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迎来“跨季”式换季!气温骤降,这两类疾病高发!还可以“春捂秋冻”吗

今天,上海在冷空气影响下,气温明显下降,在14-16℃之间,体感湿冷。明天雨水逐渐减弱停止,但气温还会继续下降,预计中心城区最低温12℃,郊区则向个位数靠近。

仿佛前不久还是炎炎夏日,一转眼已经看到冬日临近。秋天咻的一下来了,网友纷纷吐槽一年四季已经由“春夏秋冬”变为“春夏咻冬”。面对“跨季”式换季,医生提醒及时添衣,部分人群在明显降温时要减少户外活动。

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增加

81岁的王老先生是一位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为了控制好血压,他每天都会自行在家测量并记录血压,平时他的收缩压都在140-150mmHg,但最近几天血压突然上升,收缩压超过了170 mmHg,同时还伴有头痛症状。于是他立即赶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岳阳医院)就诊。

每年秋冬季节,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冷空气突然来袭、气温骤降等,更是会增加发病率。最近,岳阳医院急诊就接诊了不少脑出血、冠心病的患者。

岳阳医院传统医学二科副主任医师周扬介绍说:

气温骤降使得血管收缩,人体血压就会上升,诱发脑出血;冠状动脉收缩,本身就有冠状动脉狭窄问题的人群容易出现心脏缺血、缺氧等,造成严重后果。本身就有冠心病、高血压的人群特别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明显降温的时候要减少户外活动,及时关注血压变化,必要时需要调整降压药的使用。”

此外,这个季节高发的还有呼吸系统疾病。周扬表示,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即身体感受风寒邪气以后容易伤肺,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同时气温下降后,也是病毒增殖活跃的时间,各种病毒都比较适宜生存,所以人体遭受的病邪攻击更多,要注意防寒保暖。

气温骤降需要“春捂秋冻”吗?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面对换季时气温骤降,应该如何穿衣呢?

周扬介绍,“春捂秋冻”中的“秋冻”,也叫“秋不忙添衣”,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情况下,秋季来临,气温逐渐转凉,不要急着添衣服,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冻一冻,一方面避免穿衣过多出现生热出汗太多,耗伤人体阴液,而且出汗后毛孔打开,也容易受凉感冒。另一方面,持续微寒的刺激可以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能力,避免伤风感冒的发生。

但春捂秋冻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今年前段时间天气很热,这段时间气温骤然下降。这种情况下,不要抱着‘秋天一定要冻一冻’的想法,应该及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及时添衣,以免受凉,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

秋意渐浓,金桂飘香。周扬还特别提醒,换季时要注意做好“秋收冬藏”,秋天更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饮食上要“少辛增酸”,少食辛辣食物,多吃些酸的食物,比如苹果、石榴、葡萄、山楂等水果。还可多食甘淡滋润之物,比如梨、银耳等,缓解秋燥。

秋天气温不高不低,适宜运动,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不要过大,不要大汗淋漓,适度为宜。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