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网通办”三年实施357项改革举措,累计办件量1.5亿-“随申码”使用超37亿次

晨报首席记者 叶松丽

市政府新闻办昨天上午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政府秘书长马春雷介绍了上海“一网通办”改革的相关情况。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朱宗尧、市交通委副主任刘斌、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总队长范宏飞、市税务局副局长李俊糰、长宁区副区长杨元飞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上海“一网通办”改革已经实施三年,2018年7月1日,“一网通办”平台上线试运行,在全市各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企业和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

改革成效明显

“一网通办”是上海首创的政务服务品牌,入选2020年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经典案例。在国家行政学院发布的《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1)》中,上海排名全国第一。“一网通办”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军,“随申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已经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基础工具,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

三年来,“一网通办”已累计实施357项改革举措,接入“一网通办”平台事项3197项,公共服务事项数量已超越行政权力事项,累计办件量1.5亿。开通国际版,上线长者版,今年新增个人用户985.1万,法人用户12.58万,累计实名注册个人用户超5401万(本市户籍用户1156万,外籍人士38.7万),企业用户227万。“一网通办”移动端“随申办”月活峰值超过1517万,推出“随申码”服务,累计使用超37亿次。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累计访问超80亿次,推送个性化政策服务超2.3亿次。

“一网通办”实际办件网办比例已经超过70%,推进“两个免于提交”,电子证照库已归集604类高频证照,总数突破1.4亿张,调用量突破5.3亿次,提升办理效率,办理时限平均减少62%。企业和群众对“一网通办”满意度明显提升,“好差评”好评率达99.96%。

实现“好用”变“爱用”

上海的城市品格就是追求卓越,“一网通办”每一项改革、每一个服务产品一定要有这样的品格,用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和工匠精神,来打造服务产品,实现从“好用”向“爱用”转变。

下一步,上海将全面建设协同高效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强化公共服务标准规范,优化服务流程,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服务从“精准推送”向“精准兑现”转变,从依申请的“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为群众和企业提供规范化、便利化、智慧化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

[问答摘录]

问:现在大家越来越多在手机上使用应用,请问“一网通办”在移动端应用的情况怎么样?“随申码”是大家出入很多场合都会用得到的场景,“随申码”目前应用场景有哪些?之后会不会有进一步的拓展?

朱宗尧:“随申办”是上海“一网通办”移动端的平台,现在“随申办”有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目前“随申办”上能办的事项每周都在变化,都在增加。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和市民到政府办事,移动端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

关于“随申码”,这次《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障“一网通办”改革的决定》当中明确要求,本市推广“随申码”社会化应用。“随申码”作为个人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数字身份识别码,我的理解就是“数字名片”。“随申码”虽然产生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但是在支撑疫情有效防控的同时,应用的领域也不断在拓展。“随申码”具有“在线、实时”等特点,可以随时、随地展码应用。“随申码”作为本市个人和企业可信身份凭证及数字名片已经成为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具。

“随申码”累计使用超过37亿次,用码人数超过5400万人。从“随申码”名称看出来,我们最早没有叫健康码,我们认为健康码只是它的功能之一,还有很多方面的功能。“随申码”在疫情防控需要“通行”功能以外,已经应用到了以下场景:

在健康医疗领域可以替代社保卡。在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大力推进下,扫“随申码”即可看病就医,全市400多家公立医院上线应用,累计服务超过1800万人次。今年上线了扫“随申码”可以在药店医保购药结算,已覆盖全市1442家医保药店。在药店购买“退烧止咳药”和特殊管理药品时,可使用“随申码”扫码进行实名登记。

在交通出行领域,可以替代交通卡。在市交通委推动下,“随申码”已集成公交、地铁展码功能,“随申办”APP成为唯一一个集成公交、地铁出行码的移动应用,公交场景累计使用463万次,地铁场景累计使用633万次。

在文化旅游领域,可以替代读者证、身份证等。上海图书馆实现了进口闸机直接扫“随申码”入馆,信用免押金办理读者证等。本市五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实现“随申码”预约入馆。花博会期间,实现“花博会”扫“随申码”入园。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随申码”在身份认证、资格核验方面功能和便捷使用的优势。一是推进“随申码”与多卡、多证的融合应用,在更多的领域,推进“随申码”可替代实体卡、实体证的应用。二是持续拓展和深化各类“随申码”场景应用。推广“随申码”在医院内全场景、全渠道的应用,实现预约、挂号、付费全流程数字化,助力市民便捷就医。推进“随申码”和公交、地铁码“三码融合”,加快实现“随申码”在地铁、公交、轮渡、市域铁路等“一码通行”。拓展本市酒店“扫码”快捷入住应用场景。打造学生校园生活的“一码服务”场景等。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叶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