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作者传承红色初心,中篇评弹《战·无硝烟》天蟾逸夫舞台首演

历经2个多月的紧张排练,上周末,中篇评弹《战·无硝烟》在天蟾逸夫舞台正式与观众见面。

《战·无硝烟》是上海评弹团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评弹团建团70周年,陈云同志“出人、出书、走正路”发表40周年之际推出的重点作品。作品通过双线结构交织递进的方式,通过小人物的视角展现了上海解放一年间,上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稳定金融、平稳物价,打赢经济“淮海战役”的故事。

《新闻晨报·周到》相关报道

用评弹将“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搬上舞台,中篇评弹《战·无硝烟》今官宣

一份情怀,致敬陈云同志

中篇评弹《战·无硝烟》的创作缘起于一位毕生钟爱评弹的老首长。他就是被誉为“共和国掌柜”的陈云同志。陈云同志一生关心评弹事业,也是评弹的“老听客”。至今,上海评弹团内还高挂着陈云同志对评弹事业的寄语“出人、出书、走正路”。让“陈云同志”走在书坛“唱一回评弹”也是评弹演员一直以来的梦想,这次终于在《战·无硝烟》中得以圆梦。

《战·无硝烟》编剧之一、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吴新伯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而苏州评校正是在陈云同志的直接关怀下复校的,因此对于老首长,吴新伯有着一份深厚的感情。“我,我的母亲,《战·无硝烟》文学顾问徐檬丹,以及许许多多评弹工作者,许多年来都期待有一部作品能让老首长在书坛上开口‘唱一段’”。吴新伯介绍说,想要在书坛上塑造陈云同志的形象,自然而然想到了建国初期他在上海领导的“银圆之战”“米粮之战”,在深入挖掘史料、编织故事过程中,考虑到正面描写金融战争涉及到专业问题比较多,和普通观众会有一定距离。最后,主创团队采用了双线并行的方式,一条线索是陈云同志指挥下,中共党员刘浦生与国民党特务李梅亭的正面交锋,另一条则是底层百姓杨柳青、梦奇奇眼中上海这座城市的变化。陈云同志虽然不是中篇的“男一号”,却是故事的灵魂人物,还在中篇中唱起了他钟爱的吴侬软语。

“应该说,正是评弹人对于老首长的情感,催生了《战·无硝烟》。”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说,“我们创排这个新中篇,也是表达我们对那段光荣历史的崇高敬意和对评弹老听客陈云同志的深切缅怀。”

两代作者,传承红色初心

“中篇《战·无硝烟》终于和听众见面了,心里无比激动。我这个86岁的普通党员能在一百周年的日子里为评弹出一点力特别开心。更兼这是儿子和学生合作的结果。”这是著名评弹作家、《战·无硝烟》文学顾问徐檬丹写在开演前的一段话。

《战·无硝烟》的编剧团队是一个非常“有爱”的组合。担任文学顾问的徐檬丹与编剧之一吴新伯是一对母子,而编剧胡磊蕾则是徐檬丹的高徒,吴新伯的师妹。排练厅里,经常可以看到温馨的一幕——满头银发的徐檬丹一边看排练,一边与儿子讨论,还时不时发表意见:“哪里可以删减,哪里可以做进一步修改。”著名评弹作家吴新伯此时如同小学生一般聆听教诲,频频点头。

今年86岁的徐檬丹是一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曾创作过《真情假意》《一往情深》《两家母女》等一系列现实题材的经典评弹作品。“不过,红色题材创作还真是第一次。”徐檬丹笑称,这属于“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好在亲历新旧时代交替的徐檬丹对于上海解放前后的百姓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着切身感受。也正是因为这份感受带来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最质朴的感恩之情,促使这位老党员在耄耋之年勇挑重担,再次提笔,担任《战·无硝烟》的文学顾问。

编剧之一胡磊蕾来自苏州,是一位出色的青年评弹剧作家。她表示,虽然人在苏州,但上海、江苏两地的文化交流让她对上海充满感情,对于上海近代革命史更不陌生。此次与恩师、师兄合作让她倍感荣幸。全剧十余段重点唱段均出自这位“美女编剧”的妙笔生花。而胡磊蕾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仅要文辞优美,体现评弹的底蕴,还要布局合理、流派奉承,更重要的是有角色个性,展现不同情境下的内心世界。”

上海、江苏两地、两代剧作家携手,这也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文化合作、共同发展的一次体现,更体现了上海海纳百川的胸怀。

虽然展现的是红色金融战线的战斗。但在《战·无硝烟》中,观众却能感受到传统评弹“熟悉的味道”。流派纷呈的演唱,令人捧腹的“噱头”,惟妙惟肖的模仿,张口就来的南腔北调。评弹的“说噱弹唱演”在剧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而在表现手法上,《战·无硝烟》又是灵活自由的,在保留传统曲艺“一人多角”的基础上,作品打破了“回”与“回”的限制,演员根据剧情上下场,节奏更明快,也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习惯。

三教九流,描绘世情百态

排练现场,陆锦花和徐一峰这对“活宝”常会把人逗得笑到直不起腰。在《战·无硝烟》中,两人饰演一对夫妻——杨柳青和梦奇奇。这是一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神经大条却又乐观善良的青年男女。乍一看,两人有些“迷糊”。但事实上,他们恰恰是最正直、也是最清醒的一群人。骂米蛀虫、骂无良商人他们毫不留情,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他们也是最早感受到,并因此坚决拥护新政权的。他们代表的那个时代上海百姓的群像,也是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的法宝。

《战·无硝烟》铺陈的是解放初期上海城市的“清明上河图”,三教九流、五方杂处,都在时代变换的风云际会中寻找新的出路。不仅杨柳青、梦奇奇留给观众深刻印象。故事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都是立体丰满的。一号男主角刘浦生机智勇敢、刚正不阿,但内心也有对母亲、妹妹的愧疚;刘安娜贪慕虚荣、崇洋媚外的背后,是常年被亲生母亲忽视的不平;卢俊生少年得志、好高骛远,却不幸被钦慕的导师李梅亭利用沦为“棋子”,老谋深算的李梅亭自以为布下天罗地网,却不料自己成了瓮中之鳖。而出场不多的“陈云同志”,更是通过短短的几段唱,尽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领袖风采。

“我们不希望《战·无硝烟》中的人物会让听众有‘工具人’的感觉,他们每个人都应该是有来历、有去路,有血有肉的。”吴新伯这样说。

十日会战,只为最好呈现

7月25日,台风“烟花”来临前夕,上海风雨大作,位于顾村公园旁的北郊宾馆内,弦索叮咚,《战·无硝烟》的连排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自从7月18日入驻北郊宾馆以来,剧组进入了封闭式排练阶段。“早上9点开始,一直排到晚上10点左右,至少一天三遍,晚上排练结束后,有对手戏的演员还要回到房间继续打磨。”在中篇中出演“杨柳青”的青年评弹名家陆锦花介绍说,如此高强度的封闭排练在近些年来评弹团的创作中也并不多见,足见全团上下对这次创作的重视程度。

陈云同志的饰演者毛新琳是团里的老同志,他感慨说:“团里的后勤人员为这次封闭集训做了非常周到的保障,吃住、排练场地都安排得妥妥帖帖,让我们演出团队得以在最好的状态下,投入创作,虽然排练强度大,但大家都信心十足、斗志高昂。”

徐檬丹前来“探班”时也由衷赞叹:“这样好的创作环境,放在过去真是想都不敢想,这都归功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她还鼓励年轻人,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创作出好作品回馈观众。

从7月18日封闭排练开始,到28日进入太仓大剧院整体合成。剧组称之为“十日会战”。老中青三代演员齐齐上阵,在创作中钻研艺术、传承传统。这次创作也是一次“集团作战”:除上海评弹团演职人员外,舞美设计、视频制作,乃至音响话筒都得到了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下属乐团的大力支持。

高博文说,“这一切都要感谢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如果没有中心,很难想象我们能得到那么多兄弟院团的帮助,共同完成《战·无硝烟》。” “这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到最好,我们有信心,打一场漂亮的创新、突破之战!”

百年历程,“民心”重于泰山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天下何以乱,失民心,失天下者先失民,得其民者得其心……民心主宰家天下,唯有民心见输赢,功过是非民判定,何须留予后人评!?”《战·无硝烟》的最后,高博文一段酣畅淋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赢得现场如雷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也把演出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战·无硝烟》讲述的是上海解放一年间发生的社会巨变,这相比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而言,只是短短的一个瞬间。故事又是通过底层百姓的喜怒哀乐的小视角切入的。然而,从杨柳青、梦奇奇的嬉笑怒骂中,从李梅亭、卢俊生、刘安娜、乃至陶三妹一众人等的命运沉浮中,折射出的是一个旧世界走向灭亡,和一个新时代的向阳而生。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馆长黄沂海先生认为,当下,很多国际观察家都把解读中国共产党,作为解开中国经济奇迹之谜的“金钥匙”。而《战·无硝烟》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是对红色题材的地域资源与表达路径的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

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介绍说:“《战•无硝烟》是上海评弹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最新创作的作品。创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艺术,更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共和国的历史,通过学习,加深对于党和国家的感情,明白当代艺术者的职责所在。就如同唱词中写的那样,功过是非民判定,一切为了人民。我们的创作,也将接受人民的最终检验。希望《战·无硝烟》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