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首发首演!上戏的这台原创话剧《嵇康》,诚意满满,打动人心|每日“艺”看

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由上海戏剧学院出品的原创话剧《嵇康》于11月6日至10日在上戏实验剧院上演,这也是该剧的首轮演出。

原创话剧《嵇康》于11月6日至10日在上戏实验剧院上演

话剧《嵇康》作为上海戏剧学院匠心独运的原创力作,由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军教授担任剧本指导,肖留教授执笔创作完成。两位剧作家曾凭借《董其昌》一剧,荣获第三十五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第二十五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话剧《嵇康》导演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伊天夫,他目前还担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在上戏实验剧院的演出现场采访了伊天夫教授,并就话剧《嵇康》的创作背景和特点展开对话。

《上海会客厅》节目

话剧《嵇康》以魏晋时代“竹林七贤”中名士嵇康被杀前后展开故事,呈现了山涛和阮籍所讲述的、奔走营救好友嵇康的全过程。作品以嵇康之死为开端,引经据典,设置层层悬念——作为嵇康的挚友山涛与阮籍,究竟有没有营救朋友?嵇康到底为何而死?嵇康之死是否成为朋友们飞黄腾达的进身之梯?面对今人的质疑、历史的失语,阮籍和山涛试图描述他们当初为拯救朋友做出的艰苦抉择……

当天晚上,记者走进上戏实验剧院时,发现现场几乎座无虚席。在艺术节官宣之后,话剧《嵇康》的演出预售门票一经推出便迅速售罄,可见市民朋友和话剧迷对这部话剧的喜爱。

话剧《嵇康》演出剧照

据悉,这部作品自2017年完成剧本创作后,历经七年精心打磨,终于在今年的艺术节上与广大观众见面,用该剧《嵇康》导演伊天夫的话来说是“克服千难万险,最终得以成型”。在他看来,这部原创话剧从演出角度来说有几个特点:

首先是文本非常优秀,它用一种纵横交错的故事层次讲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故事;另外,这部戏在演出过程当中,比较具有当代意识,我们在舞台空间设计了一个巨大的身影,通过一个穿越千年的身影,让嵇康能够出现在今天,来到我们观众当中,让每一个人在观看这个故事的过程当中,通过对身影的这种再思考,得出我们心中的嵇康。

话剧《嵇康》进行了数字戏剧的探索与实践

此外,这部戏在创作过程当中,进行了数字戏剧的探索与实践,运用AI+虚拟技术制作了数字戏剧作品《嵇康》。伊天夫告诉记者,在11月6日演出时同步在线上首映数字戏剧作品:

上海戏剧学院在AI时代探索未来戏剧学,我们觉得在数字戏剧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做一些工作,特别是在传播手段上。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喜欢这部戏的观众或者是关注这部戏的观众,虽然他们不能来到现场,但可以通过这种视频的数字戏剧来观看到我们这部戏剧。

11月8日当晚演出结束之后,全体演员登台谢幕

11月8日当晚演出结束之后,全体演员登台谢幕,观众们的掌声持续不断,长达几分钟之久。伊天夫认为:

在这部作品当中,其实真正打动人心的是读书人如何坚守自己的道德理想,坚守自己的信念。读书人在交往的过程当中,如何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行动——山涛和阮籍他们两个人为了营救他们共同的朋友嵇康,不仅牺牲了自己的家人,也牺牲了自己的前途,我觉得这是这部戏比较打动人心的地方之一。

我觉得这部历史题材的剧目,它与近几年国内上演的一些历史剧目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它的差异是在于对历史的反思和认识上。这部戏在今天上演的过程当中,我们不仅能观照古人,其实我们也能观照今人,让我们坚守信念、坚守理想、坚守友谊。

话剧《嵇康》从9月10日开始正式排练,伊天夫非常清晰记得这个时间是因为当天正好是教师节:“主要演员都是我们学校的教师,9月10日这天,他们当中有的人有课,有的人没课,这天大家都来到了学校,所以我们把这天定为我们剧组成立日。”

伊天夫与演员在排练现场
演员在排练当中

记者注意到,话剧《嵇康》汇聚了上海戏剧学院众多教师和校友参加演出,包括导演系教师万黎明,戏文系教师秦子然,音乐剧表演教师王子,外聘教师郭易峰,校友、国家一级演员徐风,校友达娃卓玛等。同时,该剧还特邀国家一级演员宋汉培,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戴晔等演员加盟,这些专业演员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戏剧盛宴。

除了学校的教师参与演出,伊天夫告诉记者,学校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该剧创作当中:

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在这部戏的创作当中,我们的本科学生和博士生都共同参与到剧目的创作当中,他们各自担任台前幕后的一些重要工作。你看到的演出,比如说追光灯,比如说切换场景的这些舞台监督这些工作都是由我们年轻的学生所构成。所以说,我们通过这次演出,让这些学生能借助上海国际艺术节这样一个高端平台,能以实战方式进入实践过程,这也是上海戏剧学院在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特点。

话剧《嵇康》演出剧照

当天演出结束之后,伊天夫召集主要演员在后台开会讨论,复盘刚刚演出当中的一些细节。一位参与演出的上戏教师告诉记者:“每天导演需要针对性提出一些问题,你刚刚看到的演出结尾是在首演后重新改动的。”

而在记者采访时,从后台传来了欢笑声和生日歌,原来,这是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们在为两位演员过生日。而这两位演员是一对夫妻,导演系教师万黎明在剧中饰演了钟会一角,万黎明的妻子达娃卓玛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专业,是上戏校友,目前是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专职演员,这次她在剧中饰演阮妻一角。

作为来自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的专业教师,万黎明也常年工作在导演第一线,此次他以演员身份加入学院项目也有自己独特的参演感受:

魏晋时代的文人之风绝不是附庸风雅,更有文人之脊梁之所在,在权贵面前,他们的付出的努力可能只是徒劳。但他们的一腔热血和文人精神将随时代洪波流入民族深髓之中。这几天的演出,这样的历史题材,观众能坐住演出结束之后也不愿离去,便已是成功,或许,先贤为我辈所设之谜局恰恰耐人寻思。

万黎明在剧中饰演的钟会

达娃卓玛近年来活跃于话剧舞台,她对自己在剧中饰演的阮妻有深刻的人物分析和理解:

历史记载阮籍的妻子是曹魏的公主。因为她的关系,使得阮籍不仅在家庭背景上,与曹魏皇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在思想上也是站在曹魏阵营的。然而在各种历史历史资料中,这样一位妻子的形象和她相关的文字描述的并不是很多。因此对于演员来说,要塑造这样一个女子,要靠合理的想象,结合现当下要表达的主题,将这个人物刻画出来。

达娃卓玛在剧中饰演的阮妻

这样的一个女子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出来,包括她的手、眼、身法、步,形体、台词……方方面面,不但要在“形”上面给她一个中国女子的典型形象,更应该在灵魂的深处和思想境界上面更加靠近现当代。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创造,“阮妻”——不是守旧的刁蛮公主,更不是简单的相夫教子的概念。留给大家的应该是:一个“可爱的”、充满母性光芒的、赋予“人间烟火气”的女性角色,一个充满情趣的灵魂所在。

对于这次话剧《嵇康》作受邀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伊天夫通过晨报向艺术节组委会和广大观众表达了满满的谢意和诚意:

感谢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感谢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平台,让我们这个剧目得以亮相和演出。我们特别希望演出能得到观众的喜欢,经过观演之后,他们会提出一些意见,让我们对作品进一步修改打磨,使这部戏能够走得更远,让更多人喜欢。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严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