嚆矢、振翮、孜孜矻矻……生僻词语“看晕”网友“老到和晦涩同在”-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吵翻天,你看得懂吗

晨报记者 李星言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以上语句,你能看懂吗?

是不是已经被“嚆矢”这个词弄得有点晕?

它来自于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教授点评文章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但这篇作文是否值得给满分?众多专家、网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几乎刷爆了这几天的朋友圈。

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

浙江卷2020作文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事项: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日前,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刊登了这篇最终判定为满分的作文:《生活在树上》。据介绍,当时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阅卷组组长:值得给高分

浙江大学副教授陈建新是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他认为,在几十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涯中,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看第一遍,感觉不像是一个高三学生写的考场作文,然而,细读后你会发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而本届高考,用这样的方式引证各种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

不过,陈建新同时也指出,这样的文字,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说明我们的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作文审查组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一致给出高评。”

“我们认为,把此文打成满分,不仅是给予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数,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然而,要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而非背诵几条名人名言就行的。而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有人叫好有人直呼看不懂

这篇充斥着众多生僻词汇的高考作文,究竟值不值得给满分?

围绕这个问题,网友炸锅了,意见分歧明显。

不少网友认为此文不值得高分,认为“纯粹是堆砌了一堆冷门术语,掉书袋”,更有网友打趣,“阅卷老师是因为看不懂所以就给了满分的么?”

但也有网友认为满分实至名归,“高中生能够看那么多书、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实属难得”,“自己看不懂,就别说是人家写得不够接地气!”

不过,虽然对这篇文章到底值不值得高分,观点大相径庭,但有一点是相似的,绝大多数网友都表示——看不懂!

甚至还有热心网友把这篇文章翻译成“说人话”的版本,甚至加上了注释。

[专家学者说法]

到底打几分合适?是否适合打满分?

这篇作文初评39分,再评55分,最后阅卷中心组定为满分。如此戏剧性的过程,也让网友们对打分标准充满了好奇。

那么,这篇作文到底打几分合适?记者发现,围绕这个问题,语文名师、专家、学者的观点也不同。

有新意有深度,语言有特色

在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复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王希明看来,这篇文章39分是绝对不公平的。

王希明认为,这篇作文反映出考生的水平应该在大部分考生之上。

“在树上”这一构思形象有新意,思想有深度,语言有特色。就凭这一点,只要审题立意没有大的问题,就该给高分,二类上甚至一类下都没问题。

文章引人诟病之处,在于对思想家的理论有生吞活剥的嫌疑,而且所用的术语太多,过于艰涩难以卒读,引用材料又过于泛滥,有炫博的嫌疑。

在王希明看来,在高考当中,这类文风并不值得提倡。因而满分也不妥当。

王希明表示,满分作文有很强的导向性,有可能会出现大量模仿性的粗制滥造之作,比如各类辅导班可能就要引导学生大量背诵哲学家的理论及术语,“也有可能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其实大部分同学根本就没有能力去模仿。”

用词晦涩,流于不诚实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成玮表示,这篇作文本身不仅引文堆砌、用词晦涩,流于炫耀;而且更重要的是,充满不知所云的断语,流于不诚实。“此种文风切不可长,更没必要看见几段引用、几个生僻词就鼓掌喝彩。”成玮以这篇作文的开头“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为例,分析指出,“嚆矢”一词并不像有些网友所说,指“用于攻击某一目标的手段”,而是“先声、开端”的意思。

“那么,现代社会是不是如考生所言,以海德格尔这句话为先声呢?肯定不是。”成玮认为,考生有权利按自己的意愿来写作文,但评卷老师的判断,是很值得质疑的。

思想性和严密逻辑助高分

而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熊丙奇看来,好的作文本来就该个性化表达,不是千篇一律。大家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作文。这篇文章得到高分,主要是其思想性和严密的逻辑,也确实也存在比较晦涩的问题。“近年来,高考作文强调思辨,一般学生很难有深度的思辨。”

作家马伯庸则认为,最让人称奇的是,满分作文作者用了一大堆生僻词和生僻典故,但都用对了地方,“这说明考生本人的知识面和阅读量,确实远超同侪,这是很值得佩服的一点。”

但是,马伯庸也认为,很难说这篇文章是“满分作文”或者是“烂作文”:“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信息一点不会损失。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深度和论证过程,也完全用不着襥这些大词儿,四个字来总结就是:辞不配位。”

但是放在高考的环境下,这样写文章似乎又可以理解:“考生必须施展浑身解数,在极短的时间内给阅卷老师提供一个兴奋点,这个兴奋点要鲜明、清晰、高级并且与众不同。所以写高考作文,策略和平常写文章不一样。”

作文旁征博引值得提倡

记者发现,目前网友和学界对于这篇作文是否适合打满分的争议,还有一层更深的隐忧在于,此举是否会构成一种诱导,鼓励更多的学生写出类似“掉书袋”的文风。

对此,王希明认为,这样的文章要写出来并且不给人拼凑之感,意味着必须要有课下的阅读和积累。

“如果有个孩子通过课外的阅读,知道了海德格尔,知道了卡尔维诺,知道了达达主义,这意味着除了刷题之外,有的人还能读书,我们难道不应该为此欣喜吗?对于这篇引起争议的作文当中引用不当的地方,也正可以作为范例让学生具体讨论。”

在他看来,作文旁征博引,恰恰值得提倡。只是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让他们真正进行阅读积累,这样才能引用得当。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李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