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医学院学生研发”无敌小勺”,帮助手抖患者进食,还能显示食物温度!

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学生研发的一款“智能防颤康复辅助勺”获得了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全国总决赛的二等奖,申请了4项国家专利,团队已与85家卫生服务中心达成合作协议。

团队现在正筹划用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方式筹建公司创业。

这款康复辅助勺主要是给进食时手抖患者使用的。它具备减震防抖的功能,配合了柔性测温贴片显示食物的温度,还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自行替换进食、清洁、康复模块的组建。

研发者盛泽凯、黄岑颖、陈莉、王燕雯是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服务学院的学生,研发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志愿者服务。

2019年底,黄岑颖、陈莉、王燕雯到上海市黄浦区第二社会福利院参加志愿者服务,发现那里患有脑卒中,以及帕金森症的老人,手部力量不稳,吃饭时拿勺的手会不停晃动,食物容易洒落,难以自己进食。

“看到老人们的这些困难,我们回来后就思考,有没有一种勺子,老人使用中即便手抖,勺子也会自己保持平衡。”黄岑颖说。

为此她们专门在养老院、医院、社区等做了调研,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有4成的老人进食时会发生手抖,还有4成的老人偶尔会发生手抖。还有的老人因为温度感知能力的减弱,吃饭时容易食管咽喉等被烫伤。81.6%的患者表示想要使用这样的勺子。

而市场上销售的防抖的勺子,价格590元以内的防抖功能不强;价格1000元以上,有防抖功能,但因为价格昂贵,效用低。

经过反复多次的市场分析后,黄岑颖、陈莉、王燕雯三位同学决定研发一款解决以上问题的更实用的产品,可以帮助以脑卒中等手部障碍患者提升自理能力,进行简单康复功能训练的小勺。

她们找来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精通电子元件设计的盛泽凯同学做项目主管,还请来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专业的芦瑶同学做财务管理。黄岑颖、陈莉、王燕雯分别担任营销主管、设计主管和运营主管,组成了创业团队。后加入的汤晨同学做后期的海报设计与公众号的建设。

从调研、设计到样品出炉,她们整整花费了一年半时间。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款智能康复辅助勺主要针对患有手部障碍疾病患者,如脑卒中,帕金森,偏瘫的患者等。通过减震维稳帮助他们克服静止时手抖、运动迟缓、肌强直的手部难平衡症状,以及进食过程中由于手部抖动而导致抓握勺子困难的问题。

■ 产品设计图

同时,产品还加上了柔性测温系统、模块化产品定制两大功能,满足与贴合使用者在功能上的需求以及使用体验,能提升他们自主进食、手部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 样品

当食物温度为38℃-45℃时将,勺子会显示为黄色:提示温度偏高,当食物温度0℃-37℃时显示为绿色:可立即食用。

目前,创业团队与85家社区卫生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准备先在养老院、社区卫生中心等试用。也有科技健康公司愿意在产品的营销上给与支持。

上海健康医学院创新创业导师刘睿老师全程参与了学生们产品研发的过程。在他眼中,他们是最棒的!

“产品研发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项技术活,似乎和护理专业的学生不搭界。但恰恰就是这样专业的学生,因为有第一线亲身的体验,才会萌发研发产品的想法,帮助患者解决难题。”

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将创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设立了《护理本科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以大学生思政+创新能力培养为依据,理论与实践课程各具特色,并根据需要,成立了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发挥医学院校办学特点和护理学科优势,将医学专业融合到创新创业项目中。刘睿就是主讲教师。

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还荣获了2020年上海市模范集体的称号,这是上海每五年评选一次的奖项,获得此项荣誉非常的不容易。

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朱爱勇院长表示,学院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课程、课堂、实践”三融入,在教学中全方位根植创新创业元素。近两年,已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创新创业比赛二等奖1项、省部级创新奖项29项。

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的学生还在研发一种能显示温度的智能温控的口罩。刘睿说,这都是学生们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想法。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