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热播背后!沈奕斐:用社会学的方式“谈情说爱”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参与录制的国内首档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再见爱人》播出之后,她的爱人、平时并不怎么看综艺的商先生,偶尔也会追一下更新。

△沈奕斐(右)在《再见爱人》中

在看了王秋雨饱受诟病的“掐表式拥抱妻子”那期后,他告诉沈奕斐:

“我觉得我就是王秋雨(那个型)啊,我没觉得王秋雨有什么问题。说好了就抱1分钟,他也已经抱1分钟了,为什么还会被批评?”

同样是在这期节目中,遗憾于结婚时没拍过婚纱照的朱雅琼,终于穿了一次婚纱。她问王秋雨:我好看吗?王秋雨回答:你的婚纱很好看。这个回答,也被弹幕批得体无完肤。

类似的问答,其实也经常出现在沈奕斐和商先生的日常对话中。沈奕斐经常在换好一身衣服后问先生:我穿这件衣服好看吗?先生的回答一般都是:衣服很好看。

就在去年,沈奕斐录制线上课程“社会学爱情思维课”,有一节课是邀请商先生出镜接受访问。当被问及“你理想的太太是什么样”时,商先生地回答:

“理想的太太就是,把她当成朋友来看,把她当哥们儿来看,有很多话说,至于她长得怎么样……就无所谓了。”

——活生生地把送分题变成了丢分题。

但沈奕斐当时的反应,是哈哈大笑:

“是的是的,我们有很多的话聊。”

这次看了弹幕中对王秋雨的相关评论,商先生很认真地解释:

“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回答对你是可能造成伤害的,会让你认为我的意思是你不好看,只是衣服好看而已。”

沈奕斐还是哈哈大笑:

“不不不,这个回答对我没有造成任何伤害,因为我完全能get到你的那个逻辑体系。”

“逻辑体系”,也是沈奕斐在《再见爱人》的观察室里经常用到的词汇之一。在观察室的几位嘉宾中,李维嘉、胡彦斌、郭采洁、孙怡、千喆都是艺人,他们提供的是非常细腻且感性的视角;黄执中是辩手出身,擅长剥丝抽茧,从理性角度分析三对夫妻之间的情感关系;而沈奕斐的社会学背景,则让她在理性之外,还可以通过专业视角,为观众带来更直击本质、更有普遍社会意义的解析。

从最初被其他嘉宾和广大网友奉为金句的“不要高估你对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的容忍程度”,到最近一期的“无效沟通”理论,沈奕斐在一个名为“社会学”的观察室里,观察那些披荆斩棘的爱人们。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为网络上主要是批评这个节目的男性嘉宾,因此本次访谈主要是从社会学角度去理解男性嘉宾的逻辑。只有更好地理解不同性别群体不同的逻辑体系,才能更好地处理情感问题。

《再见爱人》播出之后,我陆续收到一些朋友的反馈。特别有意思,很多网友评论说这是一档令人“恐婚”的节目,但我收到已婚朋友的反馈大多都是:看完这档节目,觉得自家老公/老婆“顺眼”多了。

这里的“顺眼”,主要是跟节目中的三对夫妻对比出来的。三对夫妻都有各自鲜明的核心问题:朱雅琼、王秋雨这一对是沟通模式的问题,郭柯宇、章贺是彼此爱不爱的问题,而佟晨洁和KK是“要不要生孩子”的底线问题。其中被讨论最多的,是朱雅琼、王秋雨这一对。尤其是王秋雨。我先生看了弹幕中对王秋雨的批评之后,很不理解,问我老王到底哪里做错了?

其实也不能叫“做错”。王秋雨和朱雅琼的核心问题,是他们有截然不同的逻辑体系。王秋雨注重事实逻辑,他永远聚焦在事实本身,情感的东西在他看来是要往后排的,他在节目中也提到可能跟从小到大的家庭环境有关。比如他认为要做一个好丈夫好爸爸,他就努力挣钱,让妻子孩子生活得好,在妻子需要帮忙的时候默默出现……这些都是事实。至于妻子的情感诉求,说拥抱1分钟,那就1分钟,他事实上做到了啊。我先生看到这里就跟我讲:如果在忙工作的话,拥抱1分钟都太长了,10秒钟就可以推开了。

可是朱雅琼完全是情感逻辑。你抱了以后,最后这个“推开”的动作,让我受伤了,所以你之前抱的那1分钟也不算数了。这个细节很有意思。情感逻辑就会把事实给掩盖掉,你所有做的事情我都不看,我只看到我的感受;而事实逻辑是你的感受我琢磨不透,我就把我认为该做的事情给做好。

倪萍跟他们交流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朱雅琼快四十岁了,怎么还像个小姑娘一样。想想看,现实生活中哪种女性快中年了还能像个小姑娘?那一定是被宠爱的人。有人宠爱她,不断地扛下了生活的压力,朱雅琼的烦恼就只是情感的烦恼。这是倪萍作为一个过来人的眼光,她看到了王秋雨为家庭所做出的事实上的贡献。

事实逻辑和情感逻辑的夫妻,如果能够互相欣赏,会处得特别好。我就很欣赏我先生这种事实逻辑型的,他有自己的专业,工作也很努力,是我们家的经济后盾。我们家遇到的事务性问题,基本都是我先生出手解决的,他能把事情一二三理得非常清楚。

我经常会跟先生说“我爱你”,他每次都回答“干嘛?我知道了”。事实逻辑的人会觉得,我已经跟你结婚了,这不就是爱你吗,没必要时时刻刻重复吧?然后我就说:没关系,你可以不用讲,我喜欢讲,你听着就行。我是我们家负责调剂气氛的,每次都特别开心地说:我爱你,我们一起去做个好玩的事情吧。我愿意主动提,我先生愿意跟着我做,这是我们的相处之道。

事实逻辑和情感逻辑是一条线的两个极端,一个人很难同时兼备。比如你欣赏KK随时随地能活跃气氛,你就不要指望他特别会做事;你欣赏王秋雨踏实稳重,你就不要指望他能随时随地感应你的情绪。这就是我去年在《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中反复讲的,一对情侣,初期关系的时候是寻找共性,两个人刚谈恋爱,发现我们居然有这么多相同点,哇你懂我,你让我心动。但要发展好的长期关系,关键就看他们如何处理这些差异,差异处理不好,两个人是很难在一个轨道上走下去的。

而且,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如果能处理得好,差异大反而能够促进亲密关系。这就像如果你们都喜欢同一类型的电影,可能你们会一直只看这种类型;但如果你们喜欢不同类型的电影,又很愿意跟对方分享,那你们在电影这个领域的视野就扩大了一倍。因为你们不一样,你们就打开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我要那么费劲儿地去处理差异,去跟对方磨合?我在节目中也提到,那个大前提就是我爱你,或者最起码是我想要维持这段婚姻关系,我才愿意去努力。

这就是章贺在节目中想要解决的困扰。他一直在问郭柯宇:我们结婚这十年算什么?你是怎么看我的?你就没什么想问我的问题吗?在我们旁观者看来,归根结底他就想问一句: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我个人印象里上一个苦苦追问这个问题的人还是肥肥沈殿霞,她在离婚十多年后问郑少秋“你有无真正爱过我”,郑少秋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答案。但在我们的节目中,郭柯宇的态度自制始终是避而不谈的。

“你到底爱不爱我”或者“你为什么不爱我”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周围广泛存在。章贺可能有个误区,他认为如果对方不爱我,那一定得有个什么理由,或者是我不够优秀,或者是我不够体贴。但实际上,不爱一个人根本不需要理由,她可能就是不想爱,不想走进这个情感链接中去。郭柯宇就说自己没有爱的能量了,她切断了其他人通向自己的所有可能性。

我们无法对别人的情感生活指手画脚,我只谈我观察到的可能对大家有点借鉴意义的一个点。郭柯宇提到有一次自己出去,章贺打电话给她,问她“你吃饭了吗”。郭柯宇说哎呀我在一个特别好的饭店里,老板娘的耳环很美,诸如此类,但章贺还是继续问“你吃饭了吗”。郭柯宇由此得出结论:你不懂我,反正我说了你也不懂,那我干嘛还要说呢?

这两个人确实存在差异。有的弹幕评论也说,章贺太“直男”了,根本不懂郭柯宇这种文艺女生的浪漫。我想说的是,现实生活中更有助于亲密关系的做法其实是:我这么说你不懂,那我想想看我怎么说你才能懂,而不是我说了一个点你不懂,剩下99个点我都不说了——你怎么能判断那99个点当中就没一个是他能懂的呢?如果对方就想问我吃过饭没,那我就先回答他吃过了,吃得很开心,但比吃饭更重要的,我特想跟你说说这个地方有多好。我先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对方才会跟进。如果双方都眼睁睁看着这个谈话南辕北辙、而一点不肯转向,那确实就是“尬聊”。对郭柯宇和章贺来说如此,对看节目的观众也是一样。

没有一对夫妻,是“我不为你做出任何改变”而可以走下去的,除了相互憎恨。但这里说的改变,是处理好差异,而不是失去个体独立。我说过,好的婚姻,是两个人都有离婚的勇气和底气。郭柯宇和章贺都有这种勇气,但他们确实没有处理好差异;朱雅琼则试图通过离婚,来获得个人的独立空间,这也是对独立的一种误解。

王秋雨被批评最多的另一个点,是他明确表示不喜欢听朱雅琼唱歌,不肯定朱雅琼的音乐才华。这看似非常独立、真实、不委屈自己,但当别人尤其是你的爱人,把她最珍贵的东西放在你面前的时候,即使是所谓“真话”,那也是会造成伤害的,这是王秋雨的问题。反过来,从朱雅琼的角度来说,我们没有必要把对异性的想象和要求,完全放在一个人身上。王秋雨本身就是个没有音乐细胞的人,你为什么要寻求一个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对你音乐的肯定?他的喜欢和不喜欢,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你如果想谈音乐,去找其他朋友啊。你如果那么需要得到他的认可,只能说你可能在情感上没有真的做到独立。

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你的伴侣身上,一定要有自己的朋友圈、社交圈。我先生以前是不看文学的,没关系,我有其他可以讨论文学的朋友。我们看同一部电影,我说我看到了哪些点,他说“你看一部片子想得也太多了”,没关系,我可以跟他具体讲讲我看到了什么,他愿意听我就很高兴。但我真的不会觉得失落或者失望什么的,他本来就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为什么要得到他的肯定?

从2010年起,我就在复旦大学给学生们讲爱情课。那时,学生们问我最多的,是爱情与性、与金钱、与双方家庭的关系。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声音在问:爱情这东西我是不是可以不要;如果不要的话,那又会怎样?甚至有人直接告诉我说TA就不适合进入爱情,10年之前很少有人会这么说。

同样,如果放到10年前,《再见爱人》中讨论的话题也不会获得这么多的共鸣和关注。像王秋雨,他负责赚钱养家,妻子负责貌美如花,完全就是个好老公的样板啊;还有佟晨洁和KK这一对,丈夫要求有个小孩不是理所当然的吗,这有什么好争的?

为什么我们现在觉得这样的夫妻关系就不行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时代进步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要求提高了。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认知,却远远不够。

相较其他专业领域,讨论情感问题好像不需要任何门槛,所以我们能看到大量的情感博主,用非常具有煽动性的语言来撩拨受众情绪:王秋雨PUA朱雅琼,KK是个“巨婴”,郭柯宇太“作”,章贺太“直男”……这种简单粗暴归因和贴标签的做法,确实很容易赚取流量,让大家看完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但,这些问题怎么解决?绝大多数情感博主都给不了方向。这就像人们开玩笑说的: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加强沟通,这些都是我们关于亲密关系的“道理”吧?但到现实生活中,这些往往都沦为空话。社会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找到问题背后的逻辑,然后才是寻求可能解决的途径。

比如KK,除了王秋雨,KK可能是被批评最多的嘉宾。表面上看,他就是管不住自己,戒不了酒,妻子犹豫着不敢要小孩。我在观察室有一段评论,不知会不会被保留下来。我举了个例子,说一个小孩很讨厌学习,就喜欢玩游戏,觉得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找到乐趣。他遇到了一个正确的妈妈,跟他说你不玩游戏,我就给你什么奖励。妈妈每个教导都是正确的,态度也很好,感觉上又很理解小孩,那这个小孩该怎么办呢?如果面对一个打骂的妈妈,孩子会拼命反抗,会在精神上跟妈妈做分离。但面对一个正确的妈妈,他就显得很无力,因为他的问题不是简单“改正”就能解决的。你不让他玩游戏,那你让他干嘛?他想要的乐趣从何而来?如果他走不出这个背后的困境,那他极可能会产生抑郁、苦闷情绪。某种程度上,KK就像这个游戏成瘾的小孩。

而且,我们还注意到,同样是对生小孩,佟晨洁和KK的认知也是截然不同的。佟晨洁会觉得生孩子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事情,它会影响两个人的事业和生活,需要做好周密的准备;但对KK来讲,我为了你做了那么多,你为什么就不能为我做这一件事情呢?他认为小孩应该是佟晨洁给自己的某种“奖品”。

夫妻之间的这些差异,完全不是生一个小孩就能彻底消除的。佟晨洁和KK是三对嘉宾中最“甜”的一对,但他们之间的这些问题也不易解开。

看到这些婚姻困境之后,有的网友声称“不婚不育保平安”。我个人倒并不觉得每个人都一定要进入爱情或者婚姻,但我强烈建议大家不要放弃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而夫妻关系是所有亲密关系中最为紧密的一种。

在亲密关系里,我们是最容易放下包袱、卸下伪装、认识自己的。也因为如此,亲密关系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情感上的愉悦,还有个人的成长。像王秋雨,他在婚姻中遇到的问题,执拗、不顾及他人感受,在他的事业里也会同样存在;还有KK的不可控,不仅存在于他的夫妻关系当中,在其他社会关系中可能也会存在。如果他们首先能在婚姻中有所改善,那也会影响到其他方面。

 

我是在《再见爱人》主创团队成立之初,以学者顾问的身份参与的。节目组之前看过我在网上的很多视频,包括去年我对韩国综艺《我们离婚了》的评论。

网友们关于“拍‘中国版《我们离婚了》’有多难”的预判还是很准确的,这档节目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嘉宾的选择范围极其有限。首先报名的人就非常少,绝大多数国人都不愿意把这个问题抛在大众面前;其次是在当下环境中,那些现实生活中最普遍、最受关注的婚姻问题,反而很难做到在节目中呈现。比如第三者的问题,没人会因为第三者离婚之后还愿意出镜,可想而知一定是会被骂的;夫妻之间性的问题,也无法在大众平台进行讨论;此外还有被双方父母干涉的婚姻,那样节目就不是拍夫妻两个人,而是要把双方家庭都带上,操作上难度也很大。

但是,没有办法呈现那些最常见的婚姻问题,不代表这档节目就失去价值了,因为婚姻关系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情感沟通。播出后的反馈也证明,我们让三对夫妻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把可能干扰他们面对彼此的因素全给排除了,他们之间的逻辑线也就更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因为嘉宾在节目中的某些表现,很多网友质疑是不是有“剧本”。我可以负责地说,没有剧本。从最开始,我对节目组的建议就是要真实。如果有剧本,那我们的编剧能力,就是这个节目的“天花板”。我做了那么多的个案,几乎每次都觉得这些个案比电视剧要精彩和好看得多。我说你只要保证真实,就一定会有精彩之处,因为每对夫妻都有极其鲜明的核心冲突。

当然,没有剧本,不代表我们不能有所设计,增加他们互动的场景和变量,看他们如何应对外来“刺激”。比如节目组设计了自画像和婚纱照环节,比如生活经验丰富的倪萍老师进去了,特别周到妥帖的杨迪进去了。我们也将专业理论融入设计环节,比如我向节目组推荐了心理学的“吊桥理论”,就是人在特别紧张的时刻反而是容易表达爱的。节目组后来安排了悬崖攀岩,果然特别有效果。

观察室也是一个特别好的设计。一部分观察室成员是做文艺工作的,特别能够跟嘉宾共情,擅长个人感受、个人经验的表达。但一档婚恋情感节目只有“我认为怎么样”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为观众理清背后的逻辑,寻找那些共性的、可以影响更多人的东西,这就需要专家的介入。

其实近年来,对于要不要走进公共领域,专业学者一直持保守态度。原因很简单,我们会谈到很多专业术语,比如我谈家庭教育的时候,说过“密集母职”;比如谈沟通方法时,提到“有效沟通”和“无效沟通”。如果是在这个领域内部,当我说这些名词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在说什么。但如果在公共领域谈,我就没办法把“有效沟通”“无效沟通”源于何处、背后有哪些控制变量等等都说清楚,因为没人愿意听。现在绝大多数观众是只要“直给”,你拐了很多弯,人家听5分钟还没听出什么东西来,就立马不听了——现在不要说5分钟了,一个短视频,前30秒没有东西,观众已经要关掉了。

这就使得专业学者在进入公共领域的时候,经常要同时面临两方面的质疑:同行认为你没讲清楚,或者你讲得太浅薄了,有损专业尊严;普通观众认为你太学究、太啰嗦了,这又不是上课,你为什么不能直接讲结论? 

△沈奕斐爱情课模块

前几年我做韩剧研究,韩国的社会学者影响大众的做法,给我很大的启发。在韩国,几家大电视台都有一个“社会调查部”,部门里有专家库。《爸爸去哪儿》这档综艺,最早就是社会调查部门提出,社会上已经能出现了这样的诉求,希望更多男性加入育儿队伍当中去,而且观众也有兴趣看看爸爸是怎么带孩子的。先是社会调查部们有了这个提议,然后才有了这档综艺。

关注和呼应社会需求,输出积极正向的价值观,这是我觉得专业学者应该而且也可以发挥作用的一个层面,也希望通过节目,让更多观众理解和喜欢上社会学。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孙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