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17分,这位有着“奇思妙想”的女孩如愿被北京大学录取!

上海市实验学校新近公布的北京大学录取名单上,高考获得617分、年仅16岁的倪嘉怡位列其中。擅长理科,亦对文科很感兴趣的她,将入读北大元培学院。

选择北大的初衷:对通识教育的深沉梦想

语文123、 数学147、英语143、地理A+、生物A+、物理B+,这是倪嘉怡的高考成绩单。她虽然更擅长理科,但亦对文科很感兴趣。

倪嘉怡表示,自己对“人”、“人的心理”以及“人的行为”很感兴趣,而人工智能恰好是信息科学、心理学、生物学交叉的领域。北大元培学院自由选择的“人工智能+人文社科”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方向,刚好可以满足她的需求。

选择北大元培,也是她长久以来对通识教育的深沉梦想。虽然不知道人工智能是否真的能使人们更幸福,但确定无疑的是未来社会中,人与科技的联系将越发紧密。

“我曾经想通过研究心理学和文学,解救人的心理困境,但将来社会中人的精神状态必定深受算法影响或是操纵,是传统哲学、传统心理学、传统文学无法洞见的。”倪嘉怡认为,倘若要改善未来人们的心理状态,只有对算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结合哲学等思考,努力将人工智能引向正确的、改善人类命运的方向,而绝非将人异化。

倪嘉怡自诩是个“想象力毫无边际”的女孩,而这一优势或许能使她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新颖的创见和突破。

 学习的不竭动力:对新知识葆有最纯粹的渴望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倪嘉怡从小就喜欢对见到的任何事物提问题,从自然到社会现象,甚至每天能冒出几百个问题。

她笑言,自己在学习方面天生记忆力不好,意志力也很薄弱,而最大的学习特长恐怕是她浓厚的好奇心。

在高一高二时,她9门课的综合成绩位列年级第一。她从不以课程是高考科目与否来评判课程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出于对每位老师的尊重,还因为她对每门科目都有强烈兴趣。

她思维方式独特,在课上的提问常常出乎意料。例如,语文课讲《苏武传》苏武牧羊饥寒交迫只能掘草时,她问老师为什么苏武不能吃羊;讲《雷雨》乱伦是周家堕落的表现,她就向老师提问为什么乱伦不道德;生物课上,她则会问DNA和RNA能不能连接在一起、北极熊和棕熊能不能杂交……

倪嘉怡认为许多父母苦恼孩子不喜欢学习,很大程度的原因在于,孩子从小问的问题得不到耐心的回复。例如,不少家长会说“你问那么多问题干嘛”“没看我在忙吗别吵”“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管那么多”……这些答复,无疑是对孩子好奇心的极大扼杀。

因此,她非常感恩父母和老师悉心呵护,“忍受了无数奇奇怪怪问题的轰炸”。 

秉持的生活方式:看重体验过程而非最终结果

倪嘉怡表示,自己的生活很简单,并不是单单看重最后的结果,而是希望在有限的人生里尝试和体验尽可能多的活动。

她天生平和豁达,不太在意分数和排名,并一直保持10点睡觉的作息。

她告诉记者,如果对考试和分数过度强调,就很容易在一次次考试的打击下,丧失对学习的热情,让学习的意义“变质”,仿佛学习只是为了与他人竞争。大多数情况下,竞争只会给人带来负面情绪,学生逐渐将“学习”与“痛苦”挂钩,没有意识到学习本来应该是快乐的。

她也极少受到“外在势力”的压迫。她的父母非常开明,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学校也注重“全面发展”,希望学生是一个完整全面的人,而不只是一个死读书的刷题机器。

倪嘉怡自称目光比较“短浅”,不太看一个行为将来的意义,只关注此时此刻的心理感受。所以,她很少受目的驱动来做一件事,往往是兴趣驱动。“我做一件事不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什么,而是因为它好玩。” 长此以往,就可以不断尝试新事物,且很少因为结果而悲伤,这也让她活得更轻松、自在、豁达。

 性格的极大转变:源自于包容的教育环境

倪嘉怡从小内向羞涩,害怕和陌生人说话,多亏了学校精彩纷呈的活动,给予她锻炼自己的平台。

“内向和外向本无优劣,是两个平行并存的性格。但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让我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先天设定’,也让我明白我能够通过努力发挥内在潜能来改变自己。”倪嘉怡说。

在初高中阶段,她报名参加了新加坡、比利时、美国的国际交换项目,参加了许多次的主持、话剧、歌唱、演讲、朗诵、辩论、配音,这些活动的锻炼让她越来越敢于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

高一时,倪嘉怡在年度大戏《家》这一话剧中饰演女主瑞珏一角。

谈及排练过程,她说:“两位导演特别不容易,面对我们一堆比提线木偶更拘谨、僵硬的零基础学生,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共情、代入角色。还通过‘傻子训练’来打开我们拘束的身体,让我们大胆在舞台上表现。”

最终,在老师与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堆“提线木偶”被组装成一台精彩的戏剧,灯光音效都恰到好处。“现在想来这真是一个奇迹!”倪嘉怡感叹道。

这段经历令她记忆犹新,回想起来满是收获和怀念。

“我们不再是日常生活中那个受禁锢束缚的自己,摇身变成或善或恶或喜或悲的一个个鲜活人物,我们亲历着剧中人的喜怒哀乐,他们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他们,我们完全沉浸入了那个时空,见证着高家这一庞大的家族如何一步步走向坍塌。而我们又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表情把我们的命运、我们的情绪转染给观众,带领观众一起走进那个风雨飘摇的世界。”倪嘉怡感慨道。

把孩子从“一个懵懂的孩童”培养成“对学习有兴趣、对生活有情趣、对未来有志趣”的人,是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的教育理念。而对于倪嘉怡来说,这十年来在上实的学习经历,让她的思想更为成熟深刻,也更懂得关怀和回馈社会。

“老师就像慈爱的父母一样关切,每当学生受伤生病或心情低落抑郁都无比疼爱怜惜。即使工作强度高、身体吃不消依然咬着牙坚持上完课的姿态总令我不禁落泪。他们丰富的学识、幽默的言谈、优雅的举止、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智慧,都值得我钦佩和学习,未来,我会以他们为标杆不断完善自己。”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朱晓芳 王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