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的奇迹是怎样产生的?葛剑雄带你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今年是上海解放70周年,1949年5月27日,上海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为什么说上海的解放是一个奇迹?从当年的小县城,到远东的国际大都市,再到1949年开始上海与新中国同频共振,今天的上海究竟从何而来?

5月25日下午,著名历史学家、《上海极简史》作者葛剑雄教授做客在钟书阁绿地缤纷店举办的学习读书会,与读者分享新书,带领读者回顾70年前的奇迹,走进悠久的上海历史,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上海的解放创造了奇迹

70年前,在上海解放过程中间,的确曾经创造了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也就是说这个城市的市区部分、中心部分,几乎没有受到破坏。不仅如此,这个城市的居民生活也是一样。

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为了保全这个城市,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当时中共地下党汇集起来的《上海概况》就有好几百页,陈毅要求进城以后不许使用重武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解放军在城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把敌军吸引到城外,战争主要在外围进行。

■学习读书会现场

葛剑雄说,如果没有全体上海人民的配合,恐怕也未必能够取得这样的机会。

“上海这个城市的魅力,我们讲得比较多的是海派文化,有海纳百川的特点。这没有错,但是还有一个部分,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那就是上海长期形成的职业道德的契约精神。上海的职业道德、契约精神,可以说在全国其他类似城市中间,是达不到的。这种精神对上海的解放、安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就要联系到上海从何而来,上海人是从何而来。”

上海从何而来?

上海是怎么形成的?上海人是怎么来的?从哪里来的?他们到了上海以后是怎么发展的?以前西方的学者喜欢把上海形成的过程讲得相当简单,那就是一直流传的这个说法:上海是一个小渔村,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国际大都市。

葛剑雄认为,一方面,这样的说法太简单了。另一方面,就导致大家很自然地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没有租界就没有上海。

实际上,开埠、租界,只是上海发展一个重要的契机,上海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很强的推动力,那就是上海特殊的有利的地理环境,在这个环境下面,它的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要比周围同类的县城要发展得快,而且有很大的潜力。

■《上海极简史》 葛剑雄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之所以叫上海,就是因为在吴淞江的一条支流上海埠形成的,因水而生,因水而利。我们现在经常把黄浦江叫母亲河,把苏州河叫母亲河,然而这两条都不是母亲河,历史上讲,先有吴淞江,再有黄浦江。”

他说,吴淞江经常要闹水灾,主要原因就是太湖来了洪水,排不出去,很多面变窄了,很多水变浅了。当地一直在寻找一个新的出海口,这样就把黄浦江拓宽了。到了明朝,再疏通水道的时候,就完全把黄浦江和苏州河沟通了。黄浦江成为干流,吴淞江变成支流了。

这个偶然的原因,注定了上海以后几百年发展的优势。西方人来了,建了新的海关,也就建在黄浦江边上。中国面向世界,外贸成为中国主要的对外的经济交流,上海的优势就达到了全国第一,甚至东亚都很少有其他地方能够代替上海。

可以说长江流域是中国近千年来经济文化相对最发达的、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上海本身可以有潜力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海港,这一切又是通过人来实现的。

上海的契约精神如何形成?

上海的人口,到解放中后期,近80%都是外来的移民。移民中来源最多的就是浙江、江苏。除了这些以外,来自安徽、广东、湖北、山东这几个地方也比较多,各地都有,还有外国人。

这些移民有什么特点?他们大多数来自中国比较富裕发达的地区。比如说周围长三角,历史上传统的江南,也就是南京往下几个府,江宁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还有太仓等等的,这一块地方,可以说是宋朝开始逐步形成的中国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地方。

■认真听讲的小读者

来自发达地区的移民有什么特点呢?主要是文化水平比较高,商品意识比较强。他们一到上海以后,如鱼得水,很快就适应了上海这样一个新的社会,适应了上海的市场经济,适应了上海的这种多元服务。

另一方面,他们通过读书识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也是耳濡目染,形成了一种风尚。比如做买卖讲究基本的道德,讲童叟无欺、买卖公平。还有要重信用,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民间讲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些观念,到了上海租界里面,比较容易接受西方传播进来的、现代的一种契约精神,一种职业道德,并且把它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上海特色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制度。

为什么上海有丰富的三种文化?

葛剑雄指出,就拿红色文化来讲,为什么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那么丰富,在中国近代史上起那么大的作用?比如说邓小平那一代人,他们要到法国勤工俭学,从哪里走?都是到上海,从上海的码头坐船到法国去。回来的时候,又要经过上海。

清朝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年轻人读书没有出路了,当时找到的认为最方便的地方,就是日本,从上海买一张船票就到日本了,票价可能比到青岛还便宜。学成归来,到家乡不一定有发挥的余地,有相当一部分人就留在上海。

再说上海和江南文化的关系,到了上海,江南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上海也为江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大的舞台。

“人们知道的那些大师、名人,他们家乡并不是上海的,都是到上海以后,或者通过上海,才功成名就的。像陈云是江苏青浦人,他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后来在这里走上革命的道路,茅盾也是在上海进了商务印书馆,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早期的活动,从一大开始,主要在上海。即使中共在最困难的时候,开始长征了,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断了,也离不开上海。”葛剑雄指出,这样的例子有太多太多。

他说,今天我们讲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要问这些文化为何能够在上海发展?中国近代史上这些重大的变化中,上海的解放,上海本地的人、本地的文化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独特的作用,来自上海这块土地的特殊的条件,来自这块土地上发展奋斗的千千万万的上海人,以及上海的过客、上海的移民。

■题头照片: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