到温暖和爱。我倾听着,微笑着,我要送给他们最美的花。
我想送一束赞美之花给上海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的每一位团员,赞美他们给予“天使”们的包容和支持。花束里有娇艳欲滴的玫瑰,热情大方的牡丹,充满朝气的向日葵……这些花本身就已经非常美丽、摇曳多姿,但更可贵的是,他们毫不吝惜地分享美丽,共谱芬芳。舞台上,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与“天使”同学合作演奏,非常默契。尤其感动的是,当“天使”们在演出时,他们安静有礼地等待,一视同仁地尊重,超越了原本年龄的淡定和儒雅。我观察着,我感动着,我要送给他们最美的花。
最后,我想送一大束敬佩之花给曹鹏爷爷,花束里有所有最洁白、最清香、最美好的花种。他是那样无私,那样高洁,那样温暖……因为没有他不遗余力地创建“天使知音沙龙”,没有他倾其所有、排除万难的坚持,没有他慈祥乐观地教诲,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美好!我看着他不顾98岁高龄刚刚出院还依旧坚持着亲自上台指挥并和观众互动,热泪盈眶。他让每一个孩子知道了,这些掌声和鼓励是给他们的。也让每一个大人明白,生命的最大价值在于给予!我含着热泪,带着微笑,想把最美的花献给他。
最美的花还想献给每位“天使”的家长,感谢他们的耐心守候;还想献给热情洋溢的主持人和优秀专业的指挥者黄鹏飞先生;还想献给台前幕后所有努力付出的老师们,曹小夏和夏小曹老师,和所有工作人员。今天是“天使”给家长的一份完美答卷,更是所有人美好心愿的一幅画卷。“爱在春天里,花开香满园”,让我们一起静待花开,彩蝶自来。
记者点评:这篇文章展现了小记者写作的巧思:从春天鲜花盛开,到提出“最美的花儿献给谁”,再到选择三束不同的花送给三个代表人群,表达出自己被感动后的赞美、钦佩之情。

回来吧,“星星”们!

晨报小记者 贾友寒

(上海市杨浦区复旦科技园小学 五年级)

3月18日下午,在宛平剧院,随着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一群乐手出场了。他们手握长号、圆号、小号等乐器走到舞台的前半场,加入了已经落座的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在主持人简短的介绍后,音乐会开始了。他们并没有坐在座位上,而是站在前排吹奏了一首悦耳的曲子。其间,有小号手停下来,走到一旁演奏起打击乐器,随后又复回原位。
这些乐手来自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常被人们用一个美妙的、富有诗意的名字称呼——“来自星星的孩子”。这听上去是一个浪漫的名字,但在它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们痛苦的事实:他们是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们的心灵仿佛关闭了大门,很难融入到与家人、同学、老师和伙伴的交流中,就好比时常躲在自己独有的一个星球上。
为了帮助自闭症患儿重新融入群体、走进社会,2008年,曹鹏爷爷和女儿曹小夏老师一同创办了公益项目“天使知音沙龙”。在这里,“来自星星的孩子”们可以通过音乐学习来打开自己心灵的窗口。
可是,乐团的老师和志愿者们迎来了极大的挑战,怎样与孩子们交流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一开始,孩子们害怕吗?”一位小记者好奇地问道。一位老师笑了笑,告诉我们,沙龙刚创建时,孩子们都不适应,“一开始,我们往往会看见孩子们急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或想法,但不知道如何沟通,所以做出一些在常人看来奇怪的举动,比如尖叫、乱跑,甚至咬人。”
“当我们刚开始沟通的时候,其实有效的语言很少。我们每次见面都在重复一些刻板的动作和言语。”乐团老师说,需要多和他们互动,打开他们头脑中的“闭环”,用音乐开启他们被封闭住的耳朵(ear),让他们听见这世界上美妙的声音(hear),从而打动他们的心灵(heart)。一段时间的坚持后,孩子们终于学会了沟通和聊天。
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沙龙的班长——戴望尘。我惊讶地发现,他已经可以和大家非常流畅地沟通了!戴望尘告诉我们,他一年级就加入了沙龙,每周和大家一起排练。在排练中,他慢慢爱上了舞台,学会了与大家交流各自的想法,还在加入乐团后交到了一名五年级的好朋友。他希望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号手,为更多的人演奏。
自闭症孩子们来到沙龙和乐团,找到了真正的兴趣。他们热爱演出,喜欢与人互动,渐渐地融入了更大的群体。音乐可以打动那一颗颗封闭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可爱。不过,大多数自闭症孩子的问题还未解决,因此,我们还要多宣传,让大家找到与他们互动的方式,尊重他们,打动他们的心灵,让更多这样的孩子从“星空”中返回,回到我们身边的社会。
记者点评:这篇文章也有自己的角度和风格:镜头从聚焦本次采访的小群体,拉到自闭症患儿整个群体,平实的夹叙夹议中,道出了对自闭症患儿整个群体的关注。

“星星”降落在人间

晨报小记者 金宇帆

(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 五年级)

自闭症被列为世界三大绝症之一,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很多人对他们都敬而远之。但在上海,有一群以著名指挥家曹鹏以及他的大女儿曹小夏为首的热心人士,却将自己的心血,用在了帮助和培养“来自星星的孩子”上。在3月18日举行的“爱在春天”关爱自闭症交响音乐会上,我有幸与这样一群人相遇。
早在创办“天使知音沙龙”之初,曹鹏老师就发现,“他们的耳朵是关着的,眼睛是闭着的,什么也听不进去,但音乐一响,他们的脑子就能接收了。”而这句话也在患有自闭症的戴望尘口中听到,“在沙龙里,老师们用音乐打开了我的心灵,我感谢曹爷爷。”
随后我也从曹小夏老师这里了解到,除了音乐,沙龙还会让他们去尝试融入社会。比如去“爱·咖啡”当咖啡师,地铁站当志愿者等。“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他们融入社会,我们也是在为这个而奋斗。”一旁的志愿者说道。
“天使知音沙龙”使许多个原本可能坠落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也使许多个原本可能支离破碎的家庭重新充满希望。“他进沙龙以前,连我的话也不听。但一进了沙龙,他就非常活泼开朗,每周六的活动都开开心心地去参加,没有一丝以前不好的症状。”一位沙龙成员的妈妈对我说,“他原来的社交是0%,学习能力是30%。但经过音乐的洗礼以后,社交能力慢慢从0%提升到了10%、20%、30%,学习技能慢慢从30%提升到了50%、60%、70%,甚至更高。”
音乐,帮助自闭症儿童发泄自己积压了许久的情绪。“他们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社会力,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譬如,他很兴奋,表达的方式就是大喊大叫。”一位志愿者这么说,“并且他们还很固执,非常固执。”一旁的曹小夏老师接话道:“我们就想,如果把他们的这份固执劲儿用到音乐上,那就很好了。”
“看着这些被我们‘天使知音沙龙’培养的优秀的孩子们,我骄傲,每个人都应该为他们热烈地鼓掌。”曹鹏爷爷自豪地说道。
原来,这些孩子虽然生活在与地面遥遥相望的“星星”上,但只要有爱有音乐的召唤,也会降落在人间,成为那颗闪烁着的星!
记者点评:这位小记者的采访和记录都非常扎实,这使得写作起来有话可说。用“星星”降落人间来比喻自闭症孩子融入社会,还是很恰当的。

音乐的治愈

晨报小记者 姜懿宸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七年级)

“在接触音乐之前,他们的耳朵是关着的,眼睛是闭着的,但他们对音乐很敏感,所以我们可以用音乐改变他们,影响他们。”曹鹏爷爷说到这里,脸上露出微笑。
曹鹏爷爷从2008年开始就建立了“天使知音沙龙”,希望能用音乐为“星星的孩子”们建立起与外界交流的途径,帮助他们慢慢打开自己心灵的窗。3月18日,我们小记者来到“爱在春天”关爱自闭症交响音乐会后台,采访了沙龙中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老师。
纪天舒同学今年21岁,他从10岁就开始进入沙龙学习小号。他的妈妈告诉我们,他曾经在兴趣班学过钢琴,但不愿意听老师的教授和指挥,不认识五线谱,只会一次又一次地将老师的手从钢琴上推开,自己胡乱按着键。然而,他来到沙龙的第一天,就喜欢上了这里,或许是因为这里有许多与他相同的孩子,或许是因为这里的老师们愿意耐心地重复着话语和要求。
老师们向我们介绍,“星星的孩子”们在启蒙阶段比较困难,需要老师大量的帮助,但他们在进入正轨后却非常厉害:相比其他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认真练习;他们的纪律性也更强,不会想着偷懒或玩耍。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没有上台表演的自闭症小朋友们坐在台下,他们在互动环节时笑着用拍手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快乐和激动。音乐打开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他们甚至能够在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进行艺术表演,并受到热烈欢迎。而在幕后,是他们的家长、老师们千千万万次的训练和安慰。
音乐可以抚慰人心,但真正治愈人心的,是人。
记者点评:这篇文章的结尾,掷地有声。如果在第三段的后半部分,能够多一些沙龙里老师如何帮助孩子们的细节,文章就更加好了。

音乐为他们打开一扇窗

晨报小记者 韩廷晔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第一小学 五年级)

3月18日,是第三十八届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爱在春天”关爱自闭症交响音乐会的汇报演出,我作为晨报小记者有幸在演出前探班后台,采访了一位自闭症乐手戴望尘。他是一名小号手,同时也是“天使知音沙龙”的成员。
采访前,我了解到自闭症小朋友在交流和学习时存在一定障碍,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但在与戴望尘的交流过程中,我并未感觉到异常,反而更像是在与一位大哥哥探讨音乐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上天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想应该就是音乐之窗,让这位大哥哥内心充满阳光与温暖!
那么,是谁帮助这些特殊的小朋友们走出黑暗的呢?那就是曹鹏爷爷!
曹爷爷说,“星星的孩子”事实上更多地拥有学习音乐的执着,音乐打开了他们的耳朵,更打开了他们的心灵。在有了音乐的生活中,他们开始对自己的父母有了感激,有了灿烂的笑容,也会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声“我爱你”。也许一句简单的“我爱你”对于普通孩子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表达,但对于“来自星星的孩子”来说,这句“我爱你”可能是经过几年努力后才会有的回报。
今年曹爷爷已是98岁高龄了,演出最后的曲目《哈哈波尔卡》前,曹爷爷在大女儿曹小夏老师的搀扶下来到舞台中央。两位曹老师表达了对大家幸福生活的祝福,我想这也是一种爱的播种和传承吧。
相信有了两位曹老师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在未来的生活中,音乐会伴随这群特殊孩子的一生。我也相信,会有更多温暖的手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拥抱更广阔的人生!
记者点评:这篇文章中的两处细节捕捉得很好:一处是那句“我爱你”,这背后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一处是曹鹏老师在女儿曹小夏的搀扶下坚持上台。人间大爱便在其中。


星星闪耀 爱在春天

晨报小记者 唐一祎

(上海市徐汇区康健外国语实验小学 五年级)

3月18日下午,管乐队带来的曲目《荣耀与繁荣》在宛平剧院拉开了“爱在春天”关爱自闭症交响音乐会的序幕。精彩的演出让我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舞台上的小星星闪耀着爱的光芒。
在铜管五重奏中,我惊喜地发现了小戴的身影。他是一名出色的小号手,自信的演奏和灿烂的笑容让我想起了中午的采访。
虽然提前做了功课,但今天的采访还是让我有些紧张,更有些激动。上海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是一个爱心乐团,其中有8位自闭症孩子,他们来自曹鹏爷爷和大女儿曹小夏2008年携手创立的“天使知音沙龙”,他们要用音乐为孩子们打开一条融入社会的道路。

在后台见到小戴同学时,他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白衬衫让他显得格外精神,让我很难想象他在进入“天使知音沙龙”之前都不愿意和身边的人沟通,更不知道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小戴10岁就进入了“天使知音沙龙”,一开始很害怕,不能适应环境。他说:“当听到音乐时我立刻就安静了,是音乐打开了我的耳朵,也打开了我的心灵。”从此他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不断的努力,他如今已经是乐团非常重要的小号手了。

最激动的一刻来到了,当看到98岁高龄的曹鹏爷爷时,我的耳边立刻响起了他曾说过的一句话:“这条路,开始了就不能放弃!我也很欣喜能看到孩子们在音乐的帮助下不断打开心扉,不断进步。”采访完曹鹏爷爷后,他非常耐心地为我们每一位小记者亲笔签名。

公益之路上的音符打开了每个人的心扉,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个队伍中,用真情来关爱更多“来自星星的孩子”,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记者点评:在记者行当里,有“好稿件七分靠采,三分靠写”的说法。采访中,要观察、提问,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细节,写作时,要把这些素材用起来,才能让文章更加有料。这位小记者的第二稿比第一稿有进步。
编辑点评:张智丽 王巍

来源:上海升学       作者:晨报学记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